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搞得好 这五家医院是怎么做到的?

 

关注健康界(cnhealthcare), 加入华语医疗第一智库。...

摘要
科研管理工作如何做?听一听管理专家如何说。


来源:健康界 作者:刘琦材

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高达600多字阐述一个主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内容涵盖3个方面: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

可以说,科技创新和科研管理正迎来如火如荼的新征程。作为中国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公立医院该怎样见机而作?有没有成功的管理经验可以借鉴?今天,小编推荐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二十强中的五家上榜医院,他们在科技创新管理方面各具特色,值得借鉴。

创新成果有量有质

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教育处副处长倪元峰介绍,这五家来自上海的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建设和科研项目数量方面都可圈可点。

学科建设。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向来以“头大、皮厚、手长、抗感染能力强”闻名,其中头大,指的是神经内外科;皮厚,指的是皮肤科;手长,指的是手外科;抗感染能力强,指的就是传染病科和抗生素研究所。“华山医院整个创新研究大多围绕着这些优势学科展开。”倪元峰介绍,去年,华山医院的一篇关于手外科的论文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收录,影响因子为72.406。

人才建设。“五家医院拥有的‘上海领军人才’数量最多。”倪元峰对这五家医院的人才工作表示肯定。在2017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还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项目数量。国内的科研机构每年会向国家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成功并立项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医院的科研创新实力。倪元峰介绍,整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数量就超过了600项,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立项数量为109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立项数量接近100项,而当年整个交通大学立项数为1011项。

创新环境得天独厚

上海这五家医院能取得这些创新成果,除自身努力外,还得益于上海市政府创造的环境。

倪元峰表示,为发挥科技创新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快实现健康上海2030的目标,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医院创新的措施。

首先是《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明确表示上海市将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与环境,鼓励科研人员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健全鼓励创新的分配激励机制;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可参照高校和科研院所享受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分配政策,转化收益用于人员奖励的部分不计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科技成果转化所得收益,研发团队所得不低于70%。

其次,上海还加大了对医院创新工作的统筹和监管,履行政府自己的职能。倪元峰表示,上海市确定了整个“十三五”期间医学创新的基本原则——坚持科技引领、坚持需求导向、坚持制度创新、坚持开放协同,并且制定了详尽的计划,让整个上海市的医疗卫生创新工作有了总目标。
再次,为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打破部门分割,提高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效益。上海市建立了“财政科技投入联动与统筹管理平台”,该平台将所有医学科研创新项目集中管理,能够避免重复投资、分散投资的问题,让整个上海市的医学创新研究能够有重点、有目标的开展下去。

创新需要大环境,但更重要的还是医院自身的思维和探索。上述医院到底是如何进行科技创新和科研管理的?更为详尽的解读答卷将于5月30日至6月1日在上海举行的“2018全国医院科研管理高峰论坛”上揭晓。

小编获悉,论坛组委会将邀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二十强医院的管理者集中分享,进行多个话题讨论,分别涉及科技投入、学术影响、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以及科研管理信息化和经费使用等管理热点。会后,组委会还将组织参会者分批次参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这五家医院的科研支撑平台,包括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所、成果转化平台等。让科研管理者们能够实地体验这些医院科研管理的独到之处,和管理大咖们相互交流管理经验。

据悉,本届论坛由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指导,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健康界传媒和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联合举办,会议地点为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报名参加2018全国医院科研管理高峰论坛,与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二十强医院面对面交流!


    关注 健康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