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上半年平稳收官但隐忧仍存,抵外患扩内需财政应发力

 

尽管近两月消费和投资均有所放缓,中国上半年经济仍如期平稳收官;而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为下半年经济增长投下阴影,唯加紧练内功方可淡然应对诸多不确定因素。...





路透中文新闻部 宿泱韫

尽管近两月消费和投资均有所放缓,中国上半年经济仍如期平稳收官;而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为下半年经济增长投下阴影,唯加紧练内功方可淡然应对诸多不确定因素。

分析人士认为,在内需下滑、外需高度不确定之时,预计下半年政策将更重“扩内需”,财政政策将有更大的发力空间,通过减税等对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货币政策也有边际放松可能,年内料仍会继续降准。

“中国经济总体下行压力仍在,尤其目前国际环境更严竣,中美贸易战刚刚开打,下半年对经济不利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加大,形势可能会更加严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称。

他指出,尽管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但近期公布的工业企业利润以及财政收支数据等尚好,相较金融市场的动荡,实体经济总体仍较平稳。从政策的调控角度看,下半年应更着重于内需的扩大,货币政策亦应适当松动一些。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今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一致,为2016年三季度以来最低;上半年GDP同比增6.8%。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低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6.5%,为今年3月以来最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9%,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一致。1-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一致,再次刷新历史最低;期内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7%,消费同比增长9.4%。





“从下半年来看,外部环境确实有很多的变数,不确定性、不平衡性有所上升。”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毛盛勇表示,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对世界经济复苏会构成重大挑战,对中国也增加了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而中国内部来看,当前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攻关期,下一步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扩大内需,使经济运行始终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

据其介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在不断巩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78.5%,比上年同期提高14.2个百分点,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7.1个百分点。对于近两月消费增速偏低,毛盛勇解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7月1日汽车进口关税的调整,汽车类销售明显回落,扣除这方面影响,5月和6月的消费增速分别在10%和接近11%。

“从下半年来看,消费还是有条件延续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总体来讲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只会加快,不会停下来,这是发展的大势。”他说道。

亚洲股市周一下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经济成长略微放缓,与此同时投资者仍警惕中美贸易战的影响。MSCI明晟亚太地区(除日本)指数跌0.4%;中国股市沪综指跌0.5%,沪深300指数跌0.4%,香港股市恒生指数跌0.3%。

**新旧转换**

受地方政府债务监管从严影响,中国基建投资增速已降至历史新低,房地产投资尽管仍算强劲,但多归因于土地购置的高增,在调控收紧环境之下,未来增速下行亦是大概率事件。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经济到了新旧转换的关键时期,即便下半年经济有下行压力,旧增长模式恐怕也难以为继。

海通证券经济学家姜超等表示,二季度经济小幅下行,加之价格涨幅回落,GDP名义增速从一季度的10.2%回落至9.8%,受社融增速回落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工业经济也从二季度初的“需求冷生产热”转为“需求生产均弱”,经济下行的拐点已经出现。

“地产对旧经济的支撑力度正在转弱,而支撑来自于新产业、新产品、新消费等新经济部门,结构转型才是经济希望所在。”他们称。

统计局的毛盛勇指出,当前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和过去相比没有那么强烈;中央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的合规性、合理性,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判,对项目包括PPP项目,加强了合规性校验。通过这些手段,下半年一些合规的项目可能会加快落地进度,“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础设施投资还会延续平稳的态势。”

中原银行经济学家王军在谈及当前中国经济新矛盾和问题时称,需求整体偏弱,投资和消费均出现超预期下跌,外贸已经受到贸易战的影响。其中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下降最快,创历史新低;但地产投资依然维持了很高的景气度。

“可以说,上半年如果没有房地产价格高企,整体投资及民间投资增速将以更快速度回落,如果未来依旧依靠房地产,中国经济济不仅无法进行转型,下半年数据还会继续令人失望。”他认为,下半年受内外部复杂因素影响,内需和外需表现可能都将弱于市场预期,经济下行压力重新加大,全年经济增长料将轻微放缓至6.5-6.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7%,增速低于1-5月的10.2%;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11.8%,高于1-5月的10.8%。上半年,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7.2%,土地成交价款增长20.3%。



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相对更为乐观,他认为投资偏弱状态主要受当前风险防控成为政策重点工作的短期影响,上半年的摸清风险底细工作,使得PPP、棚改、政府债务调整等都受到了限制,影响了当期投资增长,预计下半年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在上述因素消除后会恢复增长;更为重要的是,民间投资在2018年已显现回升态势,表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正在积聚。

“总之,2018将是中国经济走出‘底部徘徊’阶段的起始之年,只要政策保持定力,不受外部贸易争端等影响,经济整体‘稳中趋升’态势不变。”他说。

**政策更重扩内需**

面对不确定因素增多的下半年,分析人士预计货币和财政政策均会有边际放松,去杠杆的表述调整为稳杠杆,货币政策已转向灵活适度,央行下半年料将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财政政策将更有作为,支出加快,对个人和企业减税落地,均有可能在下半年兑现。

恒丰银行研究院的蔡浩、李海静表示,下半年,首先要关注7月下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定基调,“在内需下滑、外需不确定性较高的经济形势下,扩内需必将成为下半年经济增长的重点。”

他们指出,无论是之前的扩大开放、关税下调政策,还是增值税调降、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减税安排,均体现了决策层有意通过扩大内需来将经济增速控制在合理区间的初衷。而对于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仍是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但是在扩大内需和抗击贸易战的背景下,预计年内仍有1-2次定向降准(或降准置换)安排。

华泰证券李超团队认为,受消费稳健增长、政策扶持新经济发展、地产投资较有韧性等逻辑支撑,未来GDP增速快速回落的可能性较低,但需求层面仍有下行压力,中美贸易摩擦局势紧张,下半年外需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考虑贸易摩擦对经济拖累的情况下,维持三季度GDP增速预测为6.7%不变,将四季度经济增速预测修正为6.5%。

“我们认为扩内需的先导将是刺激居民消费,以及支持高新制造业发展,而货币政策已转向灵活适度,人民银行上半年有三次定向降准,下半年可能还将有1-2次。”

中原银行的王军指出,在内有经济下行压力和信用风险暴露、外有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国内政策亟待微调,需要在稳增长、调结构与防风险、去杠杆、严监管之间调整和平衡。

他认为,除了要强调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还需注重政策的灵活性、前瞻性和协同性,研究和掌握好各项政策的力度、节奏,避免政策过于简单粗暴,以及多重政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防止众多紧缩政策叠加造成资金面的紧张,流动性风险的加剧。

特别是,对去杠杆、严监管政策出台的力度和节奏适时作出调整,分清轻重缓急,谨防货币金融冲击超出当下风险管控能力。对于财政政策而言,可以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结构调整方面发挥更积极作用,采取更大力度的减税政策来应对当前市场出清过程中的内外部冲击。

财政部上周公布,6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5%,主要是受政策性因素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7%。中金解读称,上半年累计财政赤字7,261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9,177亿元。考虑今年预算赤字金额与去年持平,下半年财政赤字有更大空间,各项减税政策效果也将在下半年更多体现。

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日前撰文称,金融去杠杆面临资本不足的约束,必须以财政资金充实国有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并完善公司治理;要加速推进央地财政关系改革,对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房地产泡沫问题至关重要。 (完)


    关注 路透晚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