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歌声》入围“2017年度中国好书”,中原歌谣将唱响央视舞台

 

读好书...

海燕读书

点击关注与你共同成长
第二十三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在中宣部直接指导下,中央电视台与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联合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好书”入围名单,海燕出版社的《花儿与歌声》榜上有名。这是该书继荣获中宣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之后又一殊荣。

在4月23日晚八点央视一套的颁奖盛典上,我们有望一睹著名作家孟宪明的风采,听他讲述创作《花儿与歌声》背后的故事,听他和孩子们一起吟唱那首在中原大地上代代流传的“月亮谣”……
“2017年度中国好书”颁奖盛典将于4月23日晚八点在央视一套播出,敬请收看。

近日,孟宪明接受了《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的采访——
孟宪明:让内容与形式更有内涵
张君成
孟宪明



儿童文学是向善的,我希望孩子读完之后能够感受到力量,我想告诉小读者困难随处都有,但是希望也随处都在。
《花儿与歌声》作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特点十分鲜明,首先它是儿童文学里少见的现实主义题材,聚焦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作者敏锐地注意到这个群体,充满民俗特色的笔触并不回避问题,但采用的是正面表达,挖掘儿童身上的光明与美好,充满对生命的尊重。此外写作形式也尤为新颖,24首乡间歌谣与24种野草将图书的每个章节串联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动人的乡村乐章。

儿童文学是向善的

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品很期待现实题材,《花儿与歌声》的作者孟宪明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儿童文学作家应直面孩子们面临的真正问题,不让儿童文学作品的写作流于表面。”

在当前的城镇化发展中,孟宪明发现乡村儿童这一庞大的群体在变迁中所面临的问题。出身乡村并曾从事教育事业的他意识到,这种情况需要让社会上更多人意识到。所以他拿起了笔,让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当代乡村校园故事跃然纸上。

《花儿与歌声》通过对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和留守儿童学校生活的描写,借助大量中原民俗文化的普及传播,展现了乡村孩子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渴求。孟宪明告诉记者,这个故事写的是苦难的故事,但实际上讲述的是爱和尊严。“作家对于苦难的态度至关重要,在我看来不管生活多么贫困,人在精神人格上依然可以保证高贵。”

因此《花儿与歌声》的主人公们虽然经受着生活的磨砺,但是凭借自身乐观的性格和周围的殷切关怀,依旧快乐而充满希望地成长着,本质上是要给小读者带来爱与希望。

孟宪明给自己定下一个标准,那就是写出的作品一定要能给自己的女儿看。“儿童文学是向善的,我希望孩子读完之后能够感受到力量,我想告诉小读者困难随处都有,但是希望也随处都在。”

十年前开始构思

《花儿与歌声》的诞生其实并非一帆风顺,孟宪明表示这个故事的构思10年前就开始了,在2011年他就已经完成了小说《花儿与歌声》的初稿,然而他感觉没有达到自身的预期目标,因此坚持不肯出版。2016年,他又将30万字的原稿全部推倒,进行了重写和改写。

“不满意的原因在于这本书的形式感上没有完成,比如体现乡村孩子的坚忍不拔,仅仅是通过情节推动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为了这种形式,孟宪明几经思索,进行了突破式创作。首先,《花儿与歌声》每一章开头是由字和一种名不见经传的野草以及一句曲谱构成。字、花、曲共同完成了每一章节的编排,三合一的章节达成了一个更加丰盈的效果。细细品读,会发现花草与故事之间的某种关联。其次,小说实现了首尾照应。图书的开篇是一首“月亮走,我也走”的歌谣,把每个章节开头的曲谱放在一起,便是全书最后那首“月亮走,我也走”的曲谱。

“曲子是我自己谱的,我想用曲子固定歌谣情绪,里面蕴有面对苦难的态度。我相信文学的表达是多样的,我也希望通过这种创新让作品变得更为丰满与丰厚。”孟宪明说。
《花儿与歌声》
    作者:孟宪明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定价:48.00元
敬请收看4月23日晚八点

央视一套的“中国好书”颁奖盛典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海燕读书」,搜索「haiyanyuedu」即可关注。


    关注 海燕读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