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又快又准确诊断,这7项检查必不可少!

 

胸痛的相关检查...

点击上方“好医术心课堂” 可以订阅


临床上常见的胸痛种类很多,且有各种原因引起,如下图图一。所以对于致命性胸痛的鉴别与诊断,意义非常大。因为如果不及时的区分,并采取相应的治疗,会耽误最佳的抢救时间。对于诊流程,现在各个医院也相对成熟,如图二所示。

(图一  胸痛的分类和引起原因)
(图二  胸痛诊断流程)
对于胸痛的诊断流程和类别估计大家在临床中,了解的都比较多,但对于相关检查的总结相对较少。所以今天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胸痛的相关检查和临床意义。
胸痛临床常用检查及意义
1.心肌损伤标志物

传统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cTn、CK-MB、肌红蛋白等一系列反映心肌细胞坏死的生物分子。近年来,多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如缺血修饰蛋白、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等也逐渐应用于临床。

①肌红蛋白起病后2小时内升高,12小时内达高峰;24~48小时内恢复正常。②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起病3~4小时后升高,cTnI于11~24小时达高峰,7~10天降至正常,cTnT于24~48小时达高峰,10~14天降至正常。这些心肌结构蛋白含量的增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③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在起病后4小时内增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其增高的程度能较准确地反映梗死的范围。

对心肌坏死标志物的测定应进行综合评价。如肌红蛋白在AMI后出现最早,也十分敏感,但特异性不很强;cTnT和cTnI出现稍延迟,而特异性很高,在症状出现后6小时内测定为阴性则6小时后应再复查,其缺点是持续时间可长达10~14天,对在此期间出现胸痛,判断是否有新的梗死不利。CK-MB虽不如cTnT、cTnI敏感,但对早期(


    关注 好医术心课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