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从不“争功”,反倒是你忽略了这些保健法

 

恕我又泄了一次秘密,以供大家参考研究吧...

早上读文章,晚上看评论。
置顶中医书友会,可点击上方蓝字。
中医书友会第1608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1987年的春晚,马季先生创作了经典群口相声《五官争功》,戏说五官的重要性。其实,五官总是默默奉献的,反倒是主人对它们粗心大意。耿老的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保养五官,还涉及如何防病,如何治病以及保持美观的问题。大家一起来欣赏吧!(编辑/居业)

中国传统的五官保健法
作者/耿鉴庭


头面部器官应如何保养,如何防病,如何治病以及保持美观的问题,我国早在两千年前的《内经》上就有了较详细的记载。

头面部的器官,称为五官,古代称为七窍,是指鼻、眼、耳为双窍,口是单窍,总数为七。其实,口里面的名目很多包括舌、唇、龈、齿、颊、腭、咽、喉等。

依照传统的排列次序,鼻在头面部的正中,而且主管呼吸,与人的生命攸关,所以称为鼻准,往往五官之中首先提到它。其次是咽喉口齿,也是重要门户,不能阻塞。再其次方是眼和耳。现依这个次序,分别谈谈各器官的保健方法。

《内经》上说:“肺气通于鼻”,鼻主管呼吸,是吐故纳新的门户,古人把呼吸的气,不叫氧气、碳气,而谓清气、浊气。所谓清,就是要纳的“新”,所谓浊,就是要吐的“故”。所以鼻的功用,就是根据需要,把清气吸进来,把浊气排出去。

过去有些说法,比如说鼻孔宜大,这是对的,直到今天估计马是否能走,仍是看它的鼻孔大小。若鼻孔大,呼吸量就大;疾走时就不气喘,后劲儿就大;若鼻孔小,容易气喘。

另外,还有个考究,鼻孔要向下,以迎面看不到鼻子的内部为好。如果鼻孔向前,容易直接吸入灰尘,其防御作用就不够严密。

  • 鼻的功能
还有,冷空气进入人体时,要经过鼻子加温,以免因过份寒冷刺激肺部而致病。假若鼻塞不通,冷空气由口腔进入则过滤与加温两道工序都失去了意义。

所以感冒鼻塞以后,有可能继续发生肺部感染而成重病,尤其老年人往往还有致命危险。

  • 鼻的保养很重要
再则,鼻是人体长期暴受寒冷的地方,容易堵塞。自古人们就用风帽,或加上面纱,套上皮纸制或丝绸制的口鼻罩蒸熏,或用药物点燃生烟而熏,或吸入药粉,甚至配合内服药。热水蒸气暖鼻,能改进其气血周流,也可以用冷水洗脸,以增强抗寒能力。

适当做些保健按摩,对于鼻的保健有很大作用。如两侧的迎香穴、巨髎穴。在穴位按,在周围推和摩,或用手指捏两鼻翼,使它临时闭一闭气,再畅通呼吸。或按紧一侧鼻孔,使另一侧鼻孔重点地通一通气,都是强健鼻部和鼻功能的良好方法。

  • 鼻的保养要点
但须注意,要同时配合呼吸,配合上体的俯仰与面向温暖的方向(不迎风);配合身体的转动(指头部和胸膈以上);配合口部的张合(在动作间隙或结束之后张嘴,做时嘴闭紧)。

不过这些动作,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灵活改变的。如刮风、天气太闷、身体疲劳时就不要做了。做过之后要感觉非常轻快。

  • 鼻的运动
鼻的本身,除两鼻翼能随便活动外,鼻准是不能动的,仅能伴随头部的动作,体位的移动而动。实际上,它的运动和心脏一样,从生到死,一直在不停地运动。

它是受肺呼吸的影响而动作的,呼吸一刻也不能离开鼻(当然病态的壅塞,就会以口代之),它既有主动的运动,又有被动的运动,也就是说呼吸的运动是包含两个方面的,如运动锻炼时的深呼吸、微呼吸(别人看不到你在呼吸),都离不开鼻的运动。

  • 运动和呼吸配合,取得更好的锻炼效果
还有以肢体运动为主的锻炼,大都是和呼吸配合着的,举例说,如八段锦的两手托天,左右开弓,两手攀足,摇头摆尾等等。如果动作与呼吸配合得好,会收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口是在面部位居最下的器官,是饮食语言出入的门户。它和舌是区别饮食的美恶和能食与否的关卡,经过鉴别,牙齿才继续加工磨碎,唾液腺才加快分泌,帮助滑送与消化。

牙的咀嚼,与消化有很大关系,当然腮腺和舌下腺体的分泌物,都是对消化起很大作用的。

  • 口唇齿舌的保健方法
养生家在口、唇、齿、舌方面,也有一套运动方法,如:口的张合(上腭不动,下腭动,练颊车穴,促进血液流通);齿的叩动(空嚼动作)、咬紧(道家认为,男子解小便时咬紧牙关有健齿益肾的作用);舌的抵上腭和抵门齿(口干时做此动作很快就能分泌唾液);颊的鼓气与内缩(增加唾液分泌)。

这些,配合着呼吸,与身体其他运动同时进行,对于健齿和健身,均有裨益。

  • 疾病在口、舌上的反映
相反,有了较严重的疾病,也会在这些方面有所表现,如缀口(小儿破伤风、脑膜炎时口部表现);张口(嘴合不起,反映脑子有病);口歪(面神经麻痹);弄舌(小儿高烧,侵犯到神经系统);舒舌(一会伸出一下又缩回去,小儿有消化道疾病);吐舌(舔嘴,口腔干燥);舌卷(舌伸不直,指急性传染病到了危险期〕等等。

  • 咽与喉
咽与喉,是消化呼吸两道的上口。咽主管吞咽,喉主管呼吸,还有语言。经过咽部与口、舌、腭、唇、齿的配合动作,便能在发音、吐字方面,变化多端。

除了上述的饮食呼吸动作以外,养生家和有关职业者(如戏曲家、歌唱家),往往釆取一些锻炼办法,以增进健康,练习特殊技能。

  • 歌唱家练声的具体方法
如歌唱家的练声,是咽喉两部的运动,咽津往往配合着全身的轻微动作,配合着玉液、金津两穴分泌唾液,配合着微呼吸而进行。练声,则是声带喉头的运动锻炼,又往往配合着咽、腭、舌、齿、唇,同时进行。

当然,重点是在于喉头,举例说,从事昆曲、京剧的演员,每在清晨作“鸡”、“鸭”、“鹅”的发声,所谓“鸡”、“鸭”、“鹅”,即是“咿”、“啊”、“哦”的谐音。

“咿”是声带出声,口微张,舌微缩的动作;“啊”也是声带出声,但为张口;“哦”也是声带出声,与“啊”不同,是嘬口,这是声带与喉头的运动锻炼。

  • 中医喉科也采用这种方法恢复功能
中医喉科,在急性喉炎后或慢性喉炎的过程中,也采取这一方法来恢复功能,往往是一面声休,一面又使其作徽声锻炼,效果很好。

有关这类动作,还有许多,总之,虽微小如咽喉,在中国古法上,也有运动。

我国古代由于人们对于目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所以对于保护眼睛,训练眼睛有许多好办法。

  • 少消耗视力
保护眼睛和保护视力,在养生学方面,称之为养目。少消耗视力,是一个方面,锻炼视力,是另一个方面,前者俗说是闭目养神,内行话又叫做收视反听,总的说,是少消耗而已。

  • 锻炼视力的方法
锻炼则不同,如清晨看远山,数树木,看屋数瓦,聚光观察细微的东西等等。也有把养目与锻炼结合在一道的。

在我的家乡扬州,老年无事的人,往往都要养几盆蒲草,清晨,用竹剪修其枯尖,这是养目练目的良好方法。

因为绿色对目是有益的,鉴别绿与枯,修去其枯而保存其绿,就是练视力,真可说是一举两得。这和蒙古草原上,老年人清晨远望草地,有相同的意义。据卫生学家研究,蒙古晨看草地的老人,其视力都能保持得很好。

  • 眼球与眼肌的运动锻炼
其次要谈谈眼的运动,这也包括两个方面,有自动运动、有他动运动,后者,如保健按摩、健眼操等。

前者可谈的就比较多,主要是转动眼球,也就是眼球与眼肌的运动锻炼。上举的数瓦,也很有意义,如从左向右数,再从右向左数,从上向下数,再从下向上数,这实际上是对瞳孔、眼球以及眼球周围的眼肌,做了综合的运动与锻炼。

还有训练夜视,是看星,对军事上的夜战,很有作用。

耳是不能自动的,但也有人的耳翼能作轻微的活动,养生家每每鼓气,以使耳膜振动(鼓膜老是不动就老化了,听音就不灵了,耳膜鼓气,可保持听觉灵敏)。一如现代耳科常用的咽水、打气的方法,不过是不用器械,也不咽水,完全自动而已。

  • 健强耳的方法
老年人练习登山,也是健身的一项好办法,往往在策杖上爬时,配合着“唉猴……唉……猴”两个音。一是张口一是合口,能调节耳的鼓膜。正和飞机上升时嚼泡泡糖,有同样效果。

还有养生家捂着耳朵鸣天鼓(有清醒头脑作用)的动作,这也是与耳分不开的。

还有养生家有收视反听的功夫,功夫真正做进去的话,便可使“外境不入,内境不出”,这也是强健耳目的良好方法。不过,一般人是不能做到,不能做进去的。

  • “唉”、“猴”两字的秘密
中国以往的养生家,往往不把方法和原理轻易示人,而采取隐语,别名,像上举的“唉”、“猴”两字,是经过很长时间,人家才把真相告诉我的。

若干年前,有一老者,每天清晨爬颐和园佛香阁。第一次问他,答复是打号子;第二次又问,他便开玩笑地说是“唉”着学猴子;第三次,他因我是耳科医生,又研究养生学,才把真相告诉我。

他发“唉”音是落左脚,发“猴”音是落右脚,两音以后是杖落地,这样的反复运行。据他说,尽管上了山顶,也不气喘,不心跳,不疲乏,不腿酸,因为爬山是下肢吃力的,这样便可把气提向上部来。看来,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恕我又泄了一次秘密,以供大家参考研究吧。

推荐阅读

立竿见影的放血疗法(五官科疾病篇)

小医方有道理:四招治疗五官疾病

I 版权声明

  • 本文摘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 耿鉴庭》,作者/耿鉴庭,整理/耿引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居业。校对/罗云霞、杨叶蓓蕾。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
 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关注 中医书友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