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帮互助第六十一期】肉瘤样肝细胞癌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互帮互助】栏目开版,把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您需要的资源名称,以留言的形式在微信平台进行回复,我们收到后会进行整理,一般两个工作日之内在平台给予统一答复,详情请看【互帮互助】栏目开设,相互协助,共同进步

本期帮助对象:

肉瘤样肝细胞癌1例
赵丹红 虞晓丽 经风华 王永仁 义乌市中医院 322000


病例 男性,55岁,因“右上腹胀痛半月余”入院。既往发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年,一直予正规口服“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入院时查体:腹部平软,右上腹轻微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辅助检查:AFP1.6ng/mL;上腹部CT增强:肝右叶直径约径约5.3cm的不规则形低密度区,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延时期病灶边缘部分进一步强化,提示炎性病变、肝转移性肿瘤均有可能;进一步MR检查提示:右肝占位,考虑不典型增生结节,不排除外。

术中所见:轻度肝硬化改变,肝IV、V、VIII段与下腔静脉间探及一直径约5cm×6cm质硬肿块,行右半肝切除术。术后病理:右半肝肉瘤样细胞癌。免疫组化:CK、CK19、EMA、Vim(+);Ki67(30%阳性);AFP、Hep-par-1、CEA、SMA(‐)。术后三个月患者死亡。



图1:

(a):CT平扫示肝右叶低密度占位,约5.0*5.3cm,边界不清,病灶中央见片状囊性密度区

(b):CT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实性成分轻度强化

(c、d):门脉期及延时期显示病灶边缘实性成分持续强化



图2:梭形瘤细胞,异型明显 H&E×100

讨论 肝肉瘤样癌是指原发于肝的恶性上皮样肿瘤,恶性程度高,十分少见,约占外科手术切除肝癌的1.8%[1]。肉瘤样肝细胞癌是由原发性肝癌过度转化为肉瘤样肝细胞癌,还是本身就是同时含有肝细胞癌以及肝细胞肉瘤,其发病机制还没有下定论;亦或,以肝细胞癌向间质方向去分化发展成为肉瘤样肝细胞癌为主,而不是两种癌并存。后者这一理论基于免疫组化基础之上,肉瘤样肝细胞癌中的索性细胞不是真正的肉瘤细胞,而是肝细胞癌的肉瘤样转变[2]。肝肉瘤样癌的病例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较为明确的病理学特征有以下方面:1)病理上有明确的癌与肉瘤双重成分,两者之间有或无过度,或者为单纯的肉瘤样成分;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瘤样组织成分标记物Vimentin阳性,同时上皮成分性标记物CK、keratin以及EMA等阳性;3)电镜下肉瘤样成分具有桥粒连接,胞浆内有张力微丝等上皮细胞超微形态特征,并可清晰显示两种成分的移行形态[3]。肿瘤内双重成分是该肿瘤典型的镜下特征,而在病理诊断时,其中肉瘤样成分表现上皮细胞特征是肉瘤样癌区别于癌肉瘤的关键[4]。 患者多为老年男性,普遍认为HBSAG阳性可能与该肿瘤有一定的关系,AFP常不高或处于低水平,临床早期症状主要是腹痛和发热,缺乏特征性,预后较HCC差,患者5年生产率低。

CT表现:肿块常较一般的HCC大,少有包膜,肿块内坏死较HCC常见;增强扫描特点为动脉期病灶多呈不同程度强化,门静脉期原动脉期强化区域密度减低,该表现为肝癌的影像特征,有助于诊断;延迟期病灶边缘及内部实性区域有轻度强化,表面活跃的癌组织内可能含有纤维间质等成分;肿瘤多为较大的肿瘤常伴有多发的融合转移结节,较普通的肝细胞癌更容易浸润周围肝脏,但门脉栓子及淋巴转移较少见[4,5]。

本例虽为慢性乙肝患者,但AFP处正常低水平,且无畏寒、发热,无血中白细胞升高,抗感染治疗无效;CT表现与典型胆管细胞癌、炎性包块、HCC可资鉴别,但术前诊断困难,最终的诊断仍需要病理证实。早期手术切除是彻底根治的首选治疗方案。

版权声明

    本微信平台属于个人公益性医学影像类学习平台,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所有转载视频只用于基层教学使用,且明确注明授课专家姓名,不希望被转载的原作者及老师可与我们联系,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目前20000+人扫描了下方二维码















    关注 新乡医学影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