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这5大国宝:每件都是独一无二,如今都下落不明

 

一 北京人头骨化石1929年12月2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首次发现了完整的、距今50...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四大文明中唯一一种没有中断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有许多见证着我们中华的历史大事件和展现这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古代人民的智慧,比如越王勾践剑、清明上河图、司母戊鼎等等;而很遗憾的是,还有很多这种文物国宝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战乱或被盗掘流亡海外而下落不明,如今的我们也只能在古书上一睹其风采,更成了我国文明史永久的遗憾。今天,盘点消失在历史长河的中国史上的5大特级国宝。

一 北京人头骨化石

1929年12月2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首次发现了完整的、距今50万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北京人头骨化石的发现证实了在几十万年前,就有了人类在古中国大地上生活了,以此打脸国外的专家所说的中国祖先是欧洲人移民过去的移民说。



北京人头骨化石的发现,无疑为科学家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更好的依据,实乃中国史上最具有价值的宝贝之一!

然而,北京人头骨化石被发现到最后运送的途中,被日军拦路抢了,最后归属却不得而知。这一事件成为人类考古学历史上的“世界奇案”之一。此后关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下落,考古界有各種各樣的說法。

传言日本将在中国掠夺的文物运回日本的途中,随船沉到大海里了,其中北京人头骨化石就在里面,所以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北京人头骨化石的下落。

二 惊世奇玉和氏璧

相信大家都听过完璧归赵的故事,其中的“壁”就是指和氏璧,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这块历史上著名的传奇美玉曾引起各诸侯国的觊觎,秦始皇一统江山之后,收入自己囊中。



秦朝灭国以后,和氏璧也随之消失了,传说是刘邦攻入咸阳后拿走,之后再也没有和氏璧下落,直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和氏璧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石敬瑭引入契丹人攻入洛阳,李从珂抱着和氏璧自焚。从此,和氏璧又神奇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三 随侯珠

和“和氏璧”并称为“春秋二宝的”随候珠,随侯珠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随国的珍宝。《淮南子》有云:“随珠和璧,随侯之珠,卞和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和“和氏璧”命运一样,在刘邦灭秦后随侯珠下落不明,民间最流传的一种说法便是随侯珠有可能随秦始皇殉葬。



四 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正面是李斯用篆文雕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环刻“双龙戏珠”外加三道波浪线两条边组成!传国玉玺整个图案的寓意是:日照大海现双龙。



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关于传国玉玺的下落,历史上真假玉玺的说法也很多,至今都无法考证。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叹息。

五 永乐大典

明朝朱棣发动147位当时文豪才子巨匠编写的一部旷世著作《永乐之典》,与秦国时的《吕氏春秋》;汉朝的《史记》;清朝的《四库全书》齐名,也足以体现其价值。



《永乐大典》它包含了中国几千年来七八千种图书,历时6年才编写完成,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共计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如此齐全,其内容之广泛,是其它朝代的代表著作都无法相提并论的。

后由于清军入关,对藏书阁的破坏导致《永乐之典》的正本现已失传,剩下的是散失副本只有800卷而已,之前也有在《被晚清搞丢,保存在国外藏馆的我国十大价值连城的国宝》这篇文章中有提到过,《永乐之典》很多副本流落在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中。


    关注 史学界的9527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