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游故宫的人注意了!养心殿4年后才能再见

 

2020年,游客不用再“隔窗观赏”养心殿。...









殿


始建:明嘉靖

分类:殿

区域:内廷西路



最近如果去故宫参观,你会发现,昔日热闹非凡的养心殿闭门谢客了,而再次对公众开放至少要到2020年。

爱看清宫剧的你,对养心殿肯定不陌生。


它为啥出镜率那么高?到底有多重要呢?

养心殿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位于紫禁城后部乾清宫西侧。故宫里的“殿”一般是皇帝居住和朝会的地方,是故宫内里等级最高的建筑。

         可是,从上图看,养心殿明明是个小户型,为啥皇帝愿意住这儿?
我们先看它的格局:厅堂、书房、寝室以及若干个小房间,这些小房间分别用来批阅奏折、密谈、休憩、礼佛,据说还有专门为帝后服务的御膳房。

可以看出,养心殿是个集生活办公餐饮于一身的多功能区,和大户型的殿宇相比,更适合晨起上朝的帝王。

另外,养心殿在位置上与雍正年间设立的军机处只有一墙之隔,方便皇帝与大臣们商讨军国大事。因此,自从雍正帝将它作为卧室和办公室,一直到溥仪出宫,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在养心殿,所以,它也是清朝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地。
故宫里这么多殿,怎么第一眼就分辨出养心殿?殿内挂着“中正仁和”匾的就是啦!
这可是雍正皇帝的御笔哦。意思是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这是他对自身行为的高要求。
养心殿分为前殿和后殿。前殿为办公区,后殿是就寝区。前殿最著名的是雍正皇帝批阅奏折、与大臣秘谈的“勤政亲贤”室、乾隆皇帝的读书处三希堂以及东暖阁两宫太后的“垂帘听政处”。


三希堂
后殿明间
东暖阁垂帘听政处
后殿有皇帝的寝宫,两侧各有五间耳房,东五间为皇后随居之处,西五间为贵妃等人居住。同治年间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时,慈安住在东侧的“体顺堂”,慈禧住在西侧的“燕禧堂”。寝宫两侧各设有围房十余间,房间矮小,陈设简单,是供妃嫔等人随侍时临时居住的地方。
后殿东暖阁皇帝的寝室


养心殿正在迎接一场大修。 到2020年,再见它时,肯定就不一样啦。
1
百余年来“体检”不勤

中国的土木建筑,尤其是皇家建筑,本来就需要“岁修”。但数量多、工艺精湛而复杂,让故宫古建的修缮任务格外繁重。再加上,专业维修队伍缺乏、资金使用制度等原因,更使日常维修成为一种奢望。

百余年来,养心殿区域内的建筑未进行过系统的修缮,只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进行过一次日常维护,更换了一些碎瓦和抱厦的雨水管,挖补了地面。
2
为何现在要大修?

●容量太小。每年养心殿要接待约500万观众,但可供参观的面积仅有1000平方米,最大瞬时承载量也只有541人,远低于参观旺季常常多于800人的滞留人数。不仅安全难以保证,参观体验也十分差。

●颜值太低。彩绘斑驳陆离,“养心殿”牌匾落满了尘埃;皇帝的文件柜用蓝色的布帘防尘,看起来陈旧不堪。就连东暖阁“垂帘听政”用的帘子,也已呈现灰褐色。更别提,瓦顶天沟开裂了,部分建筑墙体都出现了纵向裂缝。曾经的皇权威仪,竟有点颜面无存的落寞。
3
为啥要修这么久?

故宫掌门人单霁翔介绍:文献记载,明清两代有一套完整的修缮队,管设计的、采木的、采石的、监工的、验收的,除了样式雷,还有烧瓦件的“琉璃赵家”,管理下水道的“沟董家”,这可都是子孙相传的世职啊。

以前故宫的金砖来自苏州,城砖来自临清。木料来自西南诸省,吴三桂控制西南时才转向北方采取松柏木。光屋顶的瓦件就有很多讲究,但现在这些制作早已失传。

所以,养心殿的此次修缮还承担着培养各项专业梯队的任务,尤其是故宫古建筑传统的“八大作”,即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裱糊的匠师培养。一砖一瓦都这么讲究,怪不得要修这么久。
4
这么大工程,钱从哪儿来?

过去,中国的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全都由国家出资,但也并非皆大欢喜,毕竟一来政府无法大包大揽,二来用钱的条条框框也很多。近年来,故宫古建筑修缮工程市场化。

这次的“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尝试依靠社会的力量。目前,项目所需的2.2亿元资金已接近落实。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席陈启宗、画家崔如琢慷慨解囊。
5
目前进展如何?

目前,养心殿大殿的数据采集工作已经完成,其它各室的数据采集也接近尾声。闭门修缮期间,养心殿殿内的相关文物,包括雍正御笔的“中正仁和”匾在内的木器、铜器和玉器等将移到首都博物馆展出。

到2020年大修之后,游客将不用再“隔窗观赏”,养心殿可参观面积将超过60%。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6年05月09日 文化版,《北京日报》,故宫博物院等

图片来源: 《北京晨报》等

本期统筹:巩育华  孟思奇  徐精


    关注 一撇一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