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乐记——情系马勒

 

尼采的意志哲学告诉芸芸众生,人要以自己的意志面对现实,人的意志决定价值!而马勒之前所体会的人生无常更让他感觉...



尼采的意志哲学告诉芸芸众生,人要以自己的意志面对现实,人的意志决定价值!而马勒之前所体会的人生无常更让他感觉到无助和厌世。他是一个灵魂的放逐者,马勒当时也受到“世纪末情结”的影响,面对生离死别,在没有上帝庇护的现实中更显得无奈。这个时候,诗集《中国之笛》让他如醍醐灌顶的彻悟,大地才是万物之源和万物之属!可是马勒为什么要用中国的唐诗来写下《大地之歌》呢?这就得从他以前的音乐从头说起了。

——引自原文

我给希望能理解马勒音乐的所有乐友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这建议来自我自己体验马勒音乐的过程中精神变化所感悟到的人生。

听马勒的音乐一定要从他的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开始,那可以理解成春天的黎明,也可以理解成万物之始,如果你是个意识决定物质的人,也可以理解成纯净的心灵,完全没有被任何尘世污染的心灵。当你从婴儿开始到面对整个世界,经历了生命的孕育和生长、童真的快乐、青春的灿烂、爱情的喜悦、命运的挫折、生离死别的痛苦、感受宇宙的伟大、直面死亡、渴望永恒一直到最后的超脱,你才会真的明白马勒的音乐。千万不要试着从中间任何一部作品就想能深刻理解马勒,那样的理解都会是片面的,是一知半解的,更不能体会过程的美。要把马勒的所有作品当作一部作品来欣赏,你说你听一部交响曲只是从中间挑出一个乐章欣赏能理解作品吗?当你完全经历过这个过程后回头你再去听听马勒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初始和马勒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结尾是多么的相象,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的竖琴和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竖琴的声音是一样纯美,但是性质却是完全两样的,一种是完全没被污染的纯真,一种是历经所有后的净化!

前几天过完了30周岁的生日。回想过去的10年里,事业多次浮沉,情感几经波折,特别是在成为无家人之后被抑郁症困扰了近两年之久,一度在死亡边缘徘徊,想想真是感慨万千!音乐一直是我的精神寄托,在最近悲喜的两年里是布拉姆斯和马勒的交响曲给了我精神上永不放弃的理由。生日第二天我花了18个小时一口气听完了马勒的交响全集,对马勒的音乐更多了些深刻的感受和透彻的见解。为什么我听马勒的音乐会有这么深刻的体验?10年来我的音乐心情经历了平克.弗洛伊德的绝望、贝多芬的热情、布拉姆斯的坚忍直到现在马勒的宿命。虽说我现在也才30岁,但是用郁达夫在他的文章《男子的三十岁》中所说“自家以为有点精神,有点思想的人,竟默默无言地,看着他自己的精神的死灰,思想的消亡!试问天下的痛心事,甚于此者,更有几多宗?”我不敢说我的痛苦会比他更甚,而我一直也没有对自己放弃过,但是那种精神上的凄苦却是半点不少的。丰子恺在提到他的老师李叔同为何皈依佛门的文章也许能解释我现在听马勒的原因。生日前后的几天里因为和古典音乐论坛上认识的一位乐友的沟通中产生了写点我和马勒音乐的冲动。于是在周末我花了一整天时间完整听了一遍马勒交响全集,我收藏了几套马勒的交响全集录音和不少单部作品的录音版本,所以平时马勒的音乐听得本来就多,但是把马勒的所有交响曲一口气听下来却是第一次。当你能一口气把马勒的交响曲完整听完你会发现其实马勒所有的交响曲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作品。为了完整听完这套作品我一整天都没有吃饭,因为不想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体验的感觉中断。这一整天在马勒的交响曲中历经了又一次精神洗礼!其实听音乐我一直习惯完整听完整部作品,所以听瓦格纳的《指环》也都是一口气听完的。不过听完后的第二天感觉象虚脱了一般,不是肉体上的,是精神上强烈的激荡造成的。而最后心里却是从未有的空灵澄明,感悟到生命短暂,人更应该努力把握追寻幸福的机会!

因为这次听马勒的交响曲是在听《大地之歌》开始的,所以我也就从大地之歌说起。马勒的《大地之歌》是在他去世前的三年时所作,在他长女去世的1908年的时候无意中读到汉斯.贝特格所翻译的唐诗集《中国之笛》后对终身苦苦对天堂的追求突然大彻大悟,明白了原来大地才是万物之母,一切的一切最终都还是得归于大地!人源自自然,生来之后立于大地,生老病死、四季循环等现象都是自然的造化。马勒作为犹太人在精神寄托上是没有家园的就象他自己所说他是三重意义上的无家可归者:“在奥地利人中的波希米亚人,在德国人中是奥地利人,在地球上所有人中是犹太人”。他终身都在追寻天堂,对精神归宿和感情归宿的执著一直都在他的音乐中体现。在西方社会,追求精神归宿必定会从宗教信仰中去寻找,但是马勒的时代却又是个特殊的时代,尼采对上帝已经死亡的宣判在他的《查拉图斯如是说》中已经揭示得非常透彻,上帝的存在自始就是人类为了逃避现实的谎言,马勒从童年时代的就一直梦想的天国最终竟是空的!此时的中国唐诗集《中国之笛》也刚好应了尼采所说“不要天堂,只要大地”的宣言。尼采的意志哲学告诉芸芸众生,人要以自己的意志面对现实,人的意志决定价值!而马勒之前所体会的人生无常更让他感觉到无助和厌世。他是一个灵魂的放逐者,马勒当时也受到“世纪末情结”的影响,面对生离死别,在没有上帝庇护的现实中更显得无奈。这个时候,诗集《中国之笛》让他如醍醐灌顶的彻悟,大地才是万物之源和万物之属!可是马勒为什么要用中国的唐诗来写下《大地之歌》呢?这就得从他以前的音乐从头说起了。



马勒 第一交响曲 泰坦 艾森巴赫指挥巴黎管弦

马勒的第一交响曲《泰坦》是从大自然的春日黎明中开始的,经历生命的孕育和生长,青春和爱情,死亡和喜悦而结束。这部作品的几个主题动机来自他的歌集《青年流浪者之歌》。

第二交响曲紧接第一交响曲一开始就是葬礼,这里的葬礼是为第一交响曲中的巨人举行的。第二乐章回忆了年青时幸福的爱情,第三乐章以《少年魔号》歌曲集中的《安东尼对鱼布道》来嘲讽人类的贪婪。第四乐章《原光》在他的交响曲中最早揭示了他在苦难的人生中对天国的憧憬。第五乐章是恐怖的末日审判,紧接着唱出克洛普斯托克的《你复活吧》,这部分是马勒在他非常尊崇的著名指挥汉斯.冯.彪罗的葬礼上思考关于死的问题的时候听到古老的拉丁文颂歌时得到的灵感。并在这里解答了无数人都不能回答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受苦?”他把永恒寄托在复活上,结尾部在管风琴和钟鼓齐鸣声中高唱《复活》宏伟地结束。

第三交响曲又是表达了马勒对自然的感情,在这里他对牧神植物、动物、森林、人类、天使和永恒的爱情有了很多感想。在第四乐章他引用了尼采的《查拉图斯如是说》关于苦恼和快乐、死亡与永恒的歌词。第五乐章首先是歌颂天使,以及耶酥和12圣徒,关于赎罪和请求怜悯,最后讴歌了永恒的爱情。

第四交响曲则是和孩子有关的,在这里马勒用诗歌描述了童真的梦想和对天国的向往!马勒的一生总是不断面对死亡,他曾亲眼目睹7个兄弟姐妹的夭折,而后来又面对自己爱女的夭折!在这部作品中马勒幻想在天堂中孩子驾着雪橇飞驰,愉快的生活,这里有愉快的欢笑、宁静的安睡,在第四乐章中女高音天真无邪的唱出《少年魔号》中的《天国生活》,在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美妙的音乐和欢笑以及安详。马勒的第二、三、四交响曲的主题来自于他的歌集《少年魔号》,所以这三部作品也称为“魔号三部曲”。这时期之前的作品基本上是一种单纯的对对自然的亲近,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天堂的向往。从第五交响曲开始马勒进入一种解不开的宿命,也就是《悼亡儿之歌》时期了,这个时期不管是他的精神世界还是作曲风格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变化。

第五交响曲是从葬礼进行曲开始的,虽然整部作品还是没有逃出宿命的悲观,但是但是相对来说这部作品是他所有作品中最为宁静和唯美,作品中蕴涵了巴赫式的深邃,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其中第四乐章“小柔板”是他最美的篇章了。

第六是他的《悲剧交响曲》,全曲被灰暗所笼罩。开头就是沉重的悲叹,第二乐章是怪异和恐怖的谐谑曲,带些挪揄。第三乐章在在优美哀伤的气氛中以牛铃声表现这个世界上最凄凉的声音。长大的终乐章在痛苦的抗争中以屈服于命运告终。这部作品里马勒表达了他对妻子爱尔玛的爱意。以及对一再打击的无奈,就如他自己所表述“英雄受敌人三次打击,就象大树被斧头拦腰砍一样,在第三次像大树一样倒下去了”在这里,他表现出了消极的绝望。

第七交响曲是他所有交响曲中演奏最少的一部。乐曲开始又是在葬礼进行曲的节奏中开始,不过就象马勒说的“大自然在这里咆哮”了,在这部作品里宗教的氛围和人性的温情有着极强的对比。马勒在这个时期相继发表了《吕克特之歌》和《悼亡儿之歌》,命运的作弄居然在《悼亡儿之歌》发表后的两年应验了,他的大女儿不幸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尽显在他的音乐中,而他的妻子爱尔玛认为这是马勒的放肆引来的惩罚!马勒的二、三、四都是带声乐的交响曲,而五、六、七又变成纯器乐曲,就象是构成一部宏大交响曲的一个个乐章。



第八交响曲是关于宇宙的。在这里马勒认为他过去的作品都只不过是序曲,过去的作品都是主观的悲剧,这首作品却是歌颂伟大的欢乐和光荣。乐曲一开始就在管风琴和人声合唱的排山倒海中开始的。第一部分用马乌鲁斯神父的拉丁文颂歌《造物主的神灵降临》,在神的润泽中强壮并充满让敌人畏惧的气魄。从一开始造物主的降临,整部作品满怀感恩和敬畏。第二部分使用了歌德的《浮士德》。以前的厌世到这里转化成对永生的痴迷。作品最后结束在“一切无常事,只是一虚影,不可企及者,在此事已成,不可名状者,在此已实有,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向上。”这部作品因为编制庞大,演奏的时候需要110人的管弦乐团和950人的合唱团以及8位独唱家,所以也称为“千人交响曲”。作品本身歌颂宇宙的浩瀚和伟大,实是人类最蔚为壮观的宏著。2002年第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中国年轻指挥家余隆进行了马勒第八“千人交响曲”中国的首演。

说到这里我们就谈到了《大地之歌》。在第八之后本应该是第九,马勒认为很多作曲家都逃不过第九的命运,贝多芬,舒伯特,布鲁克纳,德沃夏克都是在这里终止,宿命的马勒迷信地将本应该是第九交响曲的这首作品称为“一个男高音与一个女低音(或男中音)声部与乐队的交响曲”。前面我说到过,马勒经历过无数次亲人从身边离去,对家园和根的追求,在追寻天堂的过程中的精神寄托也数次发生改变,从一开始的犹太教到后来改归依天主教乃至无奈的面对尼采的“上帝死亡论”,他已经从一次次的绝望中变得无助和无力!而此刻的朋友给他介绍的〈中国之笛〉让他特别的醉心于中国文学的诗意。实际上马勒所看到的《中国之笛》并非是直译的诗集,而是汉斯.贝特格意译的中国诗集,贝特格不是汉学家,中国诗歌的原美他并不能直接体会到,他根据已有的德语版、法语版和英语版的译文去领会中国诗文的精神,贝特格的翻译我们很难去评说好与坏,但是能让马勒领会到中国文学的神髓应该说是马勒自身的世界观使然。在这部作品里,马勒引用了李白、孟浩然、王维等诗人的诗,不过因为贝特格翻译的《中国之笛》本身就是从别的非中文诗集意译的,所以到现在居然连我们中国人都不能确定其中的第二和第三乐章译自那首原作。98年一个德国交响乐团访华演出《大地之歌》在中国掀起学者对马勒作品研究热,当时音乐会在座的国家副总理李岚清听说还有两个乐章的歌词还不能确定是哪首诗后表示“一定要尽快把德国艺术家演奏的两首唐诗搞清楚,一定。”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拉开一个帷幕。在众多学者的考证下现在已经确定第二首乐章的歌词是钱起的。马勒的《大地之歌》第一乐章首先以大地开始,乐曲一开始就充满悲壮之情,“生是黑暗,死也黑暗”唱词多次出现,最后以悲苦无奈告终。在这里大地的永恒和人生的苦短有极强对照,马勒接受了“不要天堂,只要大地”的信念后,感受到生命价值的失落,更感叹人生短暂的悲壮情怀,歌词源自李白的《悲歌行》。如果说第一乐章是悲那么第二乐章就是怨了,悲凉的木管和凄苦的女中音演绎着辛酸、忧伤的情绪,催人泪下。但是他还是希望爱情的阳光能晒干痛苦的泪水!乐曲结束在疲惫、怅惘的气氛中。最近国内学者确定歌词源自钱起的《效古秋夜长》。第三乐章是一首青春的颂歌,在悲苦的人生旅途中青春总是美好的。年少轻狂、饮酒赋诗的豪迈让人感觉心旷神怡。曲子中充满了对幸福的未来的憧憬。原诗是李白的哪首诗还有待考究。第四乐章是爱情的诗篇,在春光明媚的景色中充满无限的遐想,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爱情自古就是人世间最值得称颂的主题!歌词源自李白的《采莲曲》。不过有意思的是译者因为对荷花的生长不熟悉,划舟采莲变成象在岸上摘花的意思,李白的原诗说的是浙江绍兴一带的女子荡舟采莲,所以我们江南人听这首曲子应该感到有特别的亲和力。第五乐章酒的篇章。古典音乐中有很多能和酒想象一起的篇章,比如象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如酒神般的癫狂。这个乐章能让你感受到马勒在这首曲子中借酒消愁逃遁的态度。原诗引自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但是马勒的这个乐章在精神上这和原诗有比较大的出入,李白饮酒是对世俗的超脱,他在醉后叫高力士给他脱鞋就是一种狂傲。但是在这首曲子中还是看得出逃避的!马勒的音乐中从来都是大起大落的,所以以酒逃避也是可以理解的。第六乐章才是整部作品的重中之重!这部作品的结构和他的第二交响曲极相象,而这两部作品正是马勒作品中我最喜爱的。这个乐章的长度居然占了作品长度的一半,和这个乐章比,前面的曲子可以算是序曲了。这里的歌词用了两首诗,分别是王维的《送别》和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不大至》。只有在这里才体现出马勒对“不要天堂,只要大地”的豁达!也可以说是另一种宿命了。但是这里已经不是对死的恐惧了,马勒在第八交响曲之后从医生那里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以前所有的预感马上就要变成现实反而让他更加充满了矛盾——惧怕死亡却又渴望死亡的矛盾。对生命的眷恋,人与自然的和谐,从早期作品中对死亡的恐惧到这里对死亡的旷达,从对天堂的追寻到明白人最终还是归于大地!在乐章的前半部分是对爱、永恒和生命的美好追忆,连接两部分的是长长的间奏,这长长的连接部由英国管凄伤的独奏行进,然后是离别尘世的哀叹,最后的结尾是马勒自己写的歌词,而终结是在一连串的“永远”中不知不觉中消失的。此刻就如同圆寂的高僧般不带一丝痛苦进入极乐世界。这就是永远,永恒!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马勒第一交响曲也是从极弱的初始中悄然进入,经过一生的上天堂在人间下地狱的百般磨难和追寻,而在《大地之歌》中悄然消失,这是不是一个轮回?

马勒 《大地之歌》 伯恩斯坦指挥

第九交响曲。在去世前一年,马勒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这之后的第九交响曲其实马勒对死亡已经超然了。就好比是人已经上了天堂,在看着尘世间的自己。在这里死亡已经不算什么了,套用理查.斯特劳斯的一部作品名可以称为“死与净化”。第一乐章据他的追随者所述“这是马勒有生以来写的最最神圣的东西,它表现了他对人世异常的热爱,表现他多么渴望在人世间平静地生活,渴望享受大自然的深邃奥秘——在死亡到来之前。因为死神的降临是无可抗拒的,整个乐章渗透了死亡的征兆,它一次有一次地出现,尘世的一切理想都以它而告终。”这部曲子中马勒从预感死亡到憧憬死亡到最后赞美死亡。最后乐章是平静地向世界告别,就象马勒的学生瓦尔特所形容:“就象一片云彩消失在蔚蓝色的天空中!”

第十交响曲是他的未完成作品,马勒生前只完成了第一乐章。第二乐章只留有草稿,在《大地之歌》和第九交响曲中,马勒对死亡的超脱已经尽显无遗,有的只是平静和安详,这首作品只是第九交响曲的延续。就如马勒妻子爱尔玛所述“第十交响曲是对死的确信,死的苦恼,死的屈辱。”

终述马勒的作品,他的作品只限于交响曲和歌曲,他的歌曲来源于民间,又成为他的交响曲的素材。而他的交响曲又延伸了他的歌曲。虽然有人认为他的交响曲是巨型大杂烩,空洞乏味。本人对此评论极不以为然!他的作品在当时不被人接受其中和上个世纪前半叶纳粹德国的反犹也有部分原因,马勒曾预言“我的时代终将到来”。事实上上个世纪60年代伯恩斯坦所说“他的时代到来了”揭示了马勒的音乐终于被世界所普遍接受了,而到了世纪末更在全世界掀起马勒热潮!马勒的交响曲结构恢弘,气势磅礴,旋律优美,主题变化多端,和声大胆创新,配器色彩丰富,最重要的是情感世界丰富真实,马勒音乐的艺术真谛是他作品中的哲学精神。他的人生观才是他音乐中的精髓,他的交响曲也就是哲学史诗。我们就几位交响曲大师的音乐内涵来看,如果说贝多芬音乐中的精神是革命和热情,布拉姆斯的音乐中是人生,布鲁克纳的音乐是虔诚,那么马勒的交响曲中包含了自然、爱情、死亡、永恒以及宇宙,所以就交响曲的范畴来说马勒的交响曲无疑是最伟大的,就象马勒自己所说“交响曲是世界,它包容一切”!

在所有古典音乐作品中,我最爱的除了布拉姆斯就是马勒的音乐!之所以这么喜欢也许和我的人生就象马勒的音乐有关。历经悲欢离合,饱受精神煎熬,乃至曾终日徘徊在死亡边缘,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在家庭上都极渴望有个永恒的归宿。马勒音乐中所探讨的爱、死亡和永恒也是我所一直寻找答案的!所以马勒的音乐就是我的精神世界。音乐让我明白,尽管一次次的饱受创伤和打击,我还是会苦苦执著,永不放过任何一个找到爱情和幸福的机会!

活在人世间总是美好的!

谨以此文献给让我写出这篇文章的女孩——潇!
                                                 

Von der Schönheit (Of Beauty)                         Fritz Reiner;Maureen Forrester;Richard Lewis - Mahler: Das Lied von der Erde                        


素材来源jitce的博客,由乐友推荐,特此感谢!


    关注 西音学生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