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高考!考场上做到这七点,多拿1分超1000人!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考场上做好这七点,“高考帮你加10分”绝非虚语...



怎样才能每天都收到这样的文章呢?

只需点标题下“今日教育考试”关注即可!

明天,2018年高考就将拉开大幕!
考生还应该注意什么?
一起来梳理一下
考场发挥还能争取到哪些分数


这话乍一看,是老生常谈。你会说:“什么呀!我们老师每天也这样说。我自己也知道,还用你瞎说。”且慢,当你将试卷答完以后,即认为自己的事做完了。但你却往往忽略了这时你的答卷仍在替代你与阅卷老师对话,阅卷老师看不到你是帅哥还是美眉,他对你除了答案内容正确与否外,就只能在卷面上留下粗浅的印象,所以卷面就是你的脸面。

高考阅卷时,正是我国一年中无论南北都最热的时节。各省采取的阅卷方式大都是流水作业,也就是说在一周的时间内,一位阅卷老师每天翻来倒去地阅同样的一道题 (这是保证公平与客观尺度最有效的方法)。这对阅卷老师而言,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一种煎熬与折磨,其痛苦一点也不亚于答卷的考生。尽管阅卷老师怀着对考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做这项工作,可是当一位老师在炎炎酷热、精疲身累中打开一份试卷,看到满篇涂抹、龙飞凤舞而几不能识的文字时,如果是你,能有好心情,能判高分吗?

明白了卷面整洁的重要性,我们再来看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怕时间不够,急于答卷,故下笔如飞;一种是平日积习已成,潦草惯了,想改也改不过来。从字面看,属于答卷不洁的情形大致有这么几类:

1.或字大如斗,刺眼欲飞 (男生居多);或字如小米,模糊不清 (女生常见)。

2.或旁行斜上, “一行白鹭上青天”;或直线向下,“飞流直下三千尺”。

3.或疏朗得一字不见一字;或拥挤得一字摞着一字。

4.或涂抹得面目全非,看不清到底写的是什么;或到处勾打着箭头,如四至八道地理图。

无论文科考生还是理科考生,这样的卷子都很难得高分。

在此,我给大家的书写建议是:

用一般的书写速度,写字时可稍用连笔,但必须让阅卷老师很清晰地认出你的每一个字,绝对不可将一个笔画很多的字,用一笔将它画完,像怀素的 “狂草”,这是最忌讳的。

另外,字体的大小要以所答内容的多少来定。写字时,行距要平直并有间隙,清晰而成行,不要上行与下行掺和在一起。卷面尽量不要涂抹,即需涂抹时,在文字中间轻轻划一道横线即可,而不是随便勾上两笔,或者抹几个圆蛋蛋、打两个大叉叉,触目惊心!

此外,在平时要尽量用没有线格的白纸来练习写字的行距与字间距离,基本做到横直竖齐。做到这点其实并不难,只是现在的学生条件优越,平常写字用的都是有格子的笔记本,一到考试就写得歪歪扭扭。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的考生,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



如果说卷面是否整洁是你的脸面,那么错别字就像你脸上的疮疤。一份试卷中有一两个错别字,就像青春阳光的脸上长了两颗 “美丽痘”,极为正常。而如果你的试卷中到处都是错别字,则像满睑长了恶疮,处处都是脓包。你也可以想象阅卷老师看到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因此,满篇错字,就成了考生应当忌讳的第二大项。

一般而言,错别字的出现有如下几类:

1.生僻字。有些同学为了显示自己有水平,常用一些生僻字词,以示博学,结果弄巧成拙。

2.无意中出现的错别字。这在于平时的积累,如果平时就错别字满篇,考试时当然会错。

3.由于紧张或疏忽造成的错别字。有些同学,一场考试自始至终都高度紧张,脑子里一片空白,平日熟悉的字词在考场上就是想不起来,只好临时乱写聊以搪塞。

4.繁简混用造成的错别字。很多同学在考卷中也写繁体字,这不应算错,但最常见的是一个字中繁简混用,这种 “半简半繁”字,当然是错字。

5.最常见也最为不可原谅的,是许多考生平时记笔记或写字时自造的 “速写体”,比如将 “问题”“国家”等词用一种只有自己认识的符号表示,阅卷老师当然就当错字对待了。

6.在选择答案时,对一些拿不准的答案故意写模糊字。例如标准答案可能是 “B”,也可能是 “D”,有的考生就写一个像 “D”的符号,再在中间轻轻地划一横线,让阅卷老师去猜,那么我可以告诉你,阅卷老师是不会上这个当的。

7.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书写外国国名、地名、人名及少数民族人名时,尽管评分标准规定写同音字不算错,如 “克伦威尔”可译写成 “可伦威而”,但如果将 “马可波罗”写成 “妈可波罗”,则会产生滑稽可笑的荒诞效果。



另外,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也非常重要,大部分考生都忽略了此点,或一 “逗”到底,或一 “点”到底,没有其他的标点符号出现,这也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考生在答卷时,上述现象除了平日习惯写错的字无法一时改变过来外,其他多可避免。生僻字最好不用,因为没有这个必要;考场上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紧张;外国地名、人名等最好仍用课本里的习惯写法,最为稳妥,即便想不起来,也要用中性稳妥的字词;要注意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至于你的 “独创字”,你脑子里要有一根弦,可千万不要使用!



如今的高考中,很少有白卷考生,但 “开天窗”者却大有人在。也就是说,很多考生知道对选择填空等题尽量写一个答案去碰运气,但对问答题及论述题等拿大分的题,却经常因没有时间或不知答案而付诸空白,这是考生在答卷时应该忌讳的第三大问题。

同学们可能要问: “既然不知道答案,当然应空白处置。”答曰: “否!否!”考试是考生与考题、自己和阅卷老师心与智的较量,你必须想法赢得阅卷老师对你最大的同情与好感。大家都知道体育比赛最讲公平,所有规则都几乎无懈可击。然而,在许多球类比赛中还是有 “擦边球”这样的说法,甚至在足球比赛中还有所谓的 “合理冲撞”规则。高考即如同比赛,要尽可能地在考场规则与参考答案允许的范围内,用一切手段得分 (当然不是让你抄夹带或其他形式的作弊),每一分都要竭力争取,不可轻易放弃。

有的同学也深知 “补白”之法,在试卷中不留空白,但所补乃荒唐乱写,甚至有些刺眼的字句,这样会取得反效果。因此 “补白”亦要得法,应对之策,就是前面所述的打 “擦边球”。

举一个例子:文科考试各科都有材料分析题,很多时候答案的信息就在材料中。有的同学也不想空白,就将原材料抄一段上去,此大谬也,不能得分。但如果你将材料进行一番组织,或者将材料中的话稍加改变,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尽管所答与正确答案相去甚远,但老师看了,也会给你一两分,因为你毕竟用了脑子思考和处理材料了。

其他题型也是如此,只要你能 “擦边”就能得分。但 “擦边”的意思,一是说你得与标准答案多少挂点钩才行,如果问的是鲁迅的散文你答的是巴金的小说,那写再多也没用;二是不可荒唐乱写。正如体育比赛一样,你做出规则允许之内的小动作是可以的,但出格了就会被裁判逮个正着,黄牌甚至红牌都有可能出示给你,所以此法最高妙也最危险,一定要谨慎运用。



在考前,老师一般都会嘱咐考生说:“要尽量多写。”因此,有的考生将整个卷面写得密密麻麻,甚至将抬头及页尾也写满,有的正面写不下,还写在了背面,用各种箭头标明自己的答案在哪里,更有甚者违反规定另加纸答题 (这种情况算违纪不能得分),弄得阅卷老师根本找不到哪里是头哪里是尾,或者弄不清哪些是哪道题的答案。

现在电脑阅卷,每道题被切割成单独的一份文档,如果答错位置根本找不到答案。这些做法实为大误,不仅不能得高分,反而画蛇添足。原因有二:

1.高考答案都被总结为一条条精简的得分点,无论简答题还是论述题都一样。阅卷老师在阅卷时不是一字一句地抠着读,那样可能一天只能阅十来份卷子。阅卷老师基本上都是快速地找到你的答案的得分点在哪里和正确与否,而不是依据你写的量的多少来给分。答案写得太多,只会将你的得分点句子埋没在众多无用的废话里,找都找不出来。

2.高考试卷是经过科学设计的,一题与一题之间的空白距离足够你写完所答的内容。一般而言,能将空白距离的百分之七八十用适当大小的字写满,就已经足够了。因此,多写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徒增阅卷老师的烦躁厌恶而已。至于作文,如果写太多了,不仅不能多得分,还要被扣分。

所以考生在答卷时应该有的放矢,切忌漫无标准,胡拉乱扯。我在这里讲宜 “适中”,是指你答题的量要适可而止。

有的考生逮着一道题就使劲儿“灌水”,这种缠斗之法最不可取。所谓 “稳妥”是指具体内容要稳重妥当。比如写作高考作文,十几二十年前曾经流行写美文,也就是说你只要多背一些名言警句,多用一些排比抒情的句子,阅卷老师就会给你一个满意的分数。但现在却绝对不行。因为一方面阅卷老师水平不一样,另一方面时代也不同了。现在社会上文风浮泛,人们对此深恶痛绝。因此,如果你还是空穴来风、套话连篇, “为赋新词强说愁”,皆不可取,因为无论是学科知识还是社会经验,阅卷老师都远比你丰富,“关公面前耍大刀”,你不吃亏谁吃亏?反之,如果写一些真切的感受、道地的分析、精练的语句,则很有可能会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考生在答卷时都试图博得阅卷老师的同情,这本无可厚非,但许多考生却不得其法,用最直接、最愚笨、最露骨的语言去博取同情,结果反而招致阅卷老师的反感。

这种求情方式,也可归纳为两种:

一种是变相求情。例如在前几年的高考作文中,有的考生不惜将自己的父母写成残疾人,甚至写自己父母双亡,试图用一幅凄惨景象以博得老师的同情。这种骗局被揭穿以后,现在的考生虽已不大用了,但又换了一些方式,比如讲在家庭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自己如何努力求学;或者说自己对上大学是多么多么的渴望等等。

另一种是用赤裸裸的语言来求得同情。比如在卷面后写:“老师,我已经参加了四年高考,今年是我最后一次机会,请高抬贵手!”“老师,我大病初愈,坚持参加考试,答案不理想,请您手下留情!” “老师,我昨晚失眠了,现在头脑不清,答得不好,请您谅解。”……这其实是最愚蠢荒唐的求情方式。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样写不但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同情,反而本来想给你一两分的,最后也不给了。

实际上,阅卷老师在评卷时会有意无意地在你的试卷中尽可能地替你找得分点,没有一位老师会故意压分,尤其是经历过 “黑色六月”的过来人,更是以宽容呵护的心态评卷的。因此,你大可不必说这些既不严肃又起反作用的废话。你应该以实力服人,让阅卷老师不能不给你找出高分,这才是获得高分的先决条件。



考生抱有侥幸心理,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正常的,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考题是自己熟悉的内容以取得高分。但也有些考生会采取一些不正常手段,甚至违反考场规定,以图取得高分。这种情形反映在试卷上,最常见的手段就是:

1.用色彩各异的字迹做标记。比如一会儿用钢笔,一会儿用圆珠笔,一会儿用铅笔 (这是考试规则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2.直接打记号。比如在试卷首页、尾页或某一题的开头、结尾等处写某一个字词。

3.故意将自己的准考证号或姓名写在密封线外以便识别。



那么,我要告诉你的是,在评卷中发现这些现象时,阅卷老师会将你的试卷作为问题卷子交上去,如果情节严重,你的卷子会被当作作弊卷处理。一份卷子的评阅,要经过十数人数道关口的评阅与反复核检才能最终完成并确认,想通过阅卷老师帮忙加分,真是 “难于上青天”,你压根儿就别想。老老实实凭实力拼搏,才是唯一的正途。



此点不关答卷内容,但却关乎估分与填报志愿,所以也重要至极。关于高考志愿的填报,多年来人们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就是,到底是考前填报志愿好,还是成绩出来后再填报志愿好。其实两者很难说清楚哪种更好。如果是考前填志愿,就涉及如何正确估分的问题。依据众多过来人的经验,我在此提出一些估分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考试期间,一科考毕,立即转往下科的应考,不要急于核对答案,因为知道答对与否对当年的高考已经毫无意义 (当然从求知的角度讲是另一回事),如果知道自己答错的题较多,反而会影响下一科考试的情绪,有百弊而无一利。

考生家长也应该明白这点,不要在孩子考完一科后就急不可耐地问 “考得怎么样”“对的多还是错的多”“怎么又发挥失常了”之类的问题。等所有考试结束后,考生可以买一份参考答案,先不要急着看答案,而是认真地按自己的答法再将各科试题做一遍,要尽量完全等同于考试时的答案,凭高三学生惊人的记忆能力,这应该不成问题。等答完后再对标准答案,自己给自己打分。如果公心对待,一般而言,总分误差可能只在10分上下,应得分数比你的估分只高不低。数学、物理等的成绩基本与最后的分数相当,甚至完全相同。最难估分的是语文与文综等科,其他科的误差不会太大。

要注意克服两种弊端:一是过于自信,估分过高,有些同学总觉得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差不多甚至更好,这样当然就会高估;一是过于自卑,怀疑一切,怎么都觉得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去甚远,这又会把分估得过低。有这两种心理的同学,最好在估的分出来后,减去或加上20分左右,才是比较客观的估分。

总之,高考仍然是目前最理想最合理的考试与录取形式,因此,考生在高考时一定要严肃对待自己的试卷。如果能尽量克服上述答卷忌讳,真正掌握上述答卷之法,那么 “高考帮你加10分”就绝非虚语,而是实实在在的 “利市”!

做题先易后难是真理
苏晓迪(复旦大学)


做试卷先易后难是考场真理。不管大小考试,不管哪一门,遇到不会做的题,跳过去,回头再想,要做到真正不影响考试时的情绪,尽量集中精力想眼前的题。

我们一定要调节好自己的考试情绪,让自己时刻处于亢奋状态,这样就会发挥出自己的高水平来。

遇事都往好处想
单博(中国人民大学)


如果比较重要的考试前一天没睡好,但我一起床就对自己说“昨天睡得很好”,有了积极的心理暗示,一天顺利挺过来了。

看大题时,先不想该怎么做,只是看它如何表述,甚至跟自己说“这题我会做”,让自己有一个平和的心态答题。

语文是弱项,高考时相对考得最不好,但因为心态保持得很好,考过了就不再去想,并没影响后来几门发挥。

在考试时,要相信自己的水平,相信自己已经复习的很好了,没有什么不会的了。就是有不会的,也是别人不会的了,这题我都不会,谁还会呢?即使是弱科,我们也要知足常乐,我只要把会做的都做上把给的的分数都得到了,我就很好了。

别看他人做题的速度
邓玮(浙江大学)


考第一门语文时,自己很紧张,试卷发下来都不敢看。于是闭上眼睛,想象一幅很平静的画面:“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再睁开眼时心情好了许多。将试卷浏览了一遍,跟自己说了声“很简单”。

考场上不要左顾右盼,观察别人做题的进度,万一人家比自己快,会给自己压力。到考场遇到认识的老师、同学,建议主动打个招呼。

即使是不认识的老师,也可问候一声“老师好”,一般老师都会像老朋友似地回以微笑,这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

这一些方法和措施都是和好的调节考试心态与考试情绪的,有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在平稳的平稳或是心情高兴的时候,智商最高,最容易发挥出自己的高水平来。

所以我们要时刻调节自己的心态与心情。毕竟学习和考试也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保持平常心
林洁婕(北京大学)


一直是弱项的数学,高考考出了144分的高分;而一直认为是强项的语文考得“很不好”。

这是因为考数学时有一颗平常心,反正是弱项,不会做很正常,一点也不慌,做一题是一题。而做语文时,患得患失,结果没发挥出应有水平。

另外,建议做大型综合题适当慢些,争取一次做对,这种题目如发现错误,再去修改很耗时。

考前看相关资料转换思维
马钦(武汉大学)


考英语前最好看看复习资料,并不是要记住什么知识点,而是让大脑提前进入状态,因为一进考场就要考听力,如果大脑还沉浸在汉语的思维方式中,可能影响发挥。

去年数学试卷很难,自己考得很不理想,出考场时心情很糟糕,这时想起老师的建议:大声朗读下一门科目的课本,强迫自己进入状态,效果不错。

适度的紧张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重视考试,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要不然就会把考试当做平时蛮不在乎,也不利于考试的发挥。

往往大型的考试都有紧张感,要学会适度调节。例如,很同学聊一聊天,说说话放松一下,或是通过大声的朗读,可以使自己进入到考试的状态及环境、语境中去,利于考试的发挥。

作文从试卷中找灵感
陈维维(武汉大学)


考语文时,先看作文题目和要求,再做前面的试题。因为试卷里会出现一些好句子和文章,也许会给写作文一点思路和灵感。

数学考了140分,心得在于“不要寄希望于检查,尽可能做一题对一题”。有些人做题不仔细,总想着过后还要检查,这不好。

一定要注意能够一次做对的题目,不要指望第二次,更不能寄希望于最后的检查。因为第一次做不对,第二次会形成思维定势,到最后你的大脑由于高速运转已经精疲力尽了,再分析问题就不如开始时清醒。在这种状态下是容易考虑不全而出错的。

答题遇困难要镇静
秦闻笛(华中科技大学)


考理综时遇到很大麻烦。本习惯给三科分配时间,时间一到就算没做完也要做下一科。可打头阵的物理出师不利,没在规定时间里完成,接下来化学连续两题做不出,心里就开始打鼓,完全没心情继续。

当时放下笔对自己说,“一定要平静下来,一定可以完成试卷的”,结果慢慢平静下来,题目果然做得顺了,回头去做那两道不会的题,也一下做出来了。考场上不论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保持镇静!

在发卷后的5分钟里,要先浏览一下第二卷的试卷结构和试题的分布、难易程度等等,初步制定出本试卷的答题计划和打题顺序。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要合理安排,镇定自若的去答题,不会的先放一放,最后再做。心态最关键。

选择题做完就填答题卡
王妮丽(华中农业大学)


为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每门一做完选择题就填答题卡。这时填答题卡心态较平静,不会因为担心时间不够而出现涂写错位的情况。

做完试题就填涂答题卡,这样可以避免在最后时间较紧的情况下因匆忙而图错、涂串或是没有涂完而造成终生遗憾。

尤其是英语选择题较多,涂完全部大答案需要10-20分钟,所以我做完就涂卡,分数就已经得到了,这时候的心情比较愉快,以利于下面试题的解答。

时间分配不要“头重脚轻”
郭荣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理综平时不是很擅长,高考时格外谨慎。前面每个选择题6分,由于担心失分,花了很多时间,导致留给后面大题的时间不足,匆忙中完成答卷。

考试时间要合理分配,不要“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题目争取一遍做对,不要寄很大希望于检查,因为时间不会很充裕。面对特别难的题,要勇于放弃。

看着眼熟的题更要留心
闫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考文综遇到一个与平时题目“相同”的题,不假思索就写上了答案。考后才发现,它们之间“形似而神异”,结果大相径庭。

见到熟悉的题不要盲目高兴,高考一般不会出现原题,要注意细小变化产生的重大差异。

不求每题都做,但求做一题对一题
胡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数学是弱项,高考还是考了119分,这得益于正确的答题策略:不一定把所有题做完,把能拿的分数全部拿到就是成功。

数学大题按步骤给分,千万不要无所作为,一定要把知道的全写出来,哪怕只是解题思路,甚至一条辅助线都会得分。

“不怕大题不得分,就怕题题都失分”,在高考这样的大考中,试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且有一部分试题的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我们不一定把所有的试题都做完,只要求能够把我们做的全做对就可以得到高分。

薄弱环节放最后
刘康(华中科技大学)


考理综时,原本物理排在最前面,但自己将物理大题放在最后做,这是为了尽可能拿到最多的分。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很明智,因为物理4道大题全没做对。

如果一开始就在这些题上花时间,可能后面化学和生物能拿的分,会因时间关系丢掉了。建议考生把薄弱环节放在最后,尽可能抓牢强项的分。

懂得放弃
李玲(华中师范大学)


高考时数学很难,做最后3道题时,感觉都有些难度,但根据以前做试卷的经验,总觉得至少应该做出一两道,于是拼命逼着自己做,谁知道一题都没做出来,还浪费了大量做小题的时间。

实在找不到思路,该放弃就放弃,不要贪心,觉得分数太高不舍得放,让难题把你订到了铁板上无法离开,这样只能浪费事件和精力,最后总空空如也。

‍弱项考题不放弃
王碧(武汉大学)


高考时,有一道化学题感觉有点难,根本没想就直接放弃了。因为想到化学是自己的弱项,当时认定自己做不出来。

可考完仔细一想,发现那道所谓难题其实很简单,只要再稍加思考就能做出来。

如果弱项考题如一开始做不出,可在题前做下记号,检查时再思考,不到最后交卷不要放弃。

在其他题目都做完的情况下,你的心情很轻松,没有了刚刚开始的紧张感,思维也比较开阔了,所谓的难题的解题思路可能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检查时别轻易改答案
刘俊翔(华中科技大学)


对自己的高考英语成绩比较满意,但要不是检查时把好几个原本答对的题目改错了,成绩会更好。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没有绝对把握不要改答案。

在考试的时候,由于考试不但是知识的考察,还是对心理和体力的检验。

在刚开始考试的时候,我们的精力很充沛,头脑很清醒,问题的分析和反应也较快、准确度也高;而到题目都做完了回来检查的时候,由于体力已耗大半,脑子有点累了,这个时候做题的效率和准确度急剧下降,所以这个时候检查出的错误没有绝度的把握,轻易别改,否则就要后悔的。

要让自己睡好觉
熊梦(华中科技大学)


因为紧张,高考期间没睡着觉。高考第一天,完全靠亢奋情绪挺过去。但第二天实在坚持不住了,最后一门理综考试时犯困,注意力完全不能集中。

高考期间如果实在没睡好,进考场时,可适当准备一些提神的东西,如咖啡或茶。

有时也要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在心里说,“没问题的,我一定能发挥好”,就很平静地去考试了。

答题不要老看表
杨君(华中科技大学)


为更好地掌握答题时间,很多考生都会带表进考场。建议做试卷时,不要老看表,特别在遇到棘手的题目时,看表会给自己制造紧张情绪。

一般监考老师会在考试结束前一刻钟提醒考生,所以没必要太在乎时间。

少注意监考老师
王法(华中师范大学)


有些同学因为考试紧张,可能会有意无意看看监考老师。建议心理素质不是特别好的考生,进考场后最好不要看监考老师,否则多看几眼,很容易让老师怀疑你想作弊,总会注意你,这对考生心理可能会产生影响。

监考老师是为我们服务的,维持秩序的,而不是与我们过不去的,看老师不要紧,跟老师微笑一下,打声招呼或是叫声“老师好”,会拉近与老师的心理距离,就不会紧张了,可以转移一下自己的心理视线。

吃穿用尽量不出新
韩禅帅(武汉大学)


有些同学想在考试当天使用新文具、穿新衣服等,建议考试当天的吃穿用尽量不要出新。文具用平时用顺手的,吃穿也和平时差不多,这样才可保持平常心。

所以不要一切都是新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顺手的工具做事效率最高。

打草稿也排序
谢天(北京师范大学)


审题是考试中很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大题的题目要在心中默读几篇,如果看不明白,可借助语文的语法分析法找出主、谓、宾,审清题目。

审题时,还要特别注意一些专业术语,有时一个词包含了很多引申意思。

建议打草稿也不要太随便,可以标出题号,按顺序打,这样我们考虑问题的思路才不会乱,在检查的时候省很多的精力与时间,也很容易检查出自己的错误。
最后,
希望所有考生放松心态,
考出好成绩!
热门阅读


  • 2018高考作文热门题目预测,请转给考生和家长!
  • 高考不会做的题,这样“蒙题”也能得一半分 (适合99%以上高考生)
  • 中高考前务必让学生知道的15个细节!请转朋友圈,他们的老师家长会感谢你
今日教育考试 ∣ 孩子的成功助手



每天为您推送优质内容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声明

本文转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微信公众号(ID:pep-weixin)。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关注 今日教育考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