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姥姥”终于恢复为“外婆”!上海小学语文课本有了说法

 

天津人的资讯阅读首选,在这里读懂天津!...



今天(6月23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关于上海小学语文教科书“外婆”改“姥姥”一事的处理意见,责成市教委教研室会同上海教育出版社迅速整改,向作者和社会各界致歉,并与作者沟通,将课文中“姥姥”一词恢复为原文的“外婆”一词,同时依法保障作者权益。

此前,上海小学课本“外婆”改“姥姥”的做法和理由引发网上热议。

全文如下:

6月20日,网络舆论关注“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科书第24课《打碗碗花》原文的‘外婆’被改成了‘姥姥’”。我委了解有关情况后,要求市教委教研室和上海教育出版社查清事实,向公众说明有关情况,并进一步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是责成市教委教研室会同上海教育出版社迅速整改,向作者和社会各界致歉,并与作者沟通,将该文中“姥姥”一词恢复为原文的“外婆”一词,同时依法保障作者权益。

二是按工作计划,今年9月起,小学二年级将使用国家统编语文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科书停止使用

三是要求全市教材编写工作要从中吸取教训,充分尊重作者原文原意,切实依法维护作者正当权益。

四是我委将进一步加强教材编制的管理与指导,提高教材审查能力,提升教材质量。

感谢社会各界对上海基础教育教材建设工作的关心。

早前新闻

NEWS





6月20日,有网友称,上海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打碗碗花》,原文中的“外婆”全部改成了“姥姥”。为何要改动?有网友找出去年上海市教委的答复:“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外婆”属方言。


网友评论
上海网友表示
对“姥姥”这一称谓感到很不习惯
还有网友表示
把“外婆”改成“姥姥”以后
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表述
都变得怪怪的……
在许多网友看来
“外婆”和“姥姥”都是方言
真正的书面语应该是“外祖母”
还有网友表示疑问:
不管出于什么理由,
修改原作者的文章,
经过作者同意了吗?
6月21日,上海教育出版社正式回应:
上海教育出版社
关于沪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
将“外婆”改为“姥姥”的说明
6月20日,某网络自媒体发表文章,称沪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文《打碗碗花》把“外婆”改成了“姥姥”,引发了网络讨论。我社接到市教委教研室要求,第一时间进行了全面核查,基本情况如下。

在沪教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既有“外婆”的称谓,也有“姥姥”的称谓,“外婆”的称谓出现了8处,“姥姥”出现了4处。沪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把“外婆”改成“姥姥”是为了落实该学段识字教学任务的需要。“外”“婆”“姥”三个字都是小学二年级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外”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第4课中,“婆”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第18课中,“姥”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第24课中,即在认读“姥”字前,学生已经认读了“外”“婆”两字。

关于称谓,尽管“外婆”“姥姥”没有绝对的地域区分,但通过此事,我们认识到,语文教材编写除了要考虑学生识字规律和增强学生对文化多样性了解外,还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和语言习惯。我社在今后的教材编写和修订过程中将予以高度关注,并防止再次出现类似情况。后续我社将协助教研部门共同做好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以准确把握并充分考虑上海地域文化和用语习惯。

此外,有关网络媒体引用的对“姥姥”一词使用的答复,与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无关,是2017年对读者来信反映本社《寒假生活》中一道英文翻译题翻译方式的回复。

我社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对教材出版予以关注,共同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读物。

特此说明。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年6月21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22日发表关于沪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将“外婆”改为“姥姥”的声明。声明称,网络媒体引用的答复,是2017年研究室对一位读者来信反映的一道英文翻译题翻译方式的回复,与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文《打碗碗花》没有关系。


语言科普


现代中文对母亲的父母亲的正式称呼是外祖父母,不同地方及方言有不同称谓,南方称作外公、外婆,北方则为姥姥(或姥娘)、姥爷。

更细的划分是这样:

吴语区:外爷、外婆

北方官话:姥爷、姥姥/姥娘

四川话:家公、家婆

客家话:姐公(d͡za-gong),姐婆(d͡za-po)

粤语:公公、婆婆或阿公、阿婆

闽南语:阿公(a-gong)、阿嬷(阿妈/a-ma)

湘语:外公外婆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出版的《汉语方言地图集》,也将“姥姥”和“外婆”一起归入“外祖母”的方言表达中。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和澤清涼

看看上海人口头上是怎么叫长辈的↓

爸爸:当面叫“爸爸”,上海话里念平声。在别人面前,你可以叫“阿拉爷(ya)”,不太正经的可以叫“爷(ya)老头子”。

妈妈:“姆妈”、“妈妈”是上海人普遍的叫法。略不正经的叫法是“老妈”,在别人面前称“阿拉娘”、“老娘”。结婚后回娘家叫“回娘海头起”。

爷爷:爷爷(yaya)/大大(念dada,不能念dudu)/老爹(dia)/阿(e)爷(ya)

奶奶:阿奶/嗯奶/亲娘/阿娘/娘娘等。

关于爷爷奶奶的叫法,其实上海人中也没有统一。列出的这些只是比较常见的叫法。在上海嘉定,爷爷可以叫大爹,奶奶可以叫亲妈。奶奶和妈妈,到底哪个才是亲妈呀?知道这个真相后也是惊到广播君了!

外公:外公(ngagong)

外婆:外婆(ngabhu)

曾祖父(爷爷的爸爸):男太太(tata)、太公(tagong)

曾祖母(爷爷的妈妈):太太/女太太(tata)/太婆(tabhu)

如果再往上算一代,那就是高祖和高祖母啦!

婆婆:当面叫“姆妈”,在别人面前称“阿婆(akbhu)”

公公:当面叫“爸爸”,在别人面前称“阿公/公阿爹”

岳母:当面叫“姆妈”,在别人面前称“丈母娘”

岳父:当面叫“爸爸”,在别人面前称“丈人阿伯”,不正经的叫法是“丈人老头”。

爸爸的哥哥:叫伯伯(bakbak)/大伯伯,其妻称“大妈妈”

爸爸的姐姐:姑母/姑妈/大姑母,其丈夫称“姑父/姑爹(dia)”

爸爸的弟弟:叫“叔叔/爷(ya)叔”,其妻子称“婶婶/婶娘”

爸爸的妹妹:孃孃/姑母/姑妈/小姑妈,其丈夫称“姑夫”

妈妈的哥哥弟弟:娘舅/舅舅,其妻子称“舅母/舅妈”

妈妈的姐姐妹妹:姨母/姨妈,其丈夫称“姨夫”

编辑 | 冯晗
综合 | 上海教育、中新网、新华社、光明日报



    关注 天津广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