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自己称ES8“不及格”,蔚来汽车如何指望别人给它千亿估值?

 

李斌面临的考验不小。...





自辞去易车CEO、将摩拜卖给美团的那一刻起,李斌就将自己与蔚来汽车的命运下注在了一起。就像一个走钢丝的人,身后是“雷军第二”的声声期待,前路却是变幻莫测的曲径,脚底下还有万丈深渊。

眼下的蔚来汽车,在李斌的眼中“不够60分”,却仍在自我加压“年底前要实现1万台的交付量”。据称,蔚来汽车计划今年赴美IPO,据称其内部预期2021年蔚来汽车估值将达360亿美元。

一边是千亿估值的“风吹猪起”,一边却是正在遭遇的诸多争议问题,在一切未解之前,“走钢丝”的李斌和未来汽车无疑将始终背负“如何让蔚来扛起千亿估值”的追问。

“不及格”的蔚来面临多重考验

5月12日,刚从2018年北京车展赚足眼球的蔚来汽车,在位于北京通州的中汽联赛场邀请预定前1600名蔚来ES8准车主进行了一场试驾会。

蔚来汽车的官方APP“蔚来”集中登出了这些试驾车主的体验分享,微媒君注意到,多数人分享的除了与蔚来ES8的车身合影外,多数是对参加试驾会的一些流水账的记录,少见对于ES8本身性能和操控体验的点评。仅有的专业级车主的评论也多半是褒远多于贬低,即使挑刺也只是挑出其不疼不痒的“小毛病”。

倒是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评论一个车主的文章时写道:“(ES8)还不够60分,继续努力”。

尽管这种评价可能是李斌的谦虚之辞,但在外界看来,李斌和他的蔚来汽车当前的确面临着一系列考验,“不及格”可能并非虚言。

第一大考验:看不见尽头的“烧钱模式”

没有雄厚的资本做后盾,想造车无疑于痴人说梦;正因如此,这几年汽车业才上演了数轮造车新势力的融资大戏;截至当前,互联网造车圈已经完成了数额不小的融资,其总体规模已近千亿。
蔚来汽车通过数轮融资,虽然以超330亿元人民币的“圈钱”数额拔得头筹;但是,互联网造车的融资是无止境的;且不说蔚来汽车,即便是“新能源汽车盟主”特斯拉,尽管已经成功融资四五十亿美金造车,但直到现今仍在大幅亏损,且需要外部资金源源不断“输血”。

第二大考验:“百车大战”谁为赢家

当前,蔚来汽车面临的问题绝非只有“烧钱”这么简单;目前,国内互联网造车业,可谓“多路进击,强敌如林”。

数据显示:当前参与造车的互联网企业超过300家,而国内新兴的造车企业已逾60家;在科技部近期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涉及汽车独角兽的企业,在164席中占据8席。

而且,这类造车新势力与蔚来汽车类似,均具有BAT等“实力大佬”背景;面对未来出现的“百车大战”局面,就有业内人士预计,新能源汽车“洗牌时刻”即将到来,蔚来汽车能否“熬到天明”仍属未知。

第三大考验:到底是不是“攒车”

此外,市场有一种观点认为,小米能完成对国产手机业整合,这就意味着蔚来汽车可以以此“照猫画虎”击败旧公司;显然,这种观点是对于整个汽车行业的“误解”。

汽车业属于完全依靠供应链支撑的产业,一辆汽车的产业链其实很长;普通汽车的零件总数,即使不包括螺丝螺帽都有7000个以上;现今电动车与传统汽车类似,所须的底盘、电控等均掌握在几个国际核心企业手中。

尽管,第三方数据披露显示,蔚来汽车声称其电池PACK、电机、电控均由蔚来汽车控股公司生产,但即便美系特斯拉、日系丰田、本田、日产亦与松下合作研发车用电池技术,蔚来究竟掌握多少核心技术仍是未解之谜。

此外,当下的蔚来汽车其底盘、悬挂、四驱转向等配套,均掌握在麦格纳、博世、大陆等欧美汽车业巨头手中;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作为汽车界“新人”,一旦冲击传统车企利益时,如何保证持续获得上游供应链支持也是未知数?

第四大考验:遥遥无期的盈利日期

除此之外,一旦蔚来汽车上市或面临“越卖越亏”的境地;近日,有专业人士计算出,当蔚来汽车实现销售新车3万辆及营业收入114亿元的前提下,公司净利润预计亏损51亿元。

此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李斌此前曾数次公开声称“从融资到盈利肯定需要时间”并强调将传统建设4S店的各项费用和营销投入,花费在“用户体验上”。

但蔚来企业想实现通过卖车盈利,目前来看仍属遥遥无期;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投入新能源车行业多年的“行业盟主”特斯拉,至今仍未实现盈利。

数据显示,在2017年全年,特斯拉销售10.3万台新能源汽车,年亏损达亏损22亿美元,其最高未偿还债务达94亿美金;2018年一季度特斯拉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较去年同期增加近一倍,达到为7.85亿美元;特斯拉姑且如此,更别提初出茅庐的蔚来了。

第五大考验:电动汽车究竟有无必要性

从全球研发资金排行榜看,德国大众汽车排名第1,美国通用汽车排名11,德国戴姆勒汽车排名12,日本丰田排名13,福特排名15,全球诸多车企研发投入都在前50位。

因此,传统车企之所以不举进军电动汽车,根本原因是不想自己革命燃油车市场,更重要的是当前的电动汽车,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核心问题需要解决和克服;以至于,对于行业大趋势,目前仍属众说纷纭。

一旦电池技术成熟,不排除传统车企将迅速利用现有的资金实力、研发能力、设计能力、生产能力、服务能力以及稳定高品质的车辆生产实力,迅速铺开市场。

除此之外,从目前来看,随着传统燃油汽车通过车身轻量化、提高排放标准、扩大页岩油、页岩气等一系列手段,使得燃油汽车解决当下的一系列问题,并和电动车的优势对标亦成为可能。

那么,拥有百年历史的燃油车是否铁定走进历史?电池动力是否就一定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新能源汽车还有无存在的必有,显然这一切当下没人能下确切结论。
 


蔚来复制“小米模式”可能会遭遇“水土不服”

一直以来,国内众多互联网企业,均把小米“产品方法论”当作学习的榜样;特别是,随着小米手机风卷残云般的占领国内市场,小米创始人雷军的那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成为互联网人心中的经典。

回过头来看,小米手机成功的奥秘,无疑是多重因素合力促成的结果;“高昂的手机价格”、“繁复的操作系统”、“缓慢的系统更新”成为当时国产手机业存在的“痛点”。

雷军和小米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商机,通过优质的产品低廉的价格,并辅以及时的用户反馈和“粉丝口碑”,最终得以创造出基于小米手机所产生的互联网方法论。

当下,很多行业的创业者,均试图用小米创造的“互联网方法论”去试图改造传统制造业,似乎“小米模式”已成为传统产业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消费者其实永远只会为更好的体验买单,从这个角度来讲这就是我们或者以蔚来汽车为代表的所谓的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的一些思考的点”蔚蓝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这样解释,创造蔚来汽车的初衷。

亦如当年找到“风口”的小米手机,近些年来,以蔚来汽车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将电池驱动与无人驾驶等新兴技术,看作“风口”;将“用户体验”视为公司得以成功的关键,以期再度复制出小米的成功模式,来改造传统汽车产业运作模式。

作为同样具有互联网属性的蔚蓝汽车,真能再造一个“小米式的”成功吗?

“小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公司,将来会比苹果做得好。但是,小米可能是更加宽度,我们是更加深度。我们肯定不是要成为小米的”;尽管李斌在被外界质疑通“小米模式”打天下时,曾做过这样的辩解。

但是,外界仍普遍认为李斌从创办蔚蓝汽车,到引入雷军作为投资人,并对外一再宣称蔚来汽车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这一切的思路均指向,李斌在效仿早期的小米。

但是,与当年小米借助“互联网”做手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是;随着蔚来汽车项目的逐步推进,一连串攸关生死的难题,需要等待李斌一一面对,而这些考验是雷军创办小米之初不曾遇到的。

毋庸置疑的是,李斌和蔚蓝汽车将要面对的这一系列困境,是雷军此前创办小米之不曾遇到的。小米作为互联网企业涉足实业的成功代表,其最关键因素,首先得益于国民对于手机具有不可替代和持续不断的需求。

除此之外,国内发达的手机产业链和成熟的模式;小米可以不用投入巨资建厂,毫不费力的就可以从国内找到各种独立的配套企业,再辅助恰当的营销工作就算成功。

但是,汽车制造历史上原本就没有这种代工模式;汽车品牌背后传递出的实质,更多的则是基于历史、传承、制造而内化出的品牌价值,这些极具匠心精神的内涵,无疑与手机制造不可类比。


    关注 IT内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