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00个美国故事】系列八:从美国小学教育说到critical thinking的培养

 

国内外教育方式的差异,也许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有一天,我去UIC听一场学术讲座,身边坐了一位美国教授,和蔼又亲切,很快我们就聊了起来。教授听说我是从中国来的,就很真诚地问我,“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在课堂上几乎都不发言呢?每次课堂上中国学生总是很害羞啊!”我听完,不禁莞尔,心里想着:教授,你要是到了中国的大学课堂,估计会发疯的,保证您什么互动和讨论都很难进行下去啊(还记得,老师一提问,就赶紧装作认真看书,或低头玩手指避开与老师目光任何接触的时候嘛?哼哼,我可是知道哒!)。

于是,我跟教授说,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中国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方式造成的,一是我们没有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随意发言的教学环境,甚至有些教师还会责罚这种行为;二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偏向于让孩子们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这个答案通常还是“唯一”的,这就造成了孩子们思维僵化且担心自己失误而不敢轻易发言了。就像有一个调侃国内外教育差异的段子说的,我们的历史考试,总爱考的是:__年__月__日,发生了波士顿倾茶事件?而国外的历史考试,则问的是: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总而言之,一是教育环境,二则是从小养成的思维习惯。

那么,在我慢慢接触了身边的这些大学教授和小学教师,辅导了韩卡卡小童鞋两个多月的小学一年级功课后,也开始对美国从小对他们孩子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我们先来看下美国小学生的一些课堂讨论问题:

1、你的朋友泰勒上学老师迟到,他想改变这个糟糕的情况,请你为他提些建议。你需要从泰勒那里获得哪些信息才能给他一个好建议?

2、两条街上各有一个超市,同一种面包在这两家超市的价格差1美金,请问你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才会决定去哪个超市买面包?

3、你打算去大峡谷旅行,但只能带一双鞋子、一条裤子、一件衬衣,你觉得带什么样的鞋子、裤子、衬衣比较合适?为什么?

好了,这些算是本文引导问题,你们会怎么回答呢?

话说回来,到底什么是批判性思维?网上的资料很丰富,甚至都已经有不少教大家怎么训练自己形成这种思维习惯的书籍了,我就不再画蛇添足。我今天不想引入理论定义,我想从国外小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来探讨一二。

在美国小学,老师引导孩子们学会Critical thinking能力是从教孩子学会提问开始的。上学的第一周,卡卡的英文老师就让我首先要教会卡卡几个Question words: What/Where/Who/When/Why/Which/How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6W1H”,这是老师强调要卡卡首先学会的单词,因为她说在学校里每天都要用到这些词。而下图则是美国小学中常用的引导提问的方式:

这张图告诉孩子,当别人告诉你什么事儿的时候,记得要问自己这六个关键问题:

WHO - 这是谁在说?你认识的人?名人?权威人士?想想看,是谁在说这句话重要吗?

WHAT - 他们说了什么?他们说的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想法?他们说的话有足够的根据吗?给出了所有的事实吗?是不是有所保留,有的话由于某些原因没说出来?

WHERE - 他们在哪里说的这些话?在公共场合,还是私底下?其他人有机会发表不同意见吗?

WHEN - 他们什么时候说的?是在事情发生前、发生中、还是发生后?

WHY -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说?他们对自己的观点解释得充分吗?他们是不是有意在美化或丑化一些人?

HOW - 他们是怎么说的?他们说的时候看上去开心吗?难过吗?生气吗?真心吗?仅仅是口头表达的,还是写成了文字?

你看,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在接收任何信息的时候,就已经会用这样的思考去处理这些信息,能不容易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吗? 而反过来,看看我们网络世界里那么多的“键盘侠”,那么多的“网络暴民”,不是轻易被左右,就是轻易盲从,要不就是轻易被煽动,这多少也是因为我们不能很好地对外界言论进行过滤和思考吧!

而且,国外的老师在各种教学场景下,都会努力引导孩子提问题。比如,
同样,这张图也是孩子们进行Critical thinking,学会提问。

What's happening?

鼓励孩子收集信息,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想好要问的问题;

Why is it important?

问问自己这为什么重要,你是否同意;

What don't I see?

你是否错过了一些重要信息;

How do I know?

问问自己,你的信息是从哪里得来的,自己的思考建构过程是如何组织的;

Who is saying it?

想一想说话的人的立场,他是否受到了什么影响?

What else, what if?

除了这种观点(说法),还有其他的看法和可能吗?

你看,这就是他们小学阶段的教育!教会孩子如何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去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反观国内的教育呢?背背背……感觉这个字贯穿了我的整个中小学阶段啊!(不过,毕竟我脱离中小学太多年,也许有偏颇。大家也可以留言看看,咱们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是否已经有所改变了?)

美国的小学还会把一些基本的思考模式做成poster贴在教室的墙上,鼓励孩子们把随时看到和想到的事情,通过这种思辨方式表达出来。







你在日常思考中,能轻易说出后面的because吗?

我听很多留学生说过,他们到国外留学后,最害怕做的作业就是写reading response(读后感)。通常每门课一开始,教授就会给出一张书单,都是与该门课程直接相关的书籍,而通常你要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就必须至少参加一次discussion,要会present你或你们小组的观点。而这对于美国学生来说,不过就是他们从小到大一直在进行的阅读习惯而已!!

卡卡在美国上一年级,他们每周都有阅读课程,不过不是大部头的书,而是每期一个主题页,学习动物习性、有机物的种类、生活中有趣的发明等,而每节阅读课后,都有类似的提问和讨论环节。而且,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要present了!!刚刚过去的两周,班上每一位同学都制作了poster,选择了自己想要介绍的主题,如吸血鬼、猫的种类、世界奇迹、火车构造等等,每天都能看见孩子们抱着自己的展板去给同学展示。



(因为卡卡刚去,英语不流利,还不能present,所以最后的海报展示环节,我们缺席了,这是网络上下载其他小学的图片。美国有专门卖小朋友做poster的展板,几乎所有小学生都人手一个。)

据美国某研究机构的总结,孩子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一:能回答问题,能说出同意或不同意,但不太能充分说出理由。在表达上,还不能书写完整句子;



阶段二:表达同意或不同意,也能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能用完整的句子进行书面或口头表达;



阶段三:在阶段二的基础上,不光给出理由,还能给出生活中具体的例子和证据,问出有意义的问题;



阶段四:在阶段三的基础上,能在各种场景中运用批判性思维。

那么,我们回到最初的引导问题,美国的老师们是如何引发思考的呢?

1、你的朋友泰勒上学老师迟到,他想改变这个糟糕的情况,请你为他提些建议。你需要从泰勒那里获得哪些信息才能给他一个好建议?

老师们会引导孩子们考虑:为什么泰勒经常迟到?让他迟到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有哪些是能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改进方案有哪些?

2、两条街上各有一个超市,同一种面包在这两家超市的价格差1美金,请问你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才会决定去哪个超市买面包?

孩子们会在引导下考虑:距离、时间、面包保质期、店铺的声誉、自己的个人偏好……

3、你打算去大峡谷旅行,但只能带一双鞋子、一条裤子、一件衬衣,你觉得带什么样的鞋子、裤子、衬衣比较合适?为什么?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会考虑大峡谷的气候条件、昼夜温差、地貌地形、是否要翻山越岭等复杂因素。说实话,这根本就是很多大企业群面时给出的测试题啊!

简言之,Critical thinking的思维习惯包含以下一些特征:

1、The inquiring mind - don't take everything at face value

有探究精神,不只看表面

2、Be open-minded - open to views other than their own

心态开放,不轻易否决和自己不同的观点

3、Circumspect - tentative in their beliefs until their is sufficient evidence to choose a more definite position

言行谨慎,不盲目自信,没有足够根据不轻易下结论

而表现在行为上,则是

1、Analyze - think deeply

2、Critique - evaluate

3、Ask questions and investigate - look for answers

4、Develop/Design - come up with an d revise new ways to solve different kinds of problems

(这么简单的英文就不再翻译了……)

所以,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让你动不动就批评或发牢骚,看到一切观点都只想要disagree,最根本还是让人们不要轻易下判断,不要轻易去judge一件事或一个人。所有的opinions只有在分析、评估、调查后,才能去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看法,不武断,不盲从。

最后,再给想出国留学的小伙伴们一个真诚的建议。

要知道,美国大学的教学方式通常有三种:交互式(师生互动对话,多向沟通);案例式(学生对现有案例进行观察和描述,课堂上深入归纳分析,并与其他案例进行比较);小组合作式(小组讨论、合作研究某一课题,小组展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贯穿整个学期)。无论哪一种教学方式,都比国内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课堂的互动,而这些与国内迥异的教学方式,就不可能让你像在国内课堂里一样只做一位旁观者(课题互动 -> 低头回避;案例讨论 -> 低头玩手机;小组合作 -> 永远只有学霸一个人在做)。

为了应对这种全然的变化,你现在就该开始学着Critical thinking了。

~~~~

我的100个美国故事系列一:【我的100个美国故事】初识美利坚

我的100个美国故事系列二:【我的100个美国故事】系列二:从遭遇的种族歧视说开去

我的100个美国故事系列三:【我的100个美国故事系列三】舌尖上的祖国 VS 快餐店里的美国

我的100个美国故事系列四:【我的100个美国故事】系列四:那条唐人街

我的100个美国故事系列五:【我的100个美国故事】系列五: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我的100个美国故事系列六:【我的100个美国故事】系列六:第一位美国朋友,第一次house party.

我的100个美国故事系列七:【我的100个美国故事】系列七:世界观,观世界。

PS:最近犯懒,都不想写字,我开始怀疑自己能否坚持写完100个故事了( ╯□╰ )……其实前天听到了一位参加过越南战争的老兵故事,也想写写看,但是还是懒啊懒啊懒啊~~~~


    关注 黄老师和她的小伙伴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