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误解是感受古典乐之美的开始  一博音乐沙龙

 

对于希望接触古典乐的人来说,前提就在于正确认识,要首先消除内心对古典乐的成见和误解,这才是感受音乐之美的开始。...



古典乐从西方传入中国,因此对不少观众来说会显得稍微陌生,因为陌生而产生了误解和隔阂。对于希望接触古典乐的人来说,前提就在于正确认识,要首先消除内心对古典乐的成见和误解,这才是感受音乐之美的开始。




不必拘泥于“听没听懂”

资深古典乐迷白岩松在广州演讲时曾说过,“懂”这样一个概念像一堵无形的墙,把我们隔绝在古典音乐之外。人们在听音乐上过分关注“懂不懂”、“意义”的问题,试图对音乐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进行总结,这肯定找不到音乐的乐趣。

白岩松表示,想要推广古典音乐,相当重要的是去除“懂不懂”的畏惧,不应把古典乐高雅化、严肃化,让人们去接近古典音乐。著名录音师杨震也表示,听古典乐不要拘泥于听懂,感受和理解可以很个性化、抽象化:“比如《命运交响曲》中‘邦邦邦……’的声音,有人说是命运的叩门声,有人说不能这样理解,理解可以有多样性。”

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也表示,大众对古典乐最大的误解是觉得离自己太远,但其实古典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商场音乐、电影配乐、甚至S.H.E的《不想长大》中都有古典音乐的影子。




选择公认的必听曲目入手

古典乐曲目浩如烟海,许多初听者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有音乐鉴赏家建议,可以先从“必听曲目”开始,也就是那些最有名、最经典的作品。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九交响曲“合唱”》、《“悲怆”钢琴奏鸣曲》等都属于必听曲目,这类作品知名度高,大部分人都有所耳闻,接受度也高一些。陈擎表示:“经过了几百年大浪淘沙的筛选,最终流传下来并被大家熟知的,都是其中最经典的作品。听这些作品当然是最明智的选择。”广东著名钢琴家、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曾慧君也认为:“古典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众多作曲家创作了大量作品,流传下来的必然是经典,其中的名曲更是精华中的精华。”

选择这些曲目时,可以先看一下资料,了解创作背景和作品结构。而在聆听时,最好能心态平静下来,这样一来可以更好感受古典乐细微的美,二来听古典乐本身就是一种让人身心放松舒缓的体验,如果能静下来欣赏艺术,有助于平静心态的培养。




遵循音乐史脉络步步深入

有专家透露,如果听众在入门之后产生更多的兴趣,不妨顺着西方音乐史,从巴罗克音乐开始,一直听到印象派作品。具体到重要人物,则是从巴赫到德彪西,可以步步深入,选择范围可以从泛听到精听。

遵循着西方音乐史的脉络,可以逐个了解每个重要音乐家的生平,比如巴赫的经历、感情,对他的音乐有什么影响?这样在听他的作品时就较容易理解一些。听众可以广泛地听他各类型的作品,著名的《哥德堡变奏组曲》就不用说了,也可以听听他的管风琴作品《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等。

在选择精听曲目之前,重要的一步是了解一些基本乐理知识,比如耶鲁大学网上公开课之“聆听音乐”系列。听唱片时,同样一首曲子,也会有不同的版本,可以对比着听,最好选择优秀乐团的版本,比如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等世界名团。最好的欣赏方法是到现场

欣赏古典音乐最佳的途径就是听现场。古典乐唱片哪怕是用最顶级的录音设备制作,也比不上现场的效果,希望深入感受古典乐之美的乐迷不能不到现场。

有专家建议,到现场前,可以大致了解一下演出曲目和乐团、演奏家,先对演出有个基本的把握,特别要留意的是,现在很多演出场所为了拉近观众和古典乐的距离,都会在演出前推出导赏环节。如陈擎所说:“到现场前稍许了解下作曲家背景,就像看足球前,了解一下前锋、后腰都负责些什么。你到现场哪怕走神,起码看看乐器的特性、交响乐团的结构也是可以的。”

而在演出过程中,鼓掌也要稍加注意,在乐章之间鼓掌则会犯了忌讳。在乐章之间,指挥与演奏家一般都会有短暂的休整动作,这时往往有观众误以为演出结束,开始鼓掌。所以要留意音乐厅的提示牌,也要留意身边其他观众的反应,不要贸然行动,最简单的判别方式就是等指挥转身鞠躬谢幕,这时候可以放心大胆鼓掌了。


    关注 博音music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