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控诉,别动不动就让我背锅喂~好嘛

 

别再盲目跟风以讹传讹啦...





最近几天,朋友圈和微信群流传着一段“男孩狂犬病发作学狗叫”的视频。

网传截图
视频中,一位“患了狂犬病”的小男孩,被牢牢控制住,还不停学狗叫。警方已正式辟谣,这是个谣言。

广州警方已经辟谣!
警方已正式辟谣!
“学狗叫”不是狂犬病症状
“学狗叫”并不是得了狂犬病的症状
医生解释


狂犬病的病人几乎不会学狗叫也不会如此发疯亢奋,狂犬病的症状应该是怕水、怕风,口吐白沫,出汗等,有的病人发病后因为喉肌痉挛讲话声音会发生变化,“但发疯学狗叫,大多是有精神类疾病”。

狂犬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这段视频也不同程度上引起了人们的恐慌。
那么,“学狗叫”是不是狂犬病发的症状呢?只有被狗咬才会得狂犬病吗?面对这致死率100%的病又该如何预防呢?长说的狂犬病潜伏期到底是多久?
狂犬病真的那么可怕?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是一种人兽共患性疾病,病毒在犬、狼、猫等动物体内生存,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



狂犬病是目前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致死率几乎100%。只要出现症状,患者的生命一般会在5天左右结束。
只要被犬咬就会得狂犬病吗?
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家犬可以成为无症状携带者,换句话说,被这样的“健康”犬咬伤,是可能发生狂犬病的。
携带狂犬病毒的可不止狗狗


除了狗外,猫牛马等家畜以外,狼、狐、臭鼬、浣熊、蝙蝠等野生动物都是狂犬病的传染源。


狗狗:“明明那么多动物都会被传染,为什么非要叫狂“犬”病?狂猫病、狂牛病不行吗?”

禽类、鱼类、昆虫、龟、蛇等动物不会患病,不会传染
狂犬病潜伏期到底有多久?
被狗咬伤后,患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至4天,长至数年,多数在3个月以内,极少超过1年以上。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潜伏期最长记录是两个6年的病例。

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呈正比,与伤口深浅呈反比,而头面部咬伤的发病较早。同时,发病的时间也与清创不彻底、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
狂犬病发就会学狗叫吗?
事实上,狂犬病的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又称为“恐水症”。
并不像谣言中所说的学狗叫、狗爬,也没有主动咬人的典型症状。

狂犬病在临床上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和麻痹期三个阶段。

前驱期

狂犬病最初多表现为感冒样症状,如:低热、恶心、头痛、全身不适等,继而出现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痛等较敏感,并有喉咙紧缩感。

早期可出现伤口及其附近感觉异常,有麻、痒、痛及蚁走感等,持续时间为1~3日。
兴奋期

随着病情的加剧,病人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有大难临头的感觉,并出现恐水(恐水是狂犬病的特殊症状)、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本期持续1~3日。

麻痹期

常见于吸血蝙蝠咬伤者,此型约占狂犬病的2~20%。四肢出现麻痹,从下肢开始,逐渐发展至全身麻痹,多无吞咽困难和恐水等表现,也没有痉挛性发作,意识始终清楚,最后因衰竭而死亡。病程10~20天。

被宠物咬伤怎么处理?


正确处理伤口

被小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尽快对伤口进行处理,用20%的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局部应用活力碘和双氧水冲洗。
对于深部伤口,应用注射器插入伤口进行液体灌注、冲洗和消毒。如没有明显出血,一般不缝合包扎伤口。在处理伤口后,使用抗生素和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接种狂犬病疫苗

人一旦被咬伤,疫苗注射至关重要,严重者还需注射狂犬病血清。

主动免疫

被动物咬伤者0天(第1天,当天)、3天(第4天,以下类推)、7天、14天、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针,共5针。



被动免疫 

创伤深广、严重或发生在头、面、颈、手等处,同时咬人动物确有患狂犬病的可能性,则应立即注射狂犬病血清。

至于得了狂犬病就会学狗叫的说法是错误的,我们既要重视狗咬伤的危害,又不可过度渲染狗咬伤的危险。

被动物咬伤后,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方法。只有科学地预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致死率100%的狂犬病必须警惕
但也不可因此盲目跟风以讹传讹
如果你喜欢小动物,又怕狂犬病
又舍不得花钱给狗狗猫猫打疫苗,那怎么办呢?


我给您出个高招,养兔子吧。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啮齿动物极少会感染狂犬病。在美国,统计显示还没有啮齿类动物传染人类狂犬病的病例。
更多趣味科普:

用智慧的大脑,为宁波争光 | 乐享科学,全民行动

免费报名|中国的中医有多牛,你值得了解一下

辟谣 | 关于所谓的“新”交规,别被断章取义忽悠啦

新年科普 | 过年喝酒的同志们注意了!

加多宝看了要沉默,和其正听了要流泪!

趣科普 | 恭喜你将看到只有1%人知道的动物冷知识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参考自互联网及其它公众平台,由本平台整理发布,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内容来源:科普中国,瞭望智库,网络


    关注 宁波科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