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广州|他4年守候40个特殊孩子:我如此爱你,我怎能放弃

 

总有一寸微光照亮在这座城市上方,温暖这座城市的心灵和胸膛。...



写在前面

小编曾两次探访微光,每一次都是满满的震撼。我们总说这个社会冷漠,但其实在广州某个角落,那里有一群特殊孩子,他们的笑容堪比满天繁星,能够治愈每个人的灵魂。

这是广州妈妈网全新原创栏目《百味广州》第四期,带你探访在夹缝中生存,以一寸微光照亮40个特殊孩子未来的微光康复中心。

记录有态度的广州故事,反映广州人的人生百味和时代变迁—— 一叶落知天下秋,微观角度看广州。

2017年9月24日【百味广州 | 第四期】,如果你身边也有这些带有广州印记的人和事,请联系萌萌哒微信号gzmengmengda,我等你哦!



芸芸众生,人人都需要慰藉。

这个慰藉可以是金山银山,可以是至亲陪伴,也可以是热爱和信仰。

他叫王凯,身体看起来瘦削单薄,长年穿着一件棉布衬衫,笑起来眼睛弯弯,身上有一股艺术家的气息。

△照片由主人公提供

是的,他曾是一名舞台导演,最辉煌的时候,拿过中国文化部的创作金奖,四年前导演的一出晚会打动了主持人鞠萍,在央视播放。

这是一个做导演的好苗子,曾有无数人认为。但命运的诡谲之处,就在于未来不可捉摸。
在当了十二年的舞台导演后,他撂手不干了,转身创办微光艺术康复中心。

微光是他创办的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用综合艺术方式疗愈心智障碍者的非官方非盈利组织。

中心里面的都是被上帝吻过的孩子,他们或有自闭症、智力障碍,这是一群特殊儿童。
但放弃导演5分钟就入账5万的工作只为这一群无血缘关系的孩子,有人说王凯当导演多年当傻了,更多的人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

只有他知道这都是因为心中那团燃烧的火:让这些孩子有尊严地活下去。

第一次采访王凯,是在一个台风天。当时中心正是休园日,整个微光静悄悄的,只有孩子们的手工艺品静静伫立着。
“这都是孩子自己亲手做的作品。”

提到中心的孩子,王凯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念叨着这些作品都是哪些孩子做的,眼里流露的都是喜悦和赞赏。



很难想象这些陶艺都出自特殊儿童之手,每个都妙趣横生,虽没有世俗的规整,但那份野趣和肆意却是很多寻常人缺少的。
在这样轻松的环境里,王凯很快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很多我们以为的意外,其实早已冥冥之中早有注定。就像王凯和这群特殊孩子。



2008年,王凯进入苏格兰国家剧院在广州的一个融合工作坊,本以为是一次寻常的导演工作,但看到那些特殊儿童们,他的心灵第一次受到了颤动。

有些孩子对色彩敏感,所以画作鲜亮带着满满活力;

有些孩子钟爱音乐,虽然看不懂音符,但不妨碍他们弹奏心中的天籁;

还有些孩子不爱与外人接触,但做出的陶艺每每都能让人惊喜。

△孩子们的画作
他们在寻常人眼里并不完美,但世界给每个人都准备了他的舞台,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欣赏每个人的精彩。

参加工作坊第四年,王凯导演了一台名为《幸福也有不一样》的晚会。



晚会时间不长,布景甚至有点简陋,但不妨碍每个家长沉醉其中,到了尾声,还有不少家长无声饮泣。

他们第一次看到特殊孩子在舞台上展示自己,没有怯懦,没有迷茫,有的是自信和对生命的渴望。





晚会结束后,不少家长涌入后台,向王凯道谢。

在中国,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很多家长并没有完全接纳自己有“缺陷”的孩子,甚至不愿意孩子出现在公众视野。

但这次晚会,让很多深处困境中的家长萌生了一种希望,自己的孩子并不是能锻炼成拥有自理能力就好,他们一样能追求生命的另一种可能,一样能有尊严地活下去。



这种希望给了王凯无声的震撼,年逾三十,他开始思考自己的过往,难道艺术仅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吗?

一年后,王凯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辞去导演工作,开办微光康复中心。

当这个决定被亲朋好友知晓时,毫不意外换来的全是质疑声。幸好,妻子茉莉一直在身旁默默支持。

就这样,微光康复中心诞生了。





中心隐匿于广州1968创意园区的树荫深处。第一次前去采访时不小心迷了路,一位保安告诉我一直往前走,看到有个小花园一样的建筑就是了。

△创意园环境清幽
果不其然,中心很美,外沿用竹竿撑起藤蔓,藤蔓缠缠绕绕,阳光打下来,细细碎碎的斑驳光影美得令人心醉。





∆这都是孩子们自己亲手种植的植物
更特别的是在木架子上鳞次栉比摆满了孩子们种植的小植物,微风摇曳,细细倾听,能听到树叶婆娑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





但王凯刚来时,却不是这番景象。

创意园虽安静宜居,但建筑大多由废弃旧工厂改造,所租的房子也只是破落的厂房,黑漆漆的墙壁,碎了一半的玻璃窗,落魄而寂寥。



既然下定了决心,哪能轻易放弃。

掏出两人积攒已久的积蓄,全砸在上面。墙壁黑乎乎,就自己刷墙,天马行空,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图案;玻璃破了,咬咬牙全换成落地窗,阳光直射进来,明亮的环境引得孩子兴奋哇哇叫。



折腾了大半年,中心初具规模。后来招到培训老师,偶尔也有志愿者过来帮忙,这个康复中心才勉强走上正轨。

第二次去中心采访时,孩子们正在上音乐课。十几个孩子和家长排列成几排,顺着老师的节奏歌唱。





他们的脚踝都系上了铃铛,稍微一动就叮当作响,这是一种音乐疗愈的方式,深受孩子们喜爱。



钢琴声合唱声悠然想起,隔壁的牛轧糖和蔓越莓饼干制作也到尾声。这是一间小小的烘焙室,一进去,整个房子氤氲着浓浓奶香。



琦琦正在上烘焙课,他是个自闭症少年,两年前偶尔机会认识中心,就在这里待了下来。



室内无人说话,琦琦专注而认真地做蔓越莓饼干,老师笑着说他切得厚了点儿,琦琦顿了顿,重新修改,得到表扬后,他脸上竟然泛起微微红色。



如今,中心里的4个孩子已经踏出中心找到了工作,还有5个孩子在中心获得劳动报酬,他们正一步步向世俗社会靠拢,在这里找到最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




曾采访一个妈妈,问她孩子最大的转变是什么?

妈妈温柔回答:最大的转变就是独立性吧。现在孩子可以自己上下学,中间需要转两趟地铁也不需要家长接送,孩子有了健康成长的环境,家长也可以放轻松,努力营造更好的生活。







很多家长说遇到微光,是最大的幸运,可这幸运的背后却面临着巨大的窘境——要运营一个公益性质的康复中心实在太难了。

在微光,3年多来,80%的全日制孩子在接受免费的艺术教育,只有周末的课程是19至30元一节,相对比高价康复中心,这个价格简直低廉。

除了日常的募捐和两个月一次的集市义卖,中心几乎没有任何收入来源。





今年为了维持运营,中心开始收取每节课20元的课时费,周末的课程也不得已提高到50块一节,然而和高昂的房租和人工费相比,这还是杯水车薪。



每年房租都在以5%的幅度增长,作为一个民间机构,几乎得不到其他官方的资助。



在过去的3年里,为了中心继续运营下去,王凯瘦了20斤。





以前我是纯粹的艺术家和艺术项目创造者,只需要负责单纯的艺术创作,现在性质几乎完全改变了,我需要负责资金、人员、教育管理以及处理一些杂事,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但如果自己的辛苦能换来孩子们健康成长,他觉得甘之如饴。



△照片由主人公提供



生活品质也许是有下降,但或许就是命运的安排。跟孩子们在一起,让我觉得很愉悦。与其说我给他们带来了成长,不如说他们让我找到了精神的着陆点,所以谁要感恩谁呢?



虽然身体、物质让人背负着重压,但灵魂,从来都是一样的喜悦和轻盈。在将近一天的接触里,王凯总是面带微笑,而孩子们也爱极了这个温柔的老师。



夜幕降临,我的采访也接近了尾声,孩子们开始收拾回家的物品,整洁而有序。

每个人出门前都会走到王凯面前,尊敬地道一声:王凯老师再见。而王凯则目送每个孩子远去,眼里蓄满了温柔。

夕阳打在小院落里,覆上一层暖色,增添了几分温柔。这个中心明天又将迎来这群可爱的孩子,而王凯就像一个守候人,默默等待他们的健康成长。

至于微光的未来在哪里,我们不得而知。但王凯坚信:总有一寸微光照亮在这座城市上方,温暖这座城市的心灵和胸膛。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4号“萌芽1968创意园B8-02
领导说了,你点一个 
萌萌哒的工资就涨5毛!
一周爆文

9个坏消息来袭!广州人的国庆长假可能要泡汤了…

“拐卖小孩我们有的是招”,人贩子骗术又升级了

某小学叫停家长签字:检查作业不是妈妈的事!

农村户口将取消?广东人这四件事一定要尽早去办!

广州人有福了!高铁要开进市中心,看看哪个站在你家最近

砧板保养居然只要涂点这个?一年不发霉、没异味!


    关注 广州妈妈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