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意外的心动

 

我再一次想起,很多时候,远近的距离不是由时间决定的,一瞬间可以心灵相依,一辈子可以形同陌路。



第二节下课后,无精打采地回到办公室,趴在桌上,浏览着手机。

确实是因为身体病了,难受,没有力气端坐。这种姿势是比较舒适。

然后我听到背后的门传来敲打的声音,“请问一下这是高二的办公室吗?”一个女生的声音传入耳朵。

“高二的办公室有很多个,这是其中一个。”一旁的举哥回道。

每天都有无数的学生敲门进办公室询问各种问题,我对之习以为常,并没有理会的意思,继续着我舒服的姿态。

“那高二四班的班主任是在这个办公室吗?”女生继续问道。

我一听,惊了一下,原来是找我的。而这时,成哥和举哥已经敏捷而准确地向这个女生指出了要找的人,“喏,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你面前的就是。”

我也转了身,恰好与正往里走的学生面对面。

“原来是你!”

“老师还记得我吗?”

我们俩异口异声,各自表达着自己最直接的心情。来的学生是诸茂颖,今年高中毕业,她在高二下期的时候的历史课是我教授的,虽然只有一学期,但有时候远近的距离不是由时间决定的,一瞬间可以心灵相依,一辈子可以形同陌路。

我怎么不记得?她是我一学期中认识的不多的、在卸任之后依然记起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学生之一。诸茂颖给我的印象是爱笑,而且笑起来很好看;学习很主动,且刻苦。教授她历史的那一学期,自我感觉很惶恐(今天回想起,其实就是对自我的怀疑和限定),生怕自己能力不足耽误了这些想学爱学愿学的学生。

但那时候很懈怠了,带的班级太多,每天的事情太多,很多事情都是拖延的。比如,他们做的卷子,我很久很久也没有改完;他们交的作业,我也是耽搁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能及时批改完……不一而足啊!

现在想起,依然难以置信,我居然还能好好活着,继续着我的教育教学生涯,而没有后悔致死。

我很好奇,意外极了,诸茂颖居然来看我!也很高兴,一个业已毕业的我只教授了一学期的孩子还能利用这个时间来看我,不管是为了什么。

我招呼着她坐下,想着我们必定是要闲聊一番的。

但诸茂颖没有坐,而是兴奋中略带一些羞涩,请求与我合照一张。

我当时就感觉难为情了——我很怕与人合照,一向如此,心灵中关于拍照的阴影不知什么时候就一直在笼罩着我。

但学生的请求,如何能拒绝?我怕伤着她,难堪她。

那只能难为一下自己了——豁出去了,丑就丑,难看就难看,又有什么影响?

只是当时并没有这么想,若当时就想得通透,想必拍照的方式和效果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拍照的方式,不一定需要请人帮忙啊,可以我们自己自拍的,那样就不用在办公室里面,而是可以自由选取背景自由决定拍照张数和效果。



和诸茂颖合照之后,我不能直接让人家走啊,或者是把人家晾在一旁不搭理啊,“那边的事情忙完了没有?毕业证、志愿都填好了?”

“恩,都领了毕业证、确认完了志愿,我才过来的。”诸茂颖开心之笑,确实让我忍俊不禁。

我又问了一些相关的问题,发现诸茂颖应该是有话想说,或者,至少想和我聊聊天啊。于是我们就去了办公室外的阳台。

现在回想起,其实可以选择更好的地方,比如,去田径场逛逛,选择更好的方式,但鉴于当时自己的局限,没有主动去调节。遗憾呢!

我问了这么一些问题:暑假如何安排?觉得高中三年的收获有哪些?(最大的收获?)报的什么大学什么专业?对大学有何愿景?

我们交流的话题有:如何度过暑假,如何度过大学,高中生活的回味与咀嚼,对高考前后的回想与认识……

交流中我给她的建议有:利用暑假总结高中时期;进入大学后要抓住要点:学习,多读书;再鼓励自己去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自己交际和工作能力。

这只是简单的概括,毫无趣味和新颖之处;但我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内心确实不平静,心绪的确也是复杂地起着波澜。

或许是受了诸茂颖的感染。

我听着,现在想起,或许,我退步了,已经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了;当诸茂颖在讲述的时候,我不时地插了话,不时地想要表达我的意思和给出我的建议——毫无疑问,鉴于我的因素,这次谈话的质量和效果,是不能让自己满意的。

除了得知她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之外,交流中进一步了解了她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我震撼了,震惊了,甚至自叹不如。

然而,当她告诉我,在我教授她之前,她的历史成绩未曾突破70,而在我带她之后,历史成绩突飞猛进——我能感受到她的激动和兴奋,也感受自己的不可置信,还能感受到她对我的感激——这让我羞愧不能自胜。



我问了一句:“你怎么做到的,是什么让你进步这么大?”

她说:“因为你说过,如果一件事情没做好,或者进步不大,甚至在退步,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多从自身找原因,问问自己到底有没有用心,有没有尽心尽力。否则没有资格抱怨。”

我记得,在班上是说过这样的话,“然后你找到了原因,对吗?”我相信诸茂颖一定是有所启发,而且这启发对她影响相当大。

“高考前,我已经把基本历史书通背了三遍,书本都翻烂了,而且,某个知识点在哪一页哪一个地方,我都能毫不犹豫地清楚而正确地指出来。”诸茂颖兴奋地说起她决心背书之后的事情。

作为听者的我,内心的震撼远不是表面的平静所能掩饰的——诸茂颖居然真的做到了这个程度,这个我只教授了一个学期的学生,她的领悟力和执行能力居然强到了这个程度!这给我的撼动,难以形容!而我对她的钦佩和喜欢,更是深入了一层,不再停留在原先那个浅显抽象的阶段。脑中突然浮现几次我们遇见的场景——她从行政楼那边过来,而我正往行政楼那边去。她热情地与我招呼,我也微微笑点头回应。

还有一次,在学校的颁奖典礼上,她领完奖状,正从主席台退回来返回班级时候,绕过我所在的高二四班,我记得她望向了我,热情地与我打了招呼。

……

那时候,还有这时候,心里愉悦,微微惊喜,也为她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更为她的执着和排除环境的不利而全力以赴的精神所感动。

即便是我,也是有所不及啊!

从她的讲述中,我还得知,为了找一个比较好的少受干扰的环境读书背书读书,她想办法离开了教室和寝室那种喧嚣浮躁的地方,在外面租了房子,而且经常会离开教室去往大小阶梯教室复习自习背书——她所取得的成绩真是有原因的,那么强大而坚定的决心,那么毫无犹豫的执行力——现在的她回想起来,难以抑制的兴奋开心和轻松,那是一段多美美好的日子!我想,她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她自己了。最近在看的促使我不断思考的那本书,结合自己的经历,再有诸茂颖今天的对亲身经历的讲述,我笃定了一个不会再改变和怀疑的信念。

诸茂颖还说道:“刘老师,你给我改的那张卷子,我至今还保存着。”

听罢,我又是一惊。很开心啊却也很惶恐:我何德何能,能让一个我只教授了一学期的学生如此珍惜我,重视我——的劳动成果。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回复她,也忘记了当时是怎么回复的。但心内的受宠若惊让我着实的手足无措,毕竟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虽然以前有同学如此珍藏我的东西,但我们是同学啊,而现在的情况是,我们是师生,而这师生的缘分极浅极疏。

但有何关系呢?反正,我对于她,已经是明显的重要之人了,或是对她的人生某一阶段有重要影响的人了。

我突然想到另外一种令人心生悲哀的鲜明对比:有很多人,每天耳提面命、甚至不惜对他苦口婆心、威逼利诱,最后结果反倒不能与一个只无心交谈过一次的人相提并论。

《不抱怨的世界》说,“我们都是能量的生物,振动频率不同的能量,是无法协调、交融的。”这种解释深得我心。

我再一次想起,很多时候,远近的距离不是由时间决定的,一瞬间可以心灵相依,一辈子可以形同陌路。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