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上海小吃,外地人听到名字都害怕!可它却是一道名小吃!

 



“包脚布”这三个字对于现在的小年轻来说,
可能乍一听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是对于老上海人来说却是一种独特的、
属于回忆的滋味。
是的,
今天要说的这个小吃,叫包脚布

初次听到包脚布的外地人一定会纳闷,
什么,包脚布能吃?
这还真是听起来很有“味道”的一个小吃
但是这包脚布可不是意义上理解的
懒婆娘的裹脚布,
而是上海的一道名小吃,
在八十年代,
上海最受欢迎的早点排行榜中,它排行第六!
“包脚布”鉴于“脚”似乎难登大雅之堂,
所以取谐音“角”,
但很多人仍喜欢称为“包脚布”。
要说为什么叫包脚布,
上海人喜欢取形来为食物命名由来已久。
“老虎脚爪”取形,
其实是形如虎爪的甜烘饼罢了。
天津来的脆麻花,上海人叫“绞链棒”。
名称虽不太好听,味道却非常地道。
最早的包脚布是明清时期在戏园子外面卖的,
饼皮只有指甲盖那么薄,
配着亮红的辣椒,青翠的小葱,
嫩黄的鸡蛋和热油条,
包起来象旧时的铅笔盒一样,
是上海街头的经典小吃,
也是当时女眷散戏后的宵夜标配。
19世纪60年代,上海租界“华洋杂处”,
洋人的三明治受到追捧,
然而价格昂贵,
聪明的国人就将火腿、生菜等以面皮包裹,
加以中西酱料,
成为了“十里洋场”最受欢迎的小吃。
好吃的包脚布摊子,
一定是挨着油条摊头的。
为的是那刚刚出锅的油条,
“懂经”的吃客一定明白,油条包在饼里,
一口咬下去,酥脆可口。
顿时油条香菜在舌尖爆炸口感不要太棒喔!
说到包脚布的制作过程,
在郑健老师的《包脚布和小馄饨》一文中,
他特地“掐码表”算了算产出一副包脚布的时长
↓↓
做一只“包脚布”,摊主的手要挥动多少下?劳动强度如何?或曰这样的舞蹈一分钟多少拍?

一样“掐码表”,中间也就不让自己闲着了,顺便也数了一数,答案是80(±1)下。其中撩面糊做饼坯动作最多,至少须32下;拿蛋敲蛋塗蛋9下;铲饼须19下;拿放香菜榨菜各2下;拿放巧果算2下,覆1下,涂酱7下,卷2下,切1下,折1下,送放入袋算2下。大抵如此。

如果有十几个人排队,连续十几个每分钟80下,劳动强度还是不小的。至少我会手酸。
几十年过去了,
“四大金刚”仍然是上海人的心头好,
而包脚布却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是不是很怀念呢?
现在,我们自己在家也能做哦~
一起来看吧
↓↓
家庭版包脚布
原料:

鸡蛋、面粉、甜面酱、油条、香肠、榨菜、香葱

做法:

1.适量面粉加水调匀备用

2.将平底锅烧热,涂一层薄薄的油

3.在平底锅中倒入适量面液摊匀,稍等1-2分钟

4.放入鸡蛋摊匀,再稍等2分钟后翻面

5.将甜面酱在面饼上涂匀

6.加上油条、适量的榨菜、香肠(或者自己喜欢的蔬菜)

7.2-3分钟后,撒香葱,并将面饼卷起、出锅
简单美味的包脚布,你学会了吗?


    关注 上海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