【互帮互助第四十一期】骨盆旋移综合征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互帮互助】栏目开版,把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您需要的资源名称,以留言的形式在微信平台进行回复,我们收到后会进行整理,一般两个工作日之内在平台给予统一答复,详情请看【互帮互助】栏目开设,相互协助,共同进步

本期帮助对象:



所谓骨盆旋移综合征是指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运动状态的改变或者突发暴力、外伤以及不正确的长时间的工作、休息坐姿、卧姿、先天性关节不对称及下肢不等长等各种急、慢性损伤引起的脊柱、骨盆内外失平衡,发生相应力学改变,使韧带松弛,骨盆各构成结构及脊柱其他多关节错、滑动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一、骨盆的结构:

要了解骨盆旋移综合症,首先需要了解骨盆的结构,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髋骨组成的。在4块骨骼之间有坚强的韧带,并由关节或软骨相连接。其中每块髋骨又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块融合而成,两块髋骨除了由骶髂关节与骶骨共同联结以外,在前方由两侧耻骨之间通过软骨相连,称为耻骨联合,分娩时耻骨联合稍能松动,为胎儿娩出提供了条件;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尾骨包括4~5块尾椎,骶椎和尾骨则借软骨和韧带连接成骶尾关节,此关节活动性很大,在分娩时尾骨可以向后移动使骨盆出口的前后距离增加,有利于胎儿的自然分娩;在两侧髋骨与骶骨的耳状面之间形成骶髂关节,一般认为此关节活动范围甚小。骨盆各部之间有两对坚实的韧带,一是连接骶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的骶结节韧带;另一个是连接骶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如此,这4块骨骼,通过韧带、软骨和关节连接在一起,便组成了骨盆。
  二、骨盆旋移的原因:

事实上,骨盆虽然有关节、软骨连接,有坚实的韧带固定,但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运动状态的改变或者突发暴力、外伤以及不正确的长时间的工作、休息坐姿、卧姿、先天性关节不对称及下肢不等长等可以破坏脊柱内外平衡,出现相应力学改变,使韧带松弛,关节错、滑动,逐渐或迅速产生骨盆旋移。

三、骨盆旋移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

脊柱与骨盆间生物力学是密切协调的,而骨盆旋移则会使这种协调关系发生改变和代偿,容易引起腰椎代偿性侧弯和骨盆主横轴骶骨(即通过 S 2 及两侧骶骨耳状关节的中枢点的连线)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错位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另外,骶骨,坐、耻骨,耻骨联合改变时可发生一系列相应症状,所以,我认为骨盆旋移不能简单的以骶髂关节前后错位而引发的症状、体征来概括,而是设计全身多系统、多部位的临床综合征。

1、临床主要表现:骶髂关节活动时疼痛、腰肌劳损、腰椎后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髋痛、膝痛、弹响髋、弹响膝等。

其中骨盆旋移症与腰腿痛的关系十分密切而在临床却容易被忽视,导致许多腰腿痛病人长期不愈。原因是骨盆旋移后骨盆自锁系统受到破坏,使骶髂关节错位失稳、腰椎侧弯、椎间孔骨性通道狭窄,出现坐骨神经疼痛症状,此种情况多见于青壮年,并且反复发作,若不能正确诊断、治疗,则迁延难遇。笔者观察超过80% 的腰腿痛患者有或轻或重的骨盆旋移,因此,亟待引起临床重视!
  严重的骨盆旋移还可以出现排便、排尿异常,月经不调,脊柱侧弯,坐骨结节滑囊炎,头痛、头晕,周身不适,疲劳易倦,内脏功能下降,全身关节松动、弹响,甚至精神抑郁等。一些原来认为常见的膝、踝关节痛(如膝骨关节病、慢性滑膜炎、跟骨骨刺、 趾痛症等),足部病变(如马蹄足、扁平足、内翻足等),膝部病变以及阔筋膜张肌、股直肌、股二头肌、梨状肌等病变都与骨盆旋移有关,当然,这些病也可以反过来导致骨盆旋移,与骨盆旋移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因此,提醒专业人士注意:骨盆旋移多见、常见,大量存在,可设计多系统、多部位疾病,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及早正确诊断、治疗,防止误诊和并发症发生。

2、体征:骨盆旋移后不同阶段表现不尽相同,下面是常见的体征改变:俯卧位时,髂嵴和两肩连线不平行,表现为右高左低或左高右低。以右侧骨盆为例:由于移位的骨盆向后扭曲,看上去右臀比左臀高(也凸起),右髋关节内旋,右腿比左脚短。站立或步行时,正常者应该是左右下肢平均担负体重。但此时,右腿变短,为了均衡负重,身体不得不向右倾斜。为了使倾斜的身体不致跌倒,左腿就得担多起一半体重以上的重量。为了保持全身的平衡,胸腰段脊椎就得向右侧弯曲,而颈胸部脊椎则弯向左侧,环枕关节则倾向右侧,致使头向右侧偏斜。俯卧位髂嵴变成左低右高,两肩却左高右低,由于发生脊柱弯曲,整个上半身看上去向左倾斜。

随着病情变化、恶化,骨盆旋移体征会变得复杂多变,因为骨盆移位的继续,势必导致脊柱出现复杂的弯曲状态,出现髋关节移位,肩关节移位,肘关节移位,腕关节移位,甚至手指关节移位。不仅如此,脊柱的扭曲、错位还可使肋小头的各关节也会发生移位,出现肋骨的翻转、顶起等。同样,髋关节的移位也可使膝关节移位,踝关节移位,趾关节移位而带来相应体征改变,骨盆旋移的复杂多变会导致出现平卧位和仰卧位时不一致,卧位和站立位时不一致等,造成诊断困难。所以不能单凭一种姿态诊断,更不能仅凭静态的X线准确诊断何种类型。

此外,长短腿,阴阳脚也是骨盆旋移的重要症状和体征,是骨盆旋移诊断的重要条件。笔者认为长短腿,阴阳脚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真性的,而非假性的。其中髋臼中心(或说顶点)上、下移动和髋骨内外旋,股关节内外旋是重要原因,值得重视。

四、骨盆旋移的诊断:

根据以上所述,骨盆旋移的诊断确实比较困难。笔者经验:诊断骨盆旋移时一定要有整体观,运动观,平衡观,生物力学观等,不局限于一处、一骨,因为骨盆旋移不仅仅只是髂骨的旋前旋后错位,有时还有髂骨的内外旋,骶骨的仰倾错位、摆动错位及侧向翻转,还有耻骨联合的上下、前后错动、左右分离等等。因此要正确诊断骨盆旋移,除了依据上面的症状和体征外,触诊必不可少,特别是髂后上棘,髂前上棘,骶髂关节面(骶骨外缘,髂骨内缘),坐骨结节,耻骨联合等,而且要多体位,甚至运动状态下触诊,特别还要注意结合骨盆旋移后的特征性症状和体征改变,才能更好的判断!

五、骨盆旋移的治疗:

手法复位是首选,在施行手法前一定要诊断明确,如果诊断错误,非但不能取得明显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加重痛苦。笔者接诊了许多到处求医、被误诊、误治的患者,往往病情缠绵不愈甚至加重,谈起就医经历,忍不住痛哭流涕,扼腕叹息!治疗骨盆旋移时要注意该病可能引起的脊柱侧弯,腰、胸、颈以及颅骨位置的改变等,不能只注意骨盆和脊柱,还要重视可能影响骨盆稳定的诸如前面所述的足、膝、骨盆、腰、胸、颈以至颅骨等相关疾病的治疗,重视心理疏导等治疗,使其不仅骨正筋柔,而且要气血自流,精气神足!

骨盆具体调整手法以纠正错位关节,恢复脊柱与骨盆生物力学结构,调动人体自我修复机制为核心。

常用手法有:

1、侧卧牵抖冲压法

2、屈髋屈膝旋髋按压法

3、摇腿揉腰法

4、俯卧牵抖冲压法

5、侧卧推髂、推坐骨法

6、侧卧推(旋)骶骨法

7、卧位柔性正骨法

8、站位柔性正骨法

其中传统和美式整脊手法在调整骨盆旋移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可快速减轻症状,但因重视触诊不够,缺少对相关骨性标志及整体改变的认识,使效果也有明显不足,而柔性手法在结合触诊,精细调整骨结构改变,调动机体自身修复力方面有更明显的优势。

对于时间较久的患者,因为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其他表现,则需要配合针灸、中药、心里疏导等其他治疗,以巩固治疗效果,彻底消除躯体和精神方面的病痛。

版权声明

    本微信平台属于个人公益性医学影像类学习平台,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所有转载视频只用于基层教学使用,且明确注明授课专家姓名,不希望被转载的原作者及老师可与我们联系,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目前20000+人扫描了下方二维码















    关注 新乡医学影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