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探】禅思、观心、留白、共生,在庭园与自己对话

 

日本园林,以其独有的美意识和自然观,自古传承至今。...

庭园,何也?

对我而言,庭园是款待访客、「表现内心」的场域,也是表现修行累积成果的「表现自己」的场域。

禅言「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同样的水,随着饮用的生物不同,可成毒,也可成乳。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庭园。所以想要制造香醇的乳汁,平日不间断的修行是绝对必要的。

打造庭园时,我的心境如果没有万全准备,完成的作品就不易具有高度精神性。庭园是映照自己的镜子,等于是呈现另一个自己。

进行曹洞宗大本山总持寺的云水禅修时,我体验到的严酷,在最初数周间,能令七四人中,有一四人落荒而逃。即使如此,我仍持续修行,挑战肉体与精神的极限,寻找自我,正视「本我」;然而,对我而言,最能体现反映出自己人生的是庭园,得以测试自己能力的就是庭园创作。

在有限的用地上,我投注全副心力,设法呈现日本自古传承的「空寂」、「闲寂」、「幽玄」等氛围与禅的精神。
在欧美,着重于完美保持「形」。欧洲的庭园是左右对称。由于欧洲是石的文化,建物都是石造,多为两层、三层楼建筑,庭园的设计着重于从高楼层俯视时能够漂亮有形。

日本庭园的情况相反。园内飘荡的氛围更重于「形」,而且重视精神性,着重将精神性投射于空间当中。日本庭园首重留意现场的素材,以及建物与庭园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设法均衡调配布置,以便呈现仅能在那座空间中体验到的自然。日本是木的文化,建物是木造。

能否创造宁静安定的心灵,以及置身大自然之中的至福感,打造触动访客内心深处的庭园,取决于自己是否具备能力,足以打造深入人心的庭园。

我希望访客来到我打造的庭园时,会想要静静地、久久地伫立凝视,不舍离开;我希望自己打造的庭园空间,能够协助人们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实际感受活在当下的美好。我鞭策自己努力精进,期许自己打造的庭园成为代表日本的空间造形艺术。
设计访客的心

设计庭园时,有三大考量:

「空间的使用(造访)状况是哪种?」

「谁在使用(造访)?」

「使用这座空间的人是以哪种心情造访?」

这三大考量是为了更透彻了解访客的内心状态。

只要能够沉静心情,让人只想静静地欣赏,进而反观内心,寻找自我,这样的空间,即使是座硬邦邦的空间也无妨。例如京都龙安寺,是以石、石、石打造出静谧的空间,得以集中精神。这是一种令人不由腰杆挺直、正襟危坐的空间,而不是让人忘情哼唱的空间。
所谓石庭,是展现创作者本身;简言之,石庭是百分之百展现创作者内心的空间。然后,访客将在这座空间中重新审视什么是真正的自己。

对于远离都会、期待宁静自然疗愈的访客,或许可以让空间更温柔祥和,例如加入绿意,营造置身自然的氛围,抒解心情。此外,让空间更为宽阔,更能令心情悠闲温和。

重点在于希望让什么样的人,体验到什么样的心情。

举个例子,箱根有一间全新开幕的饭店,计划在中庭打造一座庭园。首先,我预想前来的访客应该是住在东京和大东京地区的居民。这些人的日常生活总是与时间赛跑,缺少与自然亲近相处的时间。因此,他们希望前来呼吸箱根的空气,感受氛围,享受解放的感觉。这些就是访客造访这座空间时的内心状况和心情。所以,在庭园中展现都会风格的设计,或是运用现代的材料,其实是换汤不换药。这座庭园必须满足人心,令人觉得值得一游,然后带着满心欢喜返回都市。

所以,我无不先用心地清楚思考造访一座空间的访客心态,推想访客对那座空间的期待,然后才会思考如何成功打造空间,营造那样的氛围。
设计共生

无论哪种设计,最后都会成为自然,彷彿原本即是自然的一分子,锋芒绝不会盖过自然。我总是无时或忘必须促进自然与人类的和平共处,使两者相互对等。这是日本建筑,以及日本庭园空间与自然的存在之道。

现在常言「与自然共生」,「共生」其实是佛教用语,意为「自然与人类地位平等,相互合作,相互创造互生的环境,并共同守护环境」。

由此,日本的观念是自然与人类地位平等,无尊卑之分。因此,庭园与建物在设计上也无主从关系,必须对等打造人类所在之处,以及自然所在之处。庭园象征着自然。
日本的这种观点来自佛教,而欧洲的观点基本上源自基督教。

在欧洲,人与自然有阶层之别。

基督教观点中,最上位是神,其次是神创造的人类,然后才是支持人类的自然。因为自然支持着人类,所以人类认为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任意改变自然。这个观点在根本上与日本大异其趣。

于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必然产生主从关系。森林可以随着人类的需求砍伐,改制成人工物品。这些行为当中全无衬托导引出自然的优点的想法。

透过欧洲与日本的农业发展方式,即可了解两者的不同。欧洲是大规模农业,大面积翻土,砌建挡土墙,驱动机器耕出广大麦田。因此,欧洲的土木技术十分发达。

另一方面,日本的观念认为,如此对待自然是一种冒犯。所以,尽量保留原始地形,慢慢改造成为稻田或农地。

为了打造与人类共存的农田,因而诞生了梯田。

这种对待自然的根本观念差异,也影响到日后对都市造成的灾害。

举例来说,日本的梯田遭逢豪雨时会四处渗水,造成许多地方有部分毁损。可是,那绝非一切俱毁或大规模的损坏,只需稍事修理就能恢复原状。

然而,欧洲遇到豪雨时,保护农地的挡土墙会支撑到最后,等到再也撑不住了,就兵败如山倒般一一倒塌,造成极大规模的灾害。这项道理也适用于建筑、都市和庭园。

以人类的技术或力量来征服自然,设法令自然臣服的设计,即使能够感动人心,想必也不长久。

人类必须与自然和平共处,强行改变自然只会后患无穷,从这种观点诞生的日本农业,以及这种精神,承继到建筑和庭园。未来,世界想必会开始追求这种想法。
弯曲、挠折……历尽艰辛的树木才美

树木分为人工栽培与自然生长两种。

和寻找石头一样,我也会上山找寻树木。不过,山里树木的树根并非随时可移植,所以无法立刻使用。

有些农地种植了许多从山上搬运下山的树木。这些树木不是从树苗开始种植,而是在山上寻得耐人寻味的树木,慢慢搬运下山,种植在农地上,才能够移植。我主要都是从这些树木当中进行挑选。

虽然我也会选择人工栽培的树木,但自然生长的树木,美感毕竟全然不同。
人工栽培的树木,为了能够尽快换得现金,施洒大量肥料,只希望长得快,长得粗,长得高。重点是,这样的树木根本营养过剩,而且生长过于平顺。

这样的树,显得乏味无趣。

然而,自然生长的山林树木,必须避开周围的林木,从缝隙间探寻吸收阳光,艰辛地自力生存。虽然成长缓慢,但借由这份辛劳才能成大器。

刻苦成长的树木姿态,俊美壮丽。

所以,我尽可能使用自然生长的树木。不过,这种树木的风格特殊,在庭园中不容易配置。树木会选择使用之人。技巧不纯熟的人掌控不易,不过只要透彻了解树木的特殊习性,就能够安置在庭园中最适当的地点。

落下,流动,清净心灵

庭园积水倒映景色,为空间增添清爽宜人的空气感。而水还能拓展了空间的开阔感。

水由上而下顺势流动的「声音」,能够清净人的心情。

水直落而下的方式,有倾流向下的「一洩千里式」,或是迂迴顺势的「导流式」,或是分支细流的「捐捐丝流」等,形形色色。不同的水流方式,深深影响景色的氛围。
水会「流动」。就像自然一样,庭园中有湍流,也或有潺溪。水流方式与宽幅、流动速度、水量有相对关系,所以我在设计时会仔细计算思考。当然,周围的水岸及水渊的设置方式也随之不同。

水流湍急之处,冲激石头,流向改变。如果是泥土的话,就会被水削蚀而流失。若是似有若无的捐捐细流,可以採用土堆堤防。

我会根据这些效果,仔细计算,进行设计。

举例来说,德国柏林的「融水苑」水流设计,是象征德国的历史。在那部历史中,既有遭遇诸多磨难试炼的停滞时期,也有令人瞠目结舌、惊异不已的突飞猛进时期。我将这部过往的历史,以水流的型态来象征化。

我希望借由流水声和庭园,净化访客的心灵,所以沿着庭园路径设计瀑布和水流。

此外,在瀑布前方,我设置了供游园访客聆听水声、歇脚休憩的地方,还能同时一览开阔的庭园景色。
设计「无常」

鸟儿的啼声,分分秒秒不同。

啼鸣的瞬间时刻,能够提振人心,感动人心。

那么,这个瞬间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因为,下一时刻的鸟啼,已非同一地、同一瞬间、同一鸟儿、同一啼声了。

日本茶道所阐述的一期一会,一生只一次相遇,意味着即使在相同场所,邀请相同宾客,献上相同的款待,相同的时间也早已流逝不复返了。

所以,没有恒常,只有流逝,消失。

这就是「无常」。

日本的观念认为「不会驻留」才是美。事物变化才是美。所以,设计「无常」是很重要的。
在庭园中,正是运用植物来表现创造这种无常观。日本是幸福的国家,拥有四季分明的季节变化。而植物非常适合表现这种时间的变化。

植物冬日枯萎,然后发芽,继而逐渐长出嫩叶,再渐渐厚实。到了酷夏,叶色转浓;入秋之后,渲染上秋色。观察这些变化,能够了解自己生活在这些变化之中。

缤纷绚烂盛开的樱花,只能够维持一星期。可是,为了在一个星期内全力绽放,其他三百六十多天,约五十个星期的时间,都在准备着。正因为有这段漫长的准备期间,才有花朵盛开的一星期。感受这样的变化,从心领悟「无常」,是我进行设计时注意的重点。
「幽玄」,想像看不见的事物

「幽玄」就是「深藏内部的余韵」。

这是潜藏着提供无限想像的含蓄,或说想像看不见的事物。

在能剧的舞台上,就像能剧大家世阿弥所言,看到能乐表演者在遥望远方时,想像他究竟望着多么遥远的他方,或是正在遥望哪种景色,这也是幽玄。

庭园结构当中,位居正中央的瀑布上,红叶细枝垂悬而下,只能隐约看到叶片后方的部分。

不展示全部,就是幽玄。

换言之,留下提供想像的部分。

这是一种「不全部展现,隐身于后的典雅」。

一切尽现,所见部分就是全部。可是,一部分无法看见,留下提供想像的部分,这就与水墨画一样,考验观者的能力。

除了想要一窥究竟的好奇心之外,还会让人开始想像。这就是幽玄企图创造的美。

因为是想像,各人感受不同。重点在于无限拓展的想像。

庭园创造的重点在于看不见的部分,而非能够立刻看见的部分,旨在提供观者于自己内心中描绘创造。
*****
看不见的设计:
禅思、观心、留白、共生,
与当代庭园设计大师的65则对话
作者: 枡野俊明  
出版社:脸谱  
出版日期:2012/12
语言:繁体中文
龙安寺石庭
谜深き庭 十五の石をめぐる五十五の推理
作者:细野透
出版社: 淡交社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语言:日语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半层微店”
搜索书名即可购买相关图书


    关注 半层书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