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公映已成爆款,《我不是药神》真的那么神?

 

尽快找时间拔草。...





6月30日开始点映,还有一天才开始公映的《我不是药神》,如今点映票房已过亿,猫眼电影评分9.7,豆瓣评分9.0。这部电影毫无疑问已经成为2018年的爆款,各大社交媒体好评不断,自来水们纷纷安利,让许多还没看到电影的观众急不可耐,只想尽快找时间拔草(这样才好在朋友圈发表自己的评论啊)

纵观上半年的国产电影,可以看出仅仅依靠流量明星拉票房的作品已经逐渐势微,不管是制作方还是资本都开始向内容回归,这对于整个电影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现象;从营销手段来看,口碑式营销也成为了电影营销的心头好,营销平台似乎已经意识到,如今依靠粉丝营销、明星效应、大型IP已经收效甚微,真正影响电影票房的不是粉丝是大众,真正能抓住受众的也不是IP而是题材。

而《我不是药神》之所以能够在公映之前就做到如此大规模的辐射以及几乎零差评的高分,首先不可否认的是优质的内容+专业的演员阵容。但仅仅依靠内容想要做到“神级电影”的级别笔者认为还是有些夸大了,娴熟的运用营销手段更是这部电影的点睛之笔。



题材选的好,就成功了一半
前面已经说过,大IP+流量明星的搭配已经不再是电影票房的保障。真正能够打动观众的还是题材和内容,贴近人民生活、描写人民关注的焦点内容、切合民族情绪的才是良药。这一点从之前的《战狼2》、《红海行动》以及《前任3》都可以看出来。《我不是药神》就是从医药这个切入点入手,讲了一个原本经营男性保健品的商贩,为了挣钱留住儿子抚养权,成为了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独家代理商,本来只是想赚点快钱的自私商人,却在接触了白血病群体后发生了改变。笔者还没有看过影片,但已经可以想象到这其中可以产生和爆发的利益与人性的冲突,而冲突又往往能引发人更多思考。艺术源于生活,无论什么形式的文艺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当人们把文艺作品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件作品就成功80%了。


悄然无声的营销更抓人
在《我不是药神》上映前,曾经改过三次名字,最初叫《印度药神》、后来改为《中国药神》到最后的《我不是药神》。对于电影来说,名字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一般电影改一次名字就差不多了,但是《我不是药神》改了足足三次,这样的频率可以说成是匠心制作,不容一点瑕疵,也不免会让人联想是一种营销手段。电影为何会改名?从《印度药神》-《中国药神》-《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如果可以让大众对作品产生疑问,那么就有很大的可能带着这丝疑问去一探究竟。

《我不是药神》正式上映之前进行了大规模的点映,也正是这些点映让这部电影被“封了神”。这时关注微博的粉丝网友们坐不住了,表示“为何徐峥的超话(微博的超级话题)才22个人签到,微博的转赞评、明星势力榜都不行,票房号召力却这么高?”这样的疑问引起了向来瞧不起流量明星和“饭圈文化”的耿直电影迷们的不满,纷纷表示“谁说徐峥没粉丝?他现在是我的宝宝了!”、“哥哥头发都没了,他只有我们”等等逗比搞笑的言论,有了这样的冲突,让事件迅速变为一场网络狂欢。一夜之间,#山争哥哥#话题阅读量从1700万+飙升到了5300万+,徐峥的超级话题冲进了明星榜前十,排在了鹿晗和吴亦凡的前面,阅读量超过了3.8亿,徐峥的各种表情包、机场街拍无修图都应运而生。无疑又给电影刷了一波天降流量,只要营销方对这些稍加利用,就会扩散出更大的营销效果。
如今《我不是药神》公映在即,是否真的称得上“国产片的神”还有考察的空间,尽管电影方的这波口碑营销操作非常6,但对于好电影来说,观众心甘情愿被营销,也心甘情愿成为自来水。

赋能未来:2018移动智能营销峰会暨第五届金比特奖奖项申报猛戳下图戳下猛戳下图



热文回读

90后老阿姨补完了《创造101》后,才发现自己掉进了陷阱……

我的老师不是人?英语流利说这波广告真不是人

粉丝手撕金主爸爸,华为、张艺兴应各打五十大板

马蜂窝换下“烂广告”背后的“阴谋论”

马蜂窝“上位”后,去哪儿网着急了?出了一个更尬的广告


    关注 广告主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