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综艺论坛探索文化自信,七大制作人解读原创爆款模式

 

小鲜综艺:人手必备的综艺内参!...



导语

如何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打造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有趣味的作品?如何建立“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节目集群?又如何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优秀原创节目、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展示文化软实力?
作者|林蔚


上海电视节开幕后第二天,中国原创综艺论坛举行。论坛以“文化自信,初心不变”为题,邀请目前全国电视行业七位重要的频道负责人和节目制作专家,分享他们这些年在制作中国原创综艺节目当中的所思、所想、所为。



近几年,广电总局出台各项政策鼓励中国的电视从业人员开动脑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引导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基因的原创节目模式创作。

如何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打造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有趣味的作品?如何建立“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节目集群?又如何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优秀原创节目、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展示文化软实力?



对此,《经典咏流传》总导演田梅、SMG东方卫视中心党委书记李逸、北京电视台卫视中心主任马宏、浙江卫视节目中心《奔跑吧》总导演姚译添、湖南卫视《声临其境》总导演徐晴、江苏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张烨镝、阿里大文娱优酷资深制片人《这!就是街舞》、《火星情报局》总监制宋秉华分别做了分享。


田梅:时代性和时尚性,

是提升文化自信的两把钥匙
身为《经典咏流传》的总导演,田梅表示,团队试图打造有创造性、创新性的节目,希望大家在聆听经典的过程中提升文化自信,而他们找到了那两把关键钥匙:就是时代性和时尚性。



时代性,是选择的诗词与当下中国社会的普世关照性紧密联系。时尚性,是让古典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用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来把经典再次演绎出来,用流行元素打造,青年人更喜欢它。

《经典咏流传》的成功之处,是在于把世界传统文化的传播难题,找到了中国式的解决途径。它在潮流时尚和传统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会商的机制。

田梅还介绍了节目在形式上的一些突破。比如说京剧演员王佩瑜和洛天依演唱《但愿人长久》,他们寻找经典作品全新的表达方式,试图做到诗、歌、人三者的统一,站在舞台上的每个人选择的所有诗词跟演唱的所有歌曲和这个人的阅历、经历、思想高度统一。



最后,她也表示央视作为国家平台,有责任、有义务传达所有的主流价值的表达,坚信向善和向上的力量。


李逸:小成本书写大情怀,我们在行动
李逸表示,中国的自信首先在于大国的担当。媒体的自信,文化自信体现在媒体要敢于担当这方面,应该是正视困难,贫困是一个绕不开的全球性的问题。

《我们在行动》不仅是东方卫视,也是上海市市政府合作交流办以及上海广播电视台领导亲自关心、挂帅执导的中国首档精准扶贫公益纪实节目。

东方卫视牵头明星、企业家、政府的相关部门还有很多媒体,一起参与到《我们在行动》中来,为精准服务对象和产品建立起产业链通路,首要目标不在收视率和广告收入,而在于媒体完成国家战略中的责任担当。



在这个节目里,观众可以看到新时代中国农村的面貌,也可以看到中国贫困人群的生活状态,也看到我们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寻找出路的中国各阶层的努力和实践。

节目模式,源于自主创新。节目播出前,团队一开始没有任何方向,还是以回归节目本身的本质,以人民为中心,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当下老百姓的痛点。

《我们在行动》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精准扶贫的平台,是最大的原创点,创造一个平台,不是就一个事一个村,一个人来做文章,决定了节目模式上的逻辑点。

10月11日,是今年的国家扶贫日,也是全球的消除贫困日。李逸表示,计划在那一天启动第二季节目的筹备工作,继续行动,坚持小成本、正能量,书写大情怀。


马宏:因文化更自信,让文化更精彩
在马宏看来,北京卫视,在文化节目方面起步早,数量多,很大程度上源于北京这样一个独特的首都的定位,也源于他们对文化节目的思考。文化节目在整个卫视的体系当中和品牌构建当中起到支柱的作用,形成了文化的纵横版面格局。

一横,是指《档案》节目,十年时间,成为省级卫视中独特的现象。一纵就是周末文化季播栏目带,汇聚了若干档节目,比如《我是演说家》、《音乐大师课》、《传承者》、《创意中国》等。

两条纵横文化带,在3年时间里面为北京卫视贡献了6档被广电总局评为创新创优的节目,也贡献了3部被中央档案馆收藏的文献纪录片。文化纵横的节目格局是北京卫视基于自身特点以及发展诉求的主动选择,这个选择背后是文化自觉和自信。



北京卫视文化节目的创作观和平台的文化价值取向有三点。第一,文化是最高级的娱乐。它必须能够被观众喜欢,能够带给观众最高级别的视听享受。

第二,理解是最基本的尊重。北京卫视注重理解的价值,不仅要让观众看到文化之美,还希望观众能看懂它为什么美,在北京卫视的文化节目强调的是体验,强调的是解读,强调的是转化。

第三,创新是最有效的传承,文化是时代的产物,不断在创新中适应时代的发展,才是文化的关键,北京卫视坚持用主流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赋于传统文化新的审美体验和文化参与。


 姚译添:以综艺途径坚定文化自信,

以文化精品彰显时代气象
《奔跑吧》的总导演姚译添认为,以创新性的语态弘扬优秀传统,增加文化认同是综艺节目首要坚定的立场。如果想让文化自信走到每个人心里,首先第一个就是将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不管什么节目,一定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因为做的东西要有人看,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怎么样把这些好的东西放在节目里,让大家喜闻乐见,这个是电视人需要探讨的事情,为什么?因为时代在变。



一定要以创造性思维立足当代现实,展现时代的风貌,说教式的方式大家一定会反感。换一个角度想,把这个事情更好的融入到节目中,让这个事情变得非常有意思,比如鸡毛换糖,黄河大合唱、工人特辑、划龙舟等。

同时,文化自强,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价值,是他们一直做的事情,比如节目中去维也纳、联合国做主题演讲,去捷克进行一带一路的互动。

而初心是什么?初心就是要做出一档让大家喜欢看,并且给大家很多能量的节目,当然手法一定是高雅、高级的,这个是共通的。


徐晴:初心永记,“爱痴”到底
《声临其境》的总导演徐晴,用湖南话“爱痴”总结了团队做出原创综艺的经验:笨方法、工匠精神以及信奉节目比天大。

徐晴谈到,她从业二十几年,一直在做跟文化相关的事情。这二十多年,做了七年晚间新闻,五年节目研发和创新,八年的综艺和真人秀。



她认为做好原创的文化类节目,尤其是将原创电视节目推向海外,一个是需要时间的证明,最重要的是,全面提升节目的品质,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突破。

第一,题材领域方面,要做很大的突破。走小门类、小品类、垂直领域。

第二,把传统文化的东西用时尚、现代、经典的手法呈现出来,可以有创造更多爆款的空间。

第三,制作层面突破粗制作,提升技术,精细水准。


张烨镝:电视人的自信,乃文化自信的基础
关于文化自信,江苏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张烨镝认为,在谈文化自信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是每一个电视人的自信。

反观电视市场,不得不承认中国目前是全球电视观众最广泛的电视市场,拥有全球最大量的客户资源。面对最挑剔的观众的时候,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有可能创造奇迹的,所以谈到文化自信的前提下,请电视人相信,首先我们要自信,要对我们的行业自信。



拿江苏卫视的原创节目《超凡魔术师》举例,张烨镝总结了三个关键词,分享在原创方面的心得。那就是:好奇心、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强调,江苏广电坚持传播正能量,坚持高品质,高品位,凭借诚意创新和砥砺突破,秉持引领创新的精神,打造更多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只引领,不跟随,耐心、保障、激励和容错的科学机制,让江苏卫视永远在创新的路上前行。


宋秉华:节目研发的创新能力,

是唯一竞争力
曾在湖南卫视工作18年,目前是优酷大文娱资深制片人的宋秉华,在两种身份的转换间,分享了他在互联网行业的发现。

他用互联网的思考方式,总结了获得综艺爆款的八个条件。平台势能、项目规模、卡司阵容、观众洞察、制作团队、广告客户、宣推力度以及运气。在这其中,他认为观众洞察,也就是所谓的研发,是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一点。

一个项目当中,广告客户,宣发,明星所有这些都可以花钱买来,都可以1:1资源置换,有且仅有研发策划决定了节目成为巨大的买卖,还是直接销声匿迹。

整个产业链条,投入到研发的资金、时间、人力,是整个链条当中最低的。一个公司的研发部门或者研发团队,每年获得的资金甚至不如艺统部门的艺人接待费用高,这是中国行业此时此刻格外强调文化自信的根本原因,资金到底投入到哪里去了。



此时此刻,国际市场上,可以买,可以模仿的超级模式已经没有了。中国制作人被倒逼到一个不得不进行研发的处境下。这也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中国制作人,第一次跟全球的做人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面,这是一件好事情。

宋秉华最后表示,研发不一定都能成功,研发有它的生存概率。优酷过去几年做了20多档节目,《这!就是街舞》、《火星情报局》、《小手拉小狗》这三档投入产出比是较高的。

研发,绝不仅仅意味着要符合一种潮流,说我们要进行创新了,要文化自信了,要研发了。更重要的是,年轻人需要我们这一代中国制作人有一种创作能力,从而给他们阳光、正能量的内容。

前瞻|暑期网综大混战,你选择pick哪一档?

《创造101》中场战报:怎么不按套路走呢?

偶像团体:一份残酷且低保的职业


    关注 小鲜综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