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高考,家长比他们还焦虑!

 

考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紧张的,然而,对于部分家长来说也是“压力山大”。近日,一对母女来到台州医院精神卫生科咨询,并不单是这位女生因为学习人际关系方面要求助,而且妈妈那边也似乎出了点“问题”。...





考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紧张的,然而,对于部分家长来说也是“压力山大”。

近日,一对母女来到台州医院精神卫生科咨询,并不单是这位女生因为学习人际关系方面要求助,而且妈妈那边也似乎出了点“问题”。

了解情况后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
以下是妈妈的自述:
“女儿即将参加今年的高考,可我发现自己现在比孩子还紧张。

我向单位请假两个月,在学校对面租了房子,只想陪同孩子一起备考。

我每天都精心准备可口的饭菜,希望孩子的营养一定要跟上,这样才能有精力复习。

每天晚上她学多晚我就陪多晚。
我给女儿的定位是考上二本就行,可是看这次的模拟考试,孩子名次下滑很多,我担心女儿连二本都考不上。我是担心她高考那次发挥不好就糟糕了。

最近,孩子因为模拟成绩低,情绪很差,其实我的情绪比她还差。然而,我又不敢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怕对孩子带来不好影响。

都说高考很重要,为了不误孩子的前程,我找刚经历过高考的亲戚交流,探求经验。可是越听、越研究,这心里就越乱。

结果现在有心理负担,睡眠不好,半夜睡不着觉也是常有的事。有时早晨四五点钟就醒了,满脑子都是高考的事,眼睛望着天花板到天亮啊。吃饭也吃不下,感觉是自己要参加高考。这种压力让我都有些承受不住了。”
其实这位母亲的“考前焦虑情绪”还是蛮明显的,当然焦虑的背后也有一些如,多为聪明能干但追求完善、敏感、易紧张、爱担心,感情抑制性强等性格基础。

在一些考生家长中,似乎孩子的前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结果造成家长的压力比考生还大,家长的焦虑比考生还甚。几乎每天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围着孩子转,围着高考转,这样会造成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将自己陷入了一个永远也走不完的圆圈。
“我们对你没什么要求,只要尽力就好,千万不要有什么压力”,然而这无形之中的“压力下”又是这样的表现:

1、家里为了孩子高考不看电视,不听音乐,家里所有人说话都轻声细语,告诉亲朋好友,“孩子要考试,不能打扰,最近别来家了”……

2、口头禅:“最后关头了,坚持住”,“答完题检查得仔细点,别老白丢分”……

3、总拿别人家孩子的“成功案例”说事,觉得全世界就自己家孩子不努力。

4、成为“补品控”,听说什么管用就给孩子买什么,觉得吃了总不会错,万一因为没吃而让孩子输了高考,自己会后悔一辈子。

5、不知道怎么跟孩子交流,怕影响孩子情绪,说话小心翼翼。

6、把“孩子马上要高考”作为上班迟到或请假的理由。

7、父母间互相探讨孩子的学习及今后的学校、专业;出现意见分歧了,控制不住闹矛盾,也容易影响孩子。

父母的“过度关心”,成了考生的负担,甚至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
 
我们说适度的焦虑可以维持个体警觉性、促进躯体的代谢活动、维持基本的精神活动;而过度的焦虑则会令个体感到痛苦,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那么,家长该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呢?

首先,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保持正常的生活,让生活不因中高考的来临而发生巨大的改变。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琴弦太紧难以弹奏出富有表现力的音调,神经太紧张难以应付超负荷的智力劳动。

其次,要保持一颗“真诚”的心,不要在孩子面前刻意掩饰自己的不安。孩子的心灵是相当敏感的,同时对父母的爱使他们更容易感觉到父母心情。在孩子面前,家长的压力是掩饰不住的,你的强作欢颜的表情和坐立不安的行为早就把你的心思暴露给了孩子。

第三,适量的运动。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消除一些导致焦虑的化学物质,使精神放松,心情愉悦。当你感到焦虑时,可以选择去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游泳等,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有效地缓解了焦虑的情绪。

第四,听音乐。音乐能使人放松,使人的生理、心理节律发生良性的变化。当一些事情使你感到不安、烦躁时,不妨静下心来听听音乐,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
伴随考试而引发的生理、心理上的紧张症状,通常会在考试过后、压力舒解的情况下痊愈,但是有些家长的焦虑表现在考试结束后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严重了,建议还是寻求心理科医生的帮助吧。

目前台州医院精神卫生科已开展“正念”减压疗法,根据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进行“正念”修习,如,观照自己的呼吸与身体,感受外界带来每一次不同“惊喜”;通过渐进性肌肉放松使心身保持在此时此地等。

“正念”减压疗法比较适合“高压人群”和健康人群用来自我调节、修身养性。

如果没时间来医院进行治疗,大家可以通过阅读台州医院精神卫生科所著的《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一书,对着里面的内容进行自我修习。

情绪会通过言语神情传达给孩子,所以父母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关爱给孩子带来更大的负担,自己首先做到用“平常心”看待学习结果。同时要多和孩子沟通,少说多听理解孩子的烦恼,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台州医院精神卫生科 虞安娜 供稿

经文化中心编辑

觉得不错,请为我们点赞哦


    关注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