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张 旭|乡村记事

 

2018年第 17 期(总第 926 期)




 作者简介 

 张    旭,黑龙江青冈县政协退休干部,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乡 村 记 事


【黑龙江】 张    旭




          脚滑子

落雪了,窗外白茫茫的,看着几个孩童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玩儿耍,不知不觉地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童年的冰雪岁月……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冬天,我读小学一年。早上起来,见窗户上结一层厚厚的霜花,我把手贴在霜花上,感到刺骨的凉,过了一会儿,霜花融化的水顺着手流了下来,玻璃上出现了一个小手印。从手印处往外看,室外变白了,又下雪啦!吃完早饭,在上学的路上,见有的学生一条腿放在前面,另一条腿在后面使劲蹬地往前滑行。我很好奇,上前一看,他们脚底下有一块木板系在鞋上。我问脚底下是什么,小朋友说是脚滑子,并抬脚给我看。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脚滑子。走进校园,看到更多的学生在玩儿脚滑子,他们玩儿的开心劲儿,真让我羡慕。
放学回家后,我也找了一块木板,动手做脚滑子,由于使不好工具,还把手弄伤了,做的也不成形,拴在脚上滑的不快,后来看了别人的,反复琢磨制做的技巧,终于做出了好使的脚滑子。其实做脚滑子并不难, 找 一块大约两厘米厚的木板,用木锯拉成长方形,尺寸可根据鞋的大小而定,鞋放在木板上,前后各长出鞋约五厘米,木板也比鞋略宽,左右两侧各多出两厘米即可。在木板上面,前后离边缘两厘米处等距离各钉两根钉子;然后,用两根八号铁线将一头缠绕在前面的两根钉子上,铁线绕过木板底部,再缠绕在后面的钉子上,两根铁线平行,把铁线缠紧牢固;下一步,在木板上面左右两侧边缘处各钉两根钉子,在钉子上拴上麻绳或鞋带,往鞋上捆绑用。玩儿脚滑子很随意,  一是单脚使用,穿上棉鞋,把脚放在滑子上面,用两侧的绳子把脚滑子紧紧系在鞋上。站在冰上或被踩踏实的雪上,把系上脚滑子的脚放在前,身体略向前倾斜,两只胳膊略伸开,掌握身体平衡,另一只脚在后面蹬地,向前用力,反复一蹬一抬脚,向前滑行;二是双脚使用,两只鞋都系上脚滑子,像滑冰一样在冰雪上滑行。
有了脚滑子,我就盼着下雪。每当大雪过后,我系上脚滑子,和邻近的小伙伴儿凑到一起,比赛看谁滑的快;到高坡处往下滑,看谁滑的远;排成队,后面的人拽着前面人的衣服,从高坡处滑下;我们滑着打雪仗……在那梦幻般的冰雪世界里无忧无虑的、尽情的玩儿耍着。数九寒天,气温在零下三十多度,我们把帽子和手闷子摔倒了一边,可还是顺着额头流汗,小伙伴儿一个个脑袋上冒着热气,蜂拥地呼喊着,追逐着,真是把冰雪游戏玩儿到了极致。那个年代,我们黑龙江省的少年儿童,特别是居住在县城和农村的少年儿童,冬季冰雪游戏活动较多,玩儿脚滑子仅是其中的一项,也是我少童时代冬天最喜欢玩儿的娱乐活动。
脚滑子,作为一种比较原始的、自制的少年儿童冰雪娱乐活动工具,无法考证是哪个年代发明的,是谁发明的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少年儿童娱乐活动条件的改善,如今已经看不到玩儿脚滑子的少年儿童。玩儿脚滑子,给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留下了美好的童年记忆……

  粘豆包

数百年来,粘豆包一直是东北人的特色食品,特别是在黑龙江农村,进入腊月,几乎家家户户都做豆包。到了冬季,街坊邻居见面常问,你家淘米没有,今冬淘了多少斤?这就是问你家做没做豆包呢。
在黑龙江,不仅农家冬季做豆包,县城居民几乎也都做豆包。我结婚30多年了,每年冬天都和妻子做豆包。冬季落雪后,妻子就开始张罗做豆包了。虽然小时候年年见长辈做豆包,但我们都没亲手做过。刚结婚头两年,我们还做不好豆包。自己顶门过日子,不能啥事都依靠父母了,民俗吗!到啥节令就得吃啥。做豆包之前,妻子先从长辈和邻居那里取经,然后再自己动手做。要做好豆包,先选好米和饭豆。30多年前,北方还少有江米,几乎都用黄米做豆包。当年县城大多数居民还没住上楼房,平房有火炕,用火炕发面好掌控温度。如今县城居民已经住上了楼房,做豆包发面就不方便了,做豆包的人家也少了。有人看出了这一商机,出现了一些粘豆包作坊和做豆包个体户,想吃豆包,一年四季都能买到,黄米和江米豆包都有。可是我家还是坚持自己做,没有火炕我把盆放在电褥子上发面。东北盛产糜子,用黄米做豆包味道纯正,是地道的传统东北味儿,我家始终用黄米做豆包。其实豆包是用两种面做的,由于黄米太粘稠,得往里掺玉米面,掺多少没有具体比例,你喜欢吃粘一点的,就少掺点。做豆包时我和妻子各有分工,体力活我干,技术活她干,我们俩到农贸市场,黄米、玉米和饭豆由她选,我当搬运工。买回米和豆子,我把米淘好,到米碾坊把米打成面。发面是技术活,妻子就不让我伸手了。发面得慢慢升温,最好用传统的黑泥盆,因为泥盆厚,升温缓慢均匀。我家有一口大黑泥盆,直径有80厘米,三十多年前在市场上买的。现在没有卖这样泥盆的了,这个盆可称为"古董"了。妻子把打好的面倒进盆里几斤,烧一壶开水,按与面的比例倒进盆里,然后用勺子搅和,这叫"勾芡",芡勾兑好后,再把面倒进盆里揣和,揣和好了,盖上用秫秸做的盖帘,把面盆放到热炕头上,在上面盖上棉被捂上就可以了。发面12小时,把面均匀地翻个揣和一遍,24小时再翻个揣和一遍,这时面发出了微微的酸味,面发好了。还要烀饭豆,饭豆烀好后,用豆杵子把豆捣碎,加入适量白糖,把豆子攥成一个个小团。发好了面,攥好了豆馅,就开始包豆包。妻子包豆包,我蒸豆包,豆包蒸好后,一开锅,香喷喷的味道扑面而来,我馋的都要流口水了,急忙先吃两个解解馋。然后把豆包一个个起出来,拿到外面冻上。我们做一次豆包,足够一冬吃的了。
黑龙江省腹地的松嫩平原,土地肥沃,适合糜子、玉米和饭豆种植,生产用于做豆包的黄米和玉米品质优良。东北人冬季做豆包,是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民俗,如今,粘豆包已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东北土坯茅草房

黑龙江省冬季气候寒冷,定居在这里生活,必须解决住房防寒保暖。据史料记载,3000多年前,活动在大兴安岭一带的东胡人,以狩猎为生,为解决越冬防寒,他们在山坡上挖洞穴居住;生活在松嫩平原一带的肃慎人,砍伐树木,支起三角架,用蒿草或农作物秸秆,厚厚地盖在三角架上,起到了冬季防寒保暖作用,这就是古人居住的茅草窝棚。秦汉时期,居住在双城子一带的北沃人,房屋结构比邻近的挹娄人穴居复杂得多,“烟道火墙式取暖发明,是对高寒地区住宅建设的一大贡献”。辽代前后,“以板式,置城邑”夯土筑墙,屋顶苫草的房屋在北方出现了,逐渐发展成土坯茅草房,从此长期沿袭下来。千百年来,勇敢的拓荒者和闯关东人,一直居住着以防寒为主的土坯茅草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的居住条件快速发展,土坯茅草房已基本消失,被砖房和楼房取代。
所谓"土坯",是用黄土和草制成的,就是按比例把黄土和草或者麦秸,用水搅和在一起,再把这些泥装进一个约40厘米长,20厘米宽,8厘米高的木制模具内(坯模子),然后拔下模具,把泥晒干,就成了土坯,用于垒墙。土坯房分为两类,一类是平房,另一类是起脊房。根据采光需要,房屋的建筑绝大多数是朝南略偏东一点的正房,窗户和门设在房屋南侧。根据家庭人口和经济条件,盖两间、三间和五间的居多。平房的高度为一丈左右(3.3米),一间房子的东西宽度为一丈,南北长度有一丈八和两丈一的。建房前,要在选好的房身地上垫土,把基础垫高出地面一至两尺之间,浇上一些水,然后用马或牛上去踩,或者用石头滚子压,用石头砸,夯实基础,减少年久房子下沉。垫好房身地,选个黄道吉日,由木匠把砍好的房架子竖立起来。房架子的立柱叫柱脚,柱脚下面放一块扁方石头,叫柱脚石。两根柱脚上面,前后方向架上一根粗木头,叫梁柁;两根梁柁之间横着固定的木头,叫檩子;檩子上面再横着固定一排较细的木头,叫椽子。房子根据设计的间数、宽度和长度,需要几根柱脚,几根梁柁,几根檩子和多少椽子,都有固定的数,间距也有固定的尺寸。例如:建两间房子,需要柱脚六根,梁柁三根;檩子是单数,根据房子的南北跨度,可用三、五、七、九、十一根不等,中间的檩子叫脊檩,略高于两侧的檩子,檩子的分布要找出坡度,叫滚水;椽子是双数,每间房放八、十、十二根均可。木匠把房架子竖起来后,泥水匠开始一层一层地垒坯,垒一层坯放一层潮湿的黄土,用于堵塞坯与坯之间的缝隙,起到防寒和墙体牢固的作用。垒完坯后,往内外墙上抹两遍用黄土和麦秸和好的泥;往房上面铺盖大约半尺厚的秫秸或芦苇,这就是房盖,然后往房盖上抹和好的黄泥,分头一遍泥和二遍泥,两遍泥抹完,晒干后,抹一遍和好的碱土泥,起到雨天防水和防止春天冰雪融化渗漏的作用。起脊房子叫草房或苫房,梁柁是等腰三角架结构,三角架的顶端叫房脊,起脊房盖铺完芦苇或苫房草,无需抹泥。上完房盖后,开始垒烟囱、安装窗户和门,室内搭炕、搭锅台、吊棚。这些活干完,房子就建成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房屋窗户几乎都是用窗户纸糊的,纸糊在窗户的外侧,抹上一层油,起到防湿作用。土坯房,虽然比干打垒房子有了很大进步,但还是不够耐久,土坯易返潮下沉裂缝,几年后房子底下土坯就酥了,房子还容易倾斜,影响御寒性能。人们不断总结经验,开始建拉和辫房子。房架子竖起来后,泥水匠把黄泥和好,抓一把把谷草均匀地粘上黄泥,围着房架子一层层往上拧紧编墙,这样的墙体比土坯较坚固耐久,御寒性能较好,拉和辫房比土坯茅草房有较大进步。
原始的土坯茅草房,体现了东北古远先民的智慧和原始民俗。虽然土坯茅草房走进了历史,在有条件的地方,应作为历史文物保留一些,为研究黑龙江发展历史和开发传统民俗文化旅游服务。

(在线责编 尚书)




推荐阅读

余秋雨|笔墨祭

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

高洪波|鸡血石记

池 莉|熬至滴水成珠

阿 成|抚远之远(外一篇)

周树山|乱世和末世的自我救赎 ——梁启超的人生哲学

张继炼|大漠神韵(系列散文)

廖静仁|调琴师 (小说)

张 镭|失独者K先生

林清玄|生命的意义

曹学林|我与汪国真的一面之缘

天 涯| 带一个春天回家

警 喻|警喻小小说两篇

吴世莲| 吴世莲抒情诗选


王卫民|紫 薇

赵晏彪|心灵的家园 创作的牧场  ——评张继炼小说集《遥远的牧场》

白爱青|是新生,也是重逢(组诗)

李凤臣|麦   收

裴海霞|巴丹吉林是用来仰望的

杨东婷|怀念母亲

三色堇|大雁塔,铎声阵阵(组诗)














中国作家在线
100000+作家文学爱好者都关注的微信平台


    关注 作家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