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盲家庭到名校研究生,再到200万大号总编,我是这样做到的

 

寒门再难出贵子,真的没法打破吗?能!...

关注短篇集,做个有想法的人。
作者:魏春亮,短篇集原创
做了三年的短篇集,今天,短篇君要宣布个大消息,那就是我要开课了,关于新媒体运营

短篇集是我业余时间做的一个号,到现在为止,短篇集粉丝数已经突破20万,感谢你们三年来的不离不弃。



在此之前,提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寒门再难出贵子,真的没法打破吗?

我的答案是,能,但是需要强大的精神和罕见的自觉力,加上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拼搏,才能突破出身强加于自己的局限,走向更高的人生阶段!

我想讲讲自己的故事。

现在的我,是200万南京本地大号矩阵南京全接触的总编,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前《南都娱乐周刊》记者。曾经在半年的时间里,写出15篇十万+图文,且一半是非头条;《上海姑娘所逃离的,是我的父老乡亲每天赖以生存的日常》一文,在粉丝不到1000的情况下,100万阅读,赞赏2万元,被新浪网、凤凰网等各大平台转载。业余时间做自己的公众号,通过纯内容涨粉到20万,一年带给我几十万收入。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我的人生起点,可能比任何人都低。



1
从不识字的家庭到南大研究生
没有什么不可能
我出生在皖北一个200人不到的小村子,我们村极其偏僻,离通往县城的马路要走半个小时。家里穷得连馒头都吃不上。没有人想过靠读大学走出去,因为村里从来没有出过大学生,甚至从没有人读过高中。

具体到我的家庭就更加绝望了,爸妈不识字,我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大姐没读过书,二姐读到四年级不读了,只有我哥是初中毕业。从小到大,我没有从家里得到过任何学习上的帮助。

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想法,从小学时我就知道我不想重复父辈的生活,我必须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所以从读书第一天起,我就一直是一个非常拼命的学生。烧锅时我在背英语单词,晚饭后我拿着本书趁天黑之前赶紧多看几页。我妈跟我说的话都是你怎么不去看电视呢。在村里的其他同学回家看电视的时候,我在练字;当他们因为小学快毕业而放松学习时,我整天缠着哥哥让他从初中的图书馆借书给我看。我从不和他们比较,因为我知道我的竞争对象不是他们。

正是靠着这样的努力,我从邻村的小学,考到镇中心中学,再到县城的省重点高中。从刚进初中的第28名(我记得特别清楚),逆袭成第一次月考的年级第一,并且长期霸占着这个名次。中小学期间,我得的奖状贴了一整面墙。

那时候,我们村的人都叫我“大学生”。那语气里带着点酸酸的味道,有点看不起,又有点戏谑。没有人相信我能考上大学,甚至连我爸都经常跟我说别上学了,跟他一起出门打工,但是我从来没有听过!

2006年,我以县城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南京大学,终于成为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四年后,考上南大文学院的研究生,成为我们村第一个研究生。毕业后,进了我觉得全中国最好的报业集团——南方报业。再辗转回南京,成为南京全接触的总编。而就在这个月,没花父母一分钱,我在南京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套房子,马上就要交付!

哦,对了,高中时,我还获得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在颁奖典礼上听到主持人在一等奖名单里提到了我的考号,我甚至都没听到后面我的名字。全国7万多份稿件的投稿,一等奖只有区区五六十人,那里面居然有一个小村子里的毛小子。我有点蒙。

回首往事,有时候会觉得恍若隔世。一路走得有点惊险,有点艰难,但是我知道,你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千倍万倍的艰苦卓绝,才能换来和他人一样的机会。你必须努力,因为除了努力,你一无所有。


2
低质量的勤奋
不如高质量的学习
当我跟别人提及这段经历的时候,很多人觉得我聪明。但我知道不是,我在初中时就见过那种真正聪明的人,初一初二吊儿郎当,初三开始好好学习后,数学直接能考满分。我不过是从小就善于总结方法罢了,家里穷,请不起家教,所以只能逼自己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

所以读中学时,我就知道用逻辑把历史事件的意义串起来不遗漏知识点,知道用文言文的句式去记英语语法并熟练运用,知道从问题中的词语中猜出语文阅读理解里出题老师的意图然后给出你觉得鬼都猜不出的答案。

高二时开始写作时,我分析过安妮宝贝小说中的意象,研究过王小波行文中的逻辑,揣摩过韩寒和郭敬明的语言风格,也拆解过《红楼梦》和鲁迅的句子节奏。我开始有意识地去模仿,写过大量的习作。然后,再抛弃所有的套路,真正用自己的方式去写作。

就是在找工作的时候,我一样不会打无准备之战。我不断地去面试,即使是我不想去的快消品和房地产行业,也去刷个经验值。每次面试回来,总结面试的套路,以及自己和其他面试者的优点和不足。正是有这样的方法总结,在南方报业终面完刚下楼,我就跟同学打电话,说如果不出意外我就进了。要知道,当年全国2万多人投递简历,最后南都只招了20个记者,难度可想而知。在此之前,我没有在报社实习过一天。


3
有了方法
别人的成功你也可以复制

鸡汤文总是告诉我们,低质量的勤奋,不如高质量的努力。我觉得,所谓高质量的努力,就是不断地总结方法和经验,有了这个,面对新的事物时,你才能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就像我一开始做本地号的时候,也是什么都不懂。那时候三四个人负责三个号,每天要写七八篇文章,忙于每天必须完成的细碎工作,干了两个月就干不下去。还好后来BOSS阻止了我的辞职,我开始做数据分析,开始大量研究本地号的内容,周会上总结上一周选题和文章的得失。这样坚持了一年,我写出了十几篇十万+,总结了一整套关于做新媒体运营的方法。

到了现在全中国做本地号最大的有点牛旗下的南京全接触,因为招新媒体编辑不容易,我开始把我的方法复制过来,大规模培训自己的编辑。从选题到写作,从广告到排版,从搜索到采编,从形而下的方法到形而上的理念,一一开始教起。

比如,有的新入职的编辑,从来没有做过新媒体,我会教他去看一篇文章的数据,和同一位置的平均阅读量作对比,高于或持平才是一个选题值得去做的理由;写作的本质是说服读者,所以你得想清楚要说服读者什么,然后所有的文字围绕着这个点去写;而搜索决定了一个编辑甚至一个职场人在互联网时代所能达到的高度,当编辑知道了一些搜索技巧,原来用一小时才能搜到的信息,可以一分钟之内就搜到……

因为是培训自己的编辑,所以我从不玩花样,都是实实在在的实战方法。就是靠着这样的方法,我前前后后带过几十名编辑,有的入职一个月内就能写出十万+的深度文章,有的由理科男成长为我们账号的主编,而我们的广告,按照我的方法去写,常常拉爆店……



经常有人问我怎么做新媒体,我往往就一句话:遵循方法,放弃本能。但具体怎么做,一句话讲不清,所以我把自己实战用的方法,总结整理成15节课,用一整年的时间优化升级,从定位、选题、写作、起标题、搜索、广告几方面,层层通关。这个课程我在线下讲过好几次,每一次看到大家收获满满,我都很开心。



现在
这个课程终于要在线上开课啦!
15节零基础小白到新媒体老司机线上课
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
不玩虚的!
课程详情如下
























最近有一个话题非常火,叫做: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知乎上最高票的答案说:大概是因为懒。学习的苦需要主动去吃,生活的苦你躺着不动它就来了...

所以,如果想要少吃点生活的苦,那么久花点时间,去研究和学习一下方法。靠本能很舒服,学习方法很苦,但是本能会让你庸碌一辈子;而学习方法,会苦一阵子,但不会苦一辈子。
课程报名方式
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报名学习


    关注 短篇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