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这样养“心”,安然度夏!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公众号今日6时34分,迎来夏至节气。夏未至,心已热。如今,已到夏至,夏至也是心脏疾病高发...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公众号
今日6时34分,迎来夏至节气。



夏未至,心已热。

如今,已到夏至,夏至也是心脏疾病高发的时段,中老年人的心血管对气温的变化最为敏感,而且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都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炎热的夏季应特别注意保护心脏,养心护心,安然一夏。

据上海远大心胸医院VIP中心主任,心内科专家张雅君介绍,夏至气温升高,排汗系统也出现变化,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这就使得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如果这时候不及时补充水分,人体的血容量就会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痛头晕。如果更严重的话,随着水分流失多,体内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还容易诱发血栓、心梗、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夏至“养心”5要点

1

适当运动不可少

不能因为怕热而每天窝在家里不活动。但活动锻炼宜在较凉爽的傍晚进行,切忌在烈日下锻炼。张雅君主任提醒,活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宜,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以减少心脏负荷,防止心肌缺血发作。“夏至”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为好,太剧烈的运动不宜。当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较大时,应减少户外活动。



2

防暑降温安度夏

”在室外活动时较好戴上遮阳帽并备足水,防止因周围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而使得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张雅君主任建议,”当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时,室内可以开启空调,温度不要太低,隔几个小时要通风换气,这样既可以调节室内的温度,又可以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

身体缺水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非常危险,因此不要等渴了才喝水。每日喝水不少于1500毫升,较好在睡前半小时、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都喝一些凉开水。如有条件可以常喝绿豆汤、莲子汤、百合汤、菊花茶、荷叶茶等,既可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

3

午间小休精神好

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盛的时节,这时候不仅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征,保护阳气外,还得注意“夏至—阴生”的情况。民间传有夏至是“阴阳争死生分”的说法。也就是说,尽管天气炎热,可阴气已开始生长。



由于炎热,人们晚间的入睡往往较晚,因此老人在早晨不宜过早起床,较好6点半以后再起床。卧室较好用遮光较好的窗帘,以避免天亮得太早影响休息。中午小睡30分钟,能放松身心,恢复精力。在中医理论中,午觉是以阳养阴,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儿,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护心效果。

4

饮食清淡能降压

夏季人的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下降,饮食宜清淡,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黑木耳、豆制品等。经常吃一些瘦肉、鱼类,以保证蛋白质的摄入,但要尽量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的食物。张雅君主任表示,饭菜不宜过咸,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食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



5

情绪稳定更护心

此外,据张雅君主任介绍,人的精神活动与心密切相关,在不同精神状态下,心脏的活动是不一样的。平静时,心脏跳动平稳,激动时,心脏跳动加快。由于“心藏脉,脉舍神”,因此当血脉充盈时,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旺盛;而血脉亏损、心血不足时,则常会导致失眠、多梦、健忘、眩晕以致精神不振等现象。所谓“心通于夏气”,应有目的地补充心脏所消耗的能量,以保护心气。夏季养心,首先要做到心静,心静自然凉,静则生阴,只有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

张雅君主任提醒,天气炎热,人难免烦躁,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当过分激动、紧张,特别是大喜大悲大怒时,由于中枢神经的应激反应,会使动脉血管异常收缩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一定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于激动。

推荐四款消暑护心汤
1
白术茯苓鲫鱼汤

白术15克,白鲫鱼1条(约250克),茯苓25克,豆腐1块,姜葱、蒜等调味品各适量。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与茯苓、白术加水适量同煮,鱼熟时放入豆腐,煮熟,酌加调味品,稍煮即可。有健脾和胃,消暑生津的功效。

2
冬瓜薏米粥

连皮冬瓜500克,薏米60克,精盐适量。将薏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0分钟。冬瓜洗净,切块,与薏米同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薏米熟烂,加入精盐即成。有健脾消暑的功效。
3
荸荠竹蔗茅根饮

竹蔗50克,荸荠250克,鲜白茅根100克(或干品50克),洗净,加适量水煮汤代茶饮。有清热消暑生津的功效。

4
冬瓜三豆汤

赤小豆50克,冬瓜250克,绿豆60克,扁豆30克,精盐适量。将冬瓜洗净,去皮,切片,与洗净的赤小豆、绿豆、扁豆共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至三豆熟烂,调入精盐即成。有清热消暑,健脾利湿的功效。

夏至养好心 安然过一夏!


    关注 心脏病防治联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