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渡劫:“快乐教育”了五年后,这一战我们打得有点措手不及…

 

经历了“史上最混乱”的小升初,我的心情很复杂,与其说是胜利的喜悦,不如说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花友@Alice是一枚坚定的快乐教育拥护者、践行者,她家11岁的男孩在一所普通小学“快乐教育”了5年,前段时间迎来了“小升初”,也踏上了择校之路…

快乐教育遭遇竞争激烈的应试选拔,小升初这一战,Alice说自己打得有点措手不及。虽然儿子最后幸运地进入了一所民办学校,回想起来,依然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如何把握快乐与应试之间的平衡?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谢谢Alice分享这段真实经历,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信息,也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去思考自己将来的选择 …



本文由小花生网友@Alice79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原文标题:小升初渡劫

儿子刚刚经历了魔都号称“史上最混乱”的小升初,虽然如愿被一家民办中学录取,但我的心情很复杂。与其说是胜利的喜悦,不如说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这个过程也让我重新反思自己的教育,希望能尽量客观地做个总结。

简单介绍一下孩子的情况,市中心公办小学, 学校提倡“愉快教育”。当初选择这所小学就是因为我们家支持“快乐教育”,所谓“一拍即合”。

孩子无论生理还是心理发育,都比同龄人稍慢,比较单纯(也可以说幼稚),和班干部什么的无缘,到5年级才混了个小队长。

学业方面不拔尖,但胜在轻松。平时只要完成学校作业,大把课余时间花在自己的兴趣、阅读和玩。4年级以前没上过任何辅导班,也没有其他附加作业。4年级开始加了奥数。

“快乐”了5年后,我想给孩子适当加点压...

决定择校主要基于两点考虑:

一是我觉得经过小学五年的学习,孩子们在学习能力、学业水平上出现了一定的分化,择校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双向选择”过程。

“好学校”往往通过各种方式选择生源,保证学生水平的相对均衡。老师更容易“因材施教”,避免部分孩子“听不懂”、部分孩子“吃不饱”的现象。孩子在一个节奏适宜的环境中学习,能更好地发挥他的潜力。

二是“鸡头”OR“凤尾”的选择。在普通学校当“鸡头”,还是在好学校当“凤尾”,取决于孩子的个性特点。

有的孩子生性好强,对自己要求比较高,抗挫折能力差,更适合当“鸡头”。而我儿子对成绩和名次比较“看得开”,过得去就行,我希望适当增加点压力,激发他的进取心。

在公办小学“快乐”了5年后,我也想知道孩子的竞争力到底怎么样,所以我们就加入了轰轰烈烈的“择校”大军。



发现择校这一战,竞争主要在课外…

在经过N所学校的开放日,听过N位校长的演讲后,我觉得现在的“小升初”已不光是学业成绩的较量,各种选拔花样层出不穷,最好孩子是十项全能。

从最基本的校内成绩来说,四五年级主课(语、数、外)全优是基础的基础,这一条对大多数“择校”的学生大概都算不上门槛。

但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家语文就有“良”,因为每个区每所学校卷子难度、批改要求不一,校内成绩仅供参考。

在我看来,主要的竞争在课外,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数学、英语、语文。数学主要是一禁再禁的奥数,奥数还是名校最看重的“通行证”之一;英语拓展也是必须的,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比赛、考证,不同的学校要求的程度也不一;语文只要不拖后腿,能通得学校的选拔即可。

除了学业成绩,还要有特长。某名校的校长就坦言:“我们这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拿得出手的特长”。所谓拿得出手可不只是通过考级,还要在一定层次的比赛上取得名次。

其他考核内容还有动手能力、表达能力、运动能力等等,获得荣誉情况和家庭情况也是考察范围。

面临应试,我们还是做了些妥协…

见识了形形色色的“牛娃”,不得不说,能被名校择中的孩子确有所长。

这些孩子背后不管是“虎妈”还是“猫爸”,都有各自的理念和方法。鸡血也好快乐也罢,可以借鉴却无法复制。

就应对“择校”来说,我觉得有两种指导思想:

一种是实用主义者,提前摸清各类学校各种考核要求,从成绩到证书到特长,什么有用学什么,简单粗暴见效快,但副作用也大,政策说变就变,孩子也不是想圆就圆想方就方的。

另一种是理想主义者,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循序渐进学习、逐步提高能力和兴趣,但对应试来说就吃亏一些。

我们家属于理想主义,后期向实用过渡,便夹杂着有些小痛苦。

从亲身体验来说,哪些理想可以照进现实,哪些又是不得不妥协的呢?

避无可避的奥数 - 理想给现实让了点位

本来我是反对学奥数的,我觉得按正常进度学习数学,有兴趣的稍作扩展就够了,但择校显然行不通。

即使一个逻辑思维能力强、对数学兴趣也很浓的孩子,没有接触过奥数,也绝不可能通过这方面的选拔。

举个例子,学过勾股定理的孩子,直角三角形给出两条直角边长度,求斜边的长度,不到一分钟的事。没有学过的孩子,要自己推出来有几个能做得到,即便真的推出来,你还有多少时间去做其他题目?这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上的较量,很不公平。

但选拔标准不变,不学奥数就意味着放弃名校。当然学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你的目标学校。是不是可以自己在家边玩边学呢,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我和孩子爸爸以前都没接触过奥数,表示无能为力,所以找了机构。这样也算亡羊补牢了,可在大名鼎鼎的三大杯赛中,我们仅有一杯擦线入围,弱势明显。

本来我对儿子的评价是逻辑思维能力强,经此一役,我默默地收回了这句评语。

自娱自乐的英语 - 理想和现实还算和谐

我英语基本可以自己搞定,当然上外、浦外这种对英语要求特别高的,另当别论。

英语的培训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与国外接轨,以听说读写能力为主;另一种是传统的单词、句型、语法为主,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

儿子的听力和阅读较好,口语一般、语法最弱。学习方法是自娱自乐,每天听40分钟原版故事,材料用过很多,选的都是孩子感兴趣的。

再有就是阅读原版书,和中文阅读一样,从亲子读故事开始,RAZ拼读、分级读物、初章都折腾过。

出去裸考的形势是这样:4升5的暑假考三笔四口,勉强过关,听力竞赛、阅读竞赛有小奖。参加机构和小五的测试,基本在A档。

无为而治的语文 - 理想好像照进了现实

语文选拔有小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文学常识、作文之类,这门学科应该怎么准备,真不好说。

我们家优势是喜欢阅读,看过不少书。但校内成绩只是平平,只有作文过得去。

也许就是靠阅读,在选拔中倒也不吃亏,混了个A档。

锦上添花的特长 - 理想照进了现实,然后又“散发”掉了

现在的孩子从小都有各种兴趣班,我家也不例外。

我们家的兴趣完全是奔着丰富课外生活,愉悦身心去的,对水平并没有太多要求。

然而无心插柳,其中有一项棋类着实成了儿子的大爱,考到业余最高级别。这个圈子呆久了,很多小朋友混了个眼熟,儿子在这一届全市估计能排20名左右,发挥好甚至可以到前十。

因为过了这个门槛,突然发现可以试试名校的特长生路线。通过报名,确实有两所名校邀请我们去“比武”,第一所学校儿子发挥一般,估计在十名左右,听说前三名被招入。第二所学校儿子超水平发挥得了第二,还是不行。听说第一名被招入,欲哭无泪。

所以,我认为单拼特长太难了,还是锦上添花好些。



最后,总结小升初的4条途径…

虽说顶尖名校确实难,但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比如数学和英语哪项更突出,是全能型还是特长型等等,准确定位,学校还是可以择一择的。

选择学校注意撒网不要太大,劳命伤财,目标学校要分层,上中下各选两家, 这样进入合适的学校几率很大。

就以我们班来说,不到30个人,约一半进入民办学校。大牛娃就坐等学校来抢你吧。

一般孩子择校有这么几条路:

1、简历:内容大于形式

虽说不收简历不收简历,但在这不能那不能的大前提下,简历反而更重要了。否则学校对你的第一印象从何而来,难道真的看脸。简历绝对是内容大于形式,条理清楚必须的,花哨实在没必要。

我们家的简历都是我自己制作,A4纸打印,文件夹夹好就OK了。今年不少学校都是网上填表,其实就是把你的简历填到学校设计好的表格中,还是提前准备复制黏贴方便。

2、开放日:尽量去吧

开放日去不去?这是个问题。我建议心仪的学校尽量去,即使最后没去成也要先预约。你不知道开放日是不是考察学生,即使不考察,至少体现对学校的诚意。我就遇到学校问:你预约了我们学校,为什么开放日没有来啊?说明哪些学生预约、哪些学生去了,学校一清二楚。

3、小五:有的没选择

有些名校几乎只有小五这个途径,如果以这个学校为目标,要不要上自己看着办。小五可以给孩子一个接受选拔的机会,随着升学形势越来越严峻,靠谱的小五也是一票难求。

小五班特指上海、北京等地五年制小学生在进入小学第五学年度时,为升入名牌初中应对选拔性入学考试而开办的补习班,通常是在小学4年级升入5年级的暑期开始开办,到次年4月初名牌初中选拔性考试(面试,面谈)之前结束。通常开设应对初中入学测试的英语数学和语文强化课程。

4、面试:离成功不远了

这是最后一搏的机会,今年管得严,有些学校不得不在最后阶段选人。这些途径都可能直接收到offer,用今年热门话来说,你就成功“渡劫”了。

最后,这些名校的选拔标准是不是科学,选中的学生是不是更优秀,不好说。名校也有名校的苦衷,这么多品学兼优的孩子怎么挑?

万一择校失败,也要有预案。

失败最大的打击在心理,总是被拒绝会对自己产生怀疑。

我的预案就是我从来不说哪个学校好,哪个不好,都好,肯要我们就是最好。

我跟儿子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没被选中是因为你的伯乐没出现,预防针打在前面。

我甚至想,最不济我就骗一下他,告诉他有学校录取他,但因为其他原因我们不去了。幸好没到这一步,幸甚。

你的故事:你和孩子刚经历过升学么?欢迎来小花生网(www.xiaohuasheng.cn)分享你们家的升学故事!如被微信选用,会有特别感谢!也欢迎加编辑微信(linzi1939)询问交流…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和作者直接交流 ... 

相关阅读:

  • 孩子,我希望你离开这里:一位广州家长写的“小升初”亲历记
  • 一位家长的“大白话”:公立名校和公立普通小学到底有什么区别?
  • 为什么我那么相信快乐教育?一位爸爸的个人经历反思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进的教育资源

思想:话说思维和方法

方法:怎么阅读,怎么学英语

实践:真实成长经历、教育实践

资源:英文原版书一起团


    关注 小花生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