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汤专家观点 孙君——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研讨会演讲实录

 

以“从乡村到城市再回到乡村”为主题的第二届瑞典中国可持续设计研讨会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举行。来自两国的百名设计师共同交流城乡建设方面经验。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先锋人物和意见领袖——孙君荣获第二届中瑞可持续设计奖,并作了题为《温度中国》的主题演讲。...



导读

北京时间2月18日,以“从乡村到城市再回到乡村”为主题的第二届瑞典中国可持续设计研讨会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举行。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商务参赞韩晓东,瑞典工业与创新部总干事及欧盟与国际事务秘书处秘书长托马斯.达尔曼出席了研讨会并致词。

中瑞设计师济济一堂,来自两国的百名设计师共同交流城乡建设方面的经验。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先锋人物和意见领袖——孙君荣获第二届中瑞可持续设计奖,并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温度中国》的主题演讲。



孙君:大家好,昨天我们在瑞典的乡下挺轻松,也很开心,昨天晚上回到城市,又会觉得很紧张,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从城市回到乡村,这可能也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吧。





我跟大家交流的题目叫《温度中国》。我们昨天在你们的乡下,他们说,和中国人不谈文化,和中国人也不能谈历史。因为对西方人来说,你们的文化太多,你们的历史太长。所以,我们一直想还原一个五千年历史的中国,继续充满着温度的中国。



我的职业是画家,因为长期在乡村,开始涉及到乡村的建设——农民建房、规划、生态、土壤改良、乡村、民族等不同的话题。这些话题,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其实和艺术、建筑、设计契合得非常紧。这和我们今天用城市的系统来区分这两种文化,好像差距会比较大。



中国其实对我们这代人来讲,印象不是太深,但当我们进入现代化的社会以后,我们对传统中国的印象反而越来越深,越来越怀念。我是1999年开始涉及农村建设这个领域,做了十几年以后,随着社会发展速度越快,我们向回走的速度开始变得一样快。





在一百年中,我们渐渐地忘掉了原来的中国是什么样。改革开放六十年,我们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我们乡村的文化也丢掉了很多。我们用了六十年左右,把文化碎片化了。

从这两张图上,我们能看到,其实这已经很不像中国了,但是目前中国确实在朝着这个方向快速发展,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来做这个事的意义——我们不想看到这样的中国。



中国是一个特别古老的民族——目前全世界五个最古老的民族仅存下来的一个。其实我们一直在探讨,这个民族之所以能延续五千年,其中有四个方面非常重要:一个是东方的信仰,一个是自然为本,一个是民主形式,另外一个是城乡共生。这四个理论其实目前争议比较大,之所以争议,我还是觉得很多人对中国不了解。



这四个话题,应该说都是特别有深度、或者很严肃的话题。比如说民主问题,现在我们都在提城市以人为本,其实东方提自然为本。比如说民主的形式,西方的民主可能和东方的民主差异非常大。比如说信仰问题,东方人的信仰是在生活当中,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中,它不是一定会在教堂、在庙里,不是这样的,它是在生活里成立的信仰。还比如城乡共生,城和乡在东方民族中,一直是像一对夫妻,相互帮助,相互依赖,谁也没有把谁丢下。其实这些就是东西方文化特别大的差异。



东方文化,它是建筑在每一个物质中间,特别神圣。在中国,每一家都有一个存放信仰的地方,中国人叫中堂,还有一个是祠堂,很多人目睹了他们家族共同的一个信仰。

组、村、镇这三个实际上变成了一个社会,那么在这个系统当中,上面那个部分道德和法制共存,是以道德为主体、法律为辅助的社会体系。再往下走,一直到县、市,那是法律系统。所以中国的民主形式和价值观一直是村和城两种价值观。



东方文明,我用简单的话说,就是两句话——贫穷的时候不会丢掉读书和教育,富裕的时候不会丢掉养猪和养鸡。因为只有养鸡养猪才能够饲养土地,才能够小心翼翼地去修补土地,这是东方文明当中最简单的两句话叫“穷不丢书,富不丢猪”。

所以在东方文明当中,如果说得简单一点,中国只有一本书——偌大个中国只有一本书,叫家谱。中国这个民族是以家开始到国的,是这样一个概念,所以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能看到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姓名,这就是家谱。然后到刚才说的中堂,到他们的宗、庙、到读书,中国的皇帝和政府一般会对家族里好的人给予表彰。所以,这个系统就是一个完整的中国。



在这样一个文明史上,我们面临一个新的时代,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工业文明。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在发达国家,包括在瑞典也面临的同样的问题——健康、传统、资本下乡、保护耕地、年轻人到城里面去了等等这样的问题。所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中国目前的工业文明、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发生的巨大冲突,这就是我们目前主要的工作,要做的工作。





我们在2009年做过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也成为中国目前乡村复兴、农耕文明复兴,并与传统文明进行融合的一个代表。这是我们十几年前的一个项目,叫五山模式。这个项目是由政府、NGO、还有农民共同组织的,是三方共同合作的一个项目,也是由中国的设计师、规划师、画家、艺术家共同组建的项目团队。



因为过速的发展,中国的土地、河流、森林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你看这个山被砍伐得,只剩下一棵树,树皮都被扒掉了,这就是我们的一种现状。





由于人们过度地强调经济和发展,人们对公民的责任、对社会的关注、对文化都开始麻木。这是在中国的一种丑相:这三个妇女在打麻将,一个发高烧39度还吊着盐水瓶在打麻将。你能看到当一个公民丧失了基本责任以后,她的贫穷其实是从精神开始的。



这里有两种趋势:一种是人们在求快速发展,另外一种愿望是,更多的人希望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要有生态发展的极限标准。所以,我们带着这样一个想法和村民、和村干部、和政府共同探讨,中国的乡村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该延续我们的传统文明继续往下走,同时又要吸取现代文明和现代科技。这就是我们在这个村做的事以及和不同人群进行讨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做的工作用几句话来说,就是:经济是解决今天的问题,科技是解决明天的问题,教育是解决后天的问题,信仰是解决永远的问题。所以,我们慢慢地把信仰的概念提到了政府日程当中,这对一个政府来说,当时是不太容易接受的。



我们一边在乡村修复,一边是靠文化。因为现代人的发明很难看,也不好用,而且不科学,所以我们和农民讲如何建房、如何建村的同时,提出两个标准叫“垃圾不出村,污水不入河”。这就是给他们做的,一个是村庄的污水处理系统,另外一个是垃圾资源分类系统。在几千年的文明中,中国老百姓一直都做得很好,只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我们把最优秀的东西给丢掉了。





在中国农村的发展过程当中,古村落其实破坏得比较严重。这个是留下大量废墟的遗迹,我们还是把它就地改造过来了,减少了他们的支出,我们尽量把村庄恢复到村庄本来的样子。





在中国生态系统当中有一类人、有一个群体叫风水先生。他们对中国的生态、建筑、乡村的保护非常重要,但这个系统目前我们整个社会都不太认同,认为这是迷信。但是中国的老百姓——每一个老百姓都很尊重他们,所以我们在乡村建设过程当中,把他们看得非常重,因为我觉得他们是中国文化和乡村的保护神。



前面讲过,我们想建立一个本地人的信仰,因为我们知道法律是永远有空隙的,法律是永远不可能完整的。只有信仰、宗教信仰是完整、没有缝隙的一种法律。



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建立了五山茶坛,取五种山的土、五条河流的水汇集在一起。最后把本地人聚在一起,把这种仪式变成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就伴随着他们的生活,伴随着他们的发展,伴随着他们的文化。现在这已成为当地一年一度重要的信仰仪式,已经发展十三、四年了。





这个村的发展过程很有意思。有一个村干部既很有道德,但又经常和村民打架,所以在村的发展过程中,他和村民发生的冲突非常大。每年到了村民选举的时候,我都担心今年他可能选不上村干部,因为他经常跟人打架。但是我没有想到,全村的人还都会选他。这时候我就会知道,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人们心里还有正义感、还有道德共同组成的一种价值观。



对于乡村文明,它的文明形式是融在人们非常小的生活细节当中的:做饭、茶道、剪纸……其实这些都是乡村中一种特别重要的、远离城市文明的、生活的艺术。这种艺术,只要土壤上能长出庄稼,这个文明就会永远伴随着他们。





关于生态环境,现在我们一直在用一种现代工业化的或者城市的治疗方法。这个村,在我们三年多的建设当中,山还是原来的山,水还是原来的水,人还是原来的人,但村庄从精神到物质到生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是他们的茶山,我们当时跟他们说,你们一定要尽量少用化肥和农药。他们说,有虫子怎么办?我说,有虫子,你就给它长,虫子多了,鸟自然会来,鸟把虫吃了,生态就平衡了,不能虫子一来你就用农药。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这个乡村的整个生态系统,已经变得人、动物、环境越来越靠近自然、靠近东方文明的法制。



六年之后,我们提出“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理念, 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十二年后,我们再回头看看村里的农民,如果他们还幸福,这就是乡村建设。

谢谢大家!









孙君,画家,村长助理,北京绿十字发起人、总顾问,中国乡建院联合发起人,中国·农道联盟秘书长,合肥半汤商学院监事长。以乡村教育与生态保护作为自己目标,是乡村自治与环境问题研究者,乡村建设的实践者。

著有《农道》(被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馆收藏)、《新农村建设方法与实施》、《农理》、《给我三个春天》、《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等书籍。

2006年获得“中国最具行动能力三农人物”评选提名,2008年获全国优秀慈善工作者称号,2010年获得“2009年中国绿色年度人物”,2013年中国年度时尚人物,2014年中国设计年度人物。


    关注 半汤商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