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古人眼中那类特别的孩子?

 

古代神童了解一下。...

六一虽过,童年却值得随时回味。

本期我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古代那些“神童”的故事。

看看这些儿童里,有没有和你相似的。
《道山清话》记载,

黄庭坚五岁能背五经,

但他还不满足,问老师道:

“大家都说六经,为什么我只学五经?”

老师告诉他,《春秋》不值得读。
黄庭坚却说:“这是什么话,

既然都是经了,有什么道理不学?”

于是十天之内就背下了《春秋》,

一字不落。
其实古代人所推崇的早慧儿童,

并不局限于读书这一方面。

关注儿童在读书上天赋,

是在唐代开设针对儿童的科举“童子科”之后。

在此之前的神童,

才能更加多样,更富有灵气。
《世说新语》中,

记录了不少来自儿童的聪颖之举。
比如在晋明帝司马绍几岁时,

父亲司马睿问他:
司马绍回答说:“太阳远。

只听说有人从长安来。

没听过有人从太阳来。”
第二天再问他这个问题,

他却说:“太阳近。

抬头能看到太阳,

却看不见长安。“
能从多个角度灵活思辨,

晋明帝可谓机智过人。
除了这样的慧语,

书中还有一些儿童展现出惊人的胆魄。
小的时候让梨的那位孔融,

长大后成为了文学家。

可是他因为得罪了曹操,

被收押入狱。
孔融被抓当日,家中人心惶惶。

两个孩子,一个九岁,一个八岁,

却还像平时那样玩游戏,

一点也没有害怕的样子。
当孔融向官兵打听孩子能否被赦免时,

两个孩子平静地说道:
言下之意是,

灭门之祸,无人能幸免。

不久之后,果然如他们所言。
几岁的孩子,

能够审时度势、镇定自若到如此,

真不愧是孔融的后代。
上面说的这些神童,

不论是擅长记忆还是胆识过人,

都还算是正常人类。
《夷坚志》里记了这样一件事。

说宋代青城县(今都江堰)一位县官,

家中幼子,某天突然直呼父亲的字,

并说自己是他读书时候的室友。

回忆起他们的交情,

一起读过的书,背过的经,

张口就来,丝毫不费劲。
当时负责教导这孩子的老师,

以《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矣”考验他,

让他论述。
未想他对答如流,

说得老儒生愕然失语。
这位小朋友显然在通灵方面有些天赋。

类似的,还有《聊斋志异》中的小二和素秋,

他们年纪虽小,

但却会一些撒豆成兵、点石成金的法术。
在有的小说中,

儿童担任了预知者和接引神使的角色。
比如《太平广记》引《广德神异录》,

说京城有两小二将钱币摊在地上玩,

把这游戏叫做“投胡”。

后来果然有很多士人投奔胡人的朝廷。
以及《晋书》记载,前赵国君刘曜,

在隐居管涔(cén)山期间,

有山神派来两童子献“神剑御”。
和前面的神童相比,

作为先知和神使的儿童,

已不再是一般儿童中的特异儿童。

更像是代表儿童整体,

充当了一种象征神秘力量的符号。

仿佛是个童子,就有点不寻常似的。
不过话说回来,

不论是被寄予经国大业的厚望,

还是被寄托原始的神秘信仰,

儿童对于人类而言,都是有特殊意义的。

作为其中的个体,

每个儿童,也都是特别的。
在本兽看来,

像麒麟这样从小就很可爱的,就很特别啊。

相信你也有你的特别方式,

看完这篇文章,

有没有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呢?


    关注 非人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