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只有一款口味,老武锅豆皮凭啥是武汉豆皮届四大天王?

 

豆皮界一大天王!...



潮人说:阿斌、曾记、王师傅和他,被封为武汉豆皮圈的“四大天王”。


一日之计在于晨,身处武汉的早晨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推开门就有热干面、生烫、豆皮、汤包、煎包、烧麦、鱼糊粉、面窝、欢喜坨、酥角、油香、油条、豆浆、豆腐脑……(好了,潮妹我一口气报这么多菜名已经尽力了!)

美食当前,就是大冬天最大的起床动力,仅次于尿意!所以,潮妹起了个大早,无畏极寒天气,从汉口赶到武昌,只为采访一家老字号豆皮,一家让武汉人无论寒暑都愿意排队的美味!而且,你如果去晚了,就肯定吃不着了!


掐准点去吃,早了得排队,晚了没了!
“我天,好在赶上了,我跟你说就必须这个点来,早了排的队更长!”一位胖胖的食客站在队伍里,侧身跟他的朋友说着。

“老板,一九一六,多把(注:武汉话,给的意思)点卤水啊!”一位经常来吃的叔叔说着。“赶紧给我装一份吧!”一位排队的老婆婆说着。

“好嘞,来,一个九!一个九一个六,后面再来一个六!”收银的伙计一边收钱,一边给做豆皮的邓师傅传达着食客们的需求。



这是早上9点半,武昌的静安路,这家过早铺子门前,常年都是这样一副景象。因为它是大名鼎鼎的老武锅豆皮。原在地拆迁有一年了于是邓师傅把店面搬到了不远的静安路上,而那些老食客们,也就跟着来了。


吃老武锅豆皮的秘诀——多给点卤水!
这家豆皮店到底是有什么法宝,能吸引到这么多人,零下7°的大冬天,还赶早来吃豆皮?潮妹忍不住问了一位正在排队的食客。

“就是好吃撒!在老武锅的时候就吃,吃了有两三年了,现在搬过来了也跟过来了。丫头我告诉你,要多把点卤水,跟糯米在一起吃(回味)……这个味道以前读书的时候吃过,现在没有了,只有这家店还有。”



在这位大叔的建议下,潮妹点了份加卤水的豆皮,6元一小份,有4块豆皮,女生吃分量刚刚好,男生们自己看着办。



在潮妹的评判标准里,一份好吃的豆皮,外皮不能太厚,要香脆,糯米太软或太硬都不行,臊子要足量,少了豆皮味道很淡,多了就很咸。

吃上一口老武锅的豆皮,外皮不厚不薄外层焦脆里层软;糯米也是软硬适中,是潮妹很喜欢的软糯口感;臊子(卤水)里有肉丁、香菇和香干,臊子吃起来也很鲜,有一点咸,但是跟糯米一起吃就还好。

如果不加一勺卤水口味上可能有些清淡,多加一勺口味就刚刚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潮妹还是觉得多加卤水会更配!


25年徒手做豆皮

从被师傅嫌弃到豆皮界四大天王之一


老武锅豆皮之所以走火,灵魂人物必须是每天忙着做豆皮的邓师傅,当年从国棉厂下岗后,他就开始学习这门手艺。

“当时听说武锅效益好,工资也高,想着要不就在武锅边上开个过早的吧,一开就是25年,16年才搬来静安路上。”
△为了能让豆皮更加香脆,要舍得放三个鸡蛋
△不怕烫的邓师傅,徒手撒料
△翻转,切块,热气腾腾的豆皮出锅了


邓师傅一边跟潮妹说着自己的故事,一边徒手在滋滋作响的大铁锅里做豆皮,潮妹看着就觉得烫。

做豆皮,首先不能怕烫,怕烫师傅就不教,我现在手上这些,都是练出来的,现在都不怕了!”



现在用蚌壳做豆皮的都是老师傅,当年我师傅也是用蚌壳做的,我手艺不行,弄碎了两块蚌壳,后来师傅就嫌弃我说你还是用铁铲子算了!”早年被师傅DISS的事情,邓师傅一边笑一边说着。

经过25年的磨炼,邓师傅的豆皮早就得到了武汉人的认可,尽管他表现的很是谦虚。当然,最令他骄傲的是在2013年的时候,武汉有名的美食节目《好吃佬》把阿斌豆皮、曾记豆皮、王师傅豆皮和老武锅豆皮,评为豆皮圈的四大天王。


我准备再做个五年十年,看身体!


△做一锅豆皮拍一场条队,一锅刚出炉的豆皮已经排起了长队

就像邓师傅说的一样,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豆皮,邓师傅从来没有去吃过这些豆皮,很淡定地表示“不用吃,大致看看就晓得是怎么回事了!”

不过,手艺虽然值得自豪,但邓师傅也有自己的苦衷,“其实是一个苦行当,每天起早贪黑的,又冒的休息,屋里都冒的人愿意接这一行,我们每天凌晨三点开始蒸米,准备臊子的食材,切额、炒额,莫斯的。”



△做皮的米浆都需要自己磨制



△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米桶里的糯米所剩不多了。

邓师傅说:“你看,这一天要蒸5、60斤糯米,才能保证一天的供应,每天蒸米都要守着蒸,要不然很容易蒸融了(稀了),蛮费神!”

如此辛苦,很多食客都担心邓师傅哪天退休了,邓师傅说:“我准备再做个5年、10年吧,看身体。我每天6点钟开始,一直站到现在,一天要站4、5个小时,还是蛮累的!”



△邓师傅手上满是烫伤,但对他来说确是实力的勋章


不加味精,就三鲜口味打天下!
老武锅豆皮,没有其它口味的豆皮,只有三鲜这一种,邓师傅说:“我们只有这一种豆皮,好做些。搞两个味道,还要搞两个锅做,难得搞!”



△邓师傅做豆皮所用到所有材料都在这里了

潮妹发现在调味台上,没有味精的身影,邓师傅说我们的豆皮不加味精,三鲜本来就很鲜了,不需要多余的调味,实实在在的最好。有食客嫌弃邓师傅做吃的不戴口罩,感觉不卫生。

邓师傅面对意见毫不避讳,“口罩很闷,我保证做豆皮的时候少讲话。”有熟悉的街坊来过早,要求多家几筷子边角余料,邓师傅也很大方地加了。一瞬间觉得邓师傅的人就跟他手上这份豆皮很像,实在又耿直。



来邓师傅这里过早的基本上都是老顾客,邓师傅说:“一个客人来三次,我就差不多能认得了,十几年的老顾客算短的,原来有个顾客来吃的时候还在上幼儿园,现在自己都当爹了,感觉就跟一眨眼的工夫一样!”



采访完接近中午11点了,门外来了对母女,张望着店内还有没有多余的豆皮。邓师傅连忙回应着“有有有,还有,要吃几多?”

一听还有豆皮,女儿特别开心,阿姨脸上也露出笑容,连忙停好电动车,“两个6块,哎呦,来晚了,还以为卖完了!还有真的是太好了!”

“6块吧?加干子?”

“对对对,加!”邓师傅把加好卤水的豆皮送给食客。之后暂时没了新的食客进来,他靠着墙站了会,望着窗外……潮妹想可能这是一大早唯一的“中场休息时间”了,毕竟一会再有食客来,又得一顿忙活了。



武汉作为过早之城,从不缺特色过早店,这几年,我们也探访过武汉好多好多的老字号过早店,因为有时候生活不缺花样和套路,缺是像邓师傅这种久违了的耿直老手艺人。
老武锅豆皮


    关注 武汉潮生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