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东阳】老东阳县城八大城门的故事,99%的东阳侬都不知道!

 

说起城门,也许你印象中的城门是这样的巍峨城门故事或者是这样的妩媚城门故事亦或是这样的清冷城门故事巍巍城...





说起城门,

也许你印象中的城门是这样的巍峨
城门

故事
或者是这样的妩媚
城门故事
亦或是这样的清冷
城门故事
巍巍城门上,

一砖一石里,

记录的是时间的轮回,

和不知流转了多少岁月的故事~~~

今天,

小布就带你领略下

老东阳县城的城门风采~~~
城门是“城”的标志


东阳历史悠久,旧时县衙所在地的吴宁古城曾有四大正门——迎阳门、双岘门、瞻婺门、通江门。四大角门——东岘门、西岘门、水门、新安门。

据《方舆纪要》记载,吴宁城最早的城廓为吴越王时建。唐末,东阳县令沈彝宪在加固土城墙的同时,又在中间建了子城。此后土城墙存续时间达数百年。
城门历史变迁


作为我国古代城市的一种防御建筑,城门和城楼之间城墙相连,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形成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从城西进犯东阳,县城虽有重兵把守,城防还是失守,倭寇进城内恣意虏杀百姓。不久,倭寇又从台州、温州方向侵入东阳城,百姓再次遭殃,民不聊生。按察司协堂刘公悫到东阳督促吏治时提出:知县应将筑城保民列为大事,要加紧修复破损的城墙。嘉靖三十五年(1556)知县戴迁忞开始重修城墙,将土城墙改为石子墙。此后城墙修建工程一直持续到崇祯十六年(1643),80余年内经过8次修整。最终城墙周长达1036丈(约合9里),厚1丈8尺,高2丈2尺。直至清末,东阳城的城门、城墙基本保留着明清两代的旧城模样。
城门名称由来及选址


东阳城门的取名来自于东阳邑城“南拱双岘,北枕东阳江,涵碧水绕其东,岘山水翼其西”的地理环境。嘉靖四十五年(1566),由知县陈应春给四大正门取名,东门叫“望岘门”,南门叫“迎薰门”,西门叫“朝京门”,北门叫“通江门”。后来几经变换,东门改称“迎晖门”“迎阳门”;南门又称“双岘门”;西门也称“就日门”“瞻婺门”;北门叫“通远门”。

嘉靖二十四年与正四门同时修建的角门有四。东南叫东岘门,西南叫西岘门,东北叫新安门,西北叫水门。四向正门与四个角门除北门外都建有城楼。北门虽无城楼却建有北台。

东阳城门的选址,古代的地方官们颇为讲究。万历二十八年(1600),知县刘文卿认为东阳县治的龙脉是从西南角进入的,为了保证龙脉的通畅,在西南角建了“西岘门”。因中国传统的美学讲对称,又在东南角建了“东岘门”。对于北门的位置,根据风水地舆学的观点,认为城北的山——马鞍山作为县城正北的障山太过远,北面直接开门,不利于城邑的“藏风聚气”,影响城市的兴盛和百姓的安危。于是堵了北门,另在新安寺附近另辟了东北门,称“新安门”。为了对称,又在西北角开凿了“水门”。
关于北镇楼




万历三十二年(1604),知县郭一鄂认为,北门可塞,楼不可废。于是在北门上筑土为台,人们称其为“北台”,台上建楼,旁开小门,方便百姓逾城出入。后来又在北台下的黄坭街口建了骑路楼阁“北镇楼”,是为了弥补东阳旧城前高后低的地形缺失,建此楼作为利官利民的救弊补阙建筑。至此,明代东阳城门的改造总算最后完成了。明朝辛巳进士、东阳乡贤、曾任江西布政司参议的赵叶有记城门筑成后东阳古城的风貌:城池威严,风气四固,城门启闭有节,百姓出入作息,各执其业。城外岘山流翠,虚亭涵碧,水乐有声。登南楼者赋浮云,涉北台者和新雪。城内校宫伟丽,试院宏广,宦贤忠节之祠,绀宇琳宫之饰,丹碧相间,缭垣延亘。市廛酒肆,取具咸备,征地纳稼,瞻顾有赫,隐隐隆隆,畅乎八风。民乐,士乐,官乐,黎庶共太平。
城门

故事

东城柳绿满春芳,

古迹闲寻见旧墙。

燕子不知王谢换,

花前与蝶共争香。

——严梅兰

如今,八大城门留下印记的还有路名和街名——迎晖路、东岘路、双岘路、通江路、新安街等等。虽然城内巷子名称仍有部分在沿用,如城廓南弄、城廓北弄、东殿巷、仓后里、长弄堂、龙井巷、张府后巷等等,但旧城门已难觅踪迹。

在吴宁老城区转转悠悠、寻寻觅觅大半天,只在东街口的古迎晖门旧址看见2015年底修缮的26米古城墙遗址,这也是东阳古城留给我们的唯一印记。
城门

故事
看了小布的介绍,
相信你对东阳城门的故事有了大概了解,
如果你还有什么关于东阳城门的故事,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作者:严梅兰

编辑:吴美琳 吕冰倩


    关注 东阳发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