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国:拳学之见

 

作者简介:马文国,中国武术协会常委,国家武术研究院青年学者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武术协会、拳击协会副主席,西安...





作者简介:马文国,中国武术协会常委,国家武术研究院青年学者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武术协会、拳击协会副主席,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主任。

对于拳学,自然是见仁见智的,有的人注重于演练,有的人注重实战,也有人看着其中的文化与历史,这些都是拳学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无可厚非,更无须厚此薄彼。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注重实战的练家对套路演练之“舞”或者“花拳绣腿”是不屑一顾的,认为这些技法从拳学而言是不入流的,在实战中式不堪一击,更有人指出套路根本没有保存价值,应该彻底摒弃掉,认为正是这些繁琐的套路限制了武术的发展。而个人以为,我们尚不论现代竞技武术的套路是由“自选”演变而来,谈不上有什么历史和传承,但许多传承几代甚至多年的经典套路还是有极高的保留价值,毕竟在这些套路中保留了一些古典武学的遗存,古人正是用这种形式把一些十分珍贵的武学素材传承下来,留给后代。如果我们只是看到传统武术无法和现代的泰拳、散打甚至MMA去“对话”,而忽视了传统武术流传有序和传承百年的技法,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舍弃了自己的武学体系。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拳学上也奉行了“实用主义”,觉得自己民族的武术太“土”,不能迎合这个时代,甚至觉得我们的武学无法用现代体育科学去解读,大多是属于“糟粕”之类的东西,殊不知武学和诸多的传统武术流派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格斗中历经千年而逐渐衍生的智慧。过去的拳家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没有受过文化的熏陶,但在武艺上有“师承”和“传授”,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拳学发展的轨迹,也用心血把拳学中一些珍贵的素材传承了下来,他们可能由于文化和阅历的限制对其中的一些东西缺乏深入的理解,但却用一种朴实而热烈的感情在保存着这些武艺,说他们“保守”也好,说他们“封闭”也好,说他们不合时流或者“老土”也好,他们在武林和江湖传承着他们视若宝贝的拳学。



正是在这样一个群体面前,我每当走进,总是怀着十足的敬意。虽然他们有可能对自己的师父或祖先有夸大以至虚构的部分,但我们在这种朴实如泥土的骄傲和自豪面前卖弄自己所谓的“学识”就显得多余,也不必去和他们进行一番论证或争辩。因为在一个民族文化走向没落和被争夺而流失的时代,我们应该感激有这样一群并不靠武术吃饭和带给他们丰厚收入的人却在孤独甚至落寞中传递着我们民族的文化香火。他们可能是无法走进城市和主流的“武术人”,却在偏远的乡村谨守着拳学的“尊严”、“规矩”和许多我们无法理解的技法。一些武术界的学者认为中国武术是一种技击的“艺术”,这一点我也认同。



如果单纯为了搏杀,没有必要保留那么繁琐的门派和技法,正是因为历史上“兵家武术”与“民间武术”的融合或分野,有交流,有融合,有分歧,才形成了中国武术和世界诸多武技的全然不同,无论是拳技还是兵器,中国人为其设计了不同的“场景”和“全方位”的技法,可谓是“上下周全”、“无有不及”,在兵器的较技上更看重“巧取”,无论是“一寸长,一寸强”还是“持短入长”,单双软硬,汇集了波澜壮阔的技术体系,让人只能感叹其“博大精深”。那么,何谓“拳学”?以我的理解和阅历,是对拳术的一种体悟和表达。当然,“体悟”是用身心去感悟的,必须历经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和千锤百炼,并且有“师承”和“传授”,而非自己盲目的“创新”。其次,必须用语言和身体能够进行表达。



拳术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武艺,必须要通过身体来进行“表达”,所谓我们说的“能讲能练”,也就是说拳学是一门“实学”,而非一味而空泛的理论讲授。那么在表达上离不开三个元素:技法(招法)、劲力和神韵,这三个元素缺一不可,招法是核心,劲力是根本,神韵则是体现着“将自身置于战斗的场合”,表现出来的一种气势和精神。最重要的一点,拳学非仅仅用套路演练来表达,而是涵盖着一个流派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包括基本训练、拳架训练,套路演练和实战训练,实战是拳学的方向和根本,离开了实战,拳学自然不能称之为“拳”的学问而会成为“舞学”。在现代武术分为套路和散打两个项目的时代,我一直坚守称自己为“传统武术流派技法”的一个武者,并不介意别人把自己划在“套路”还是“散打”阵营,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拳学”,浮华褪尽,依然谨守一份孤独而傲然的虔诚。


    关注 太极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