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访惠聚之星---伊斯拉木·居麦洪

 

第一次与伊斯拉木·居麦洪见面是在我的办公室里,自治区经信委住麦盖提县库木库都克村工作组正在组织集体学习,他向大家做了自我介绍。...



第一次与伊斯拉木·居麦洪见面是在我的办公室里,自治区经信委住麦盖提县库木库都克村工作组正在组织集体学习,他向大家做了自我介绍。虽然当时我手里有全体组员的名单,但并没有记住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是自治区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住村之后,我们朝夕相处,渐渐发现他不但稳重朴实,而且还精明强干。除了担任我们的“口舌”——翻译,又经常能提出新点子,大家都叫他“点子王”。他还是一位计算机高手,组内大家有计算机方面的什么问题,就会立刻发出伊斯拉木、伊斯拉木的喊声,问题便很快会得到解决。下面,我就带着大家认识一下这位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



生活印象

伊斯拉木·居麦洪,男,1979年3月1日出生在轮台县的一个维吾尔族农家。1998年参加高考,作为巴州民考民状元被南京大学录取,于2004年毕业于该校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他的脸庞线条分明,略微发福的身材,也是那种丢到人群就找不到的一个人。可有一天,本组的一位干部对我说:王处,你看伊斯拉木像不像一位好莱坞明星!我仔细看了他一会,脑子飞转起来,哦,真有点像呀,像那个好莱坞功夫明星…,是“杰森·斯坦森”,大家补充道。伊斯拉木颇为得意,不紧不慢地说:哦,这个早有人说过。


这个农家走出的孩子,参加工作12年后,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以“访惠聚”工作队员的身份又再次回到南疆农村。由于他为人谦和友善,加上语言上的优势,很快成为村里的“名人”。正如他自己所说:目前,村民无论老人和孩子,不管在哪里遇见我,都会叫我的名字,主动跟我握手。村民们和我无所不谈,在我心里我不仅来住村,而且我就是这个村的村民,库木库都克村已经变成我的第二故乡。

一次,我们同座一辆车,伊斯拉木喋喋不休地说:只要单位放假都会带着孩子回到自己的家乡轮台,加深孩子对农村的了解和情感,以后我也会回到农村去的。他说话时表情投入,我对他说:伊斯拉木,习总书记说必须记住乡愁,你就是一个有乡愁的人。伊斯拉木开心地笑了。‍



还有一次,我休假归来已是傍晚,一进村委会就看到伊斯拉独自一人在菜地里忙碌着,打了招呼后,我说:忙了一天的工作,还有精力种地呀?伊斯拉木说:我有些想家、想孩子了。他有两个可爱的女孩,一个6岁、另一个才1岁5个月。他接着又说:我喜欢种地,虽然有点累,但是就不想别的了。

工作印象

住村伊始,我就发现他有用不完的精力。烈日炎炎下,你能看到指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时有他的身影;沉沉夜幕里,你能看到村干部“双语”培训班的讲台上有他的身影;漫天风沙中,你能看到挨家挨户走访村民中有他的身影。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访惠聚”活动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组积极策划实施了一系列活动,开办了“沙泉之声双语”广播站、沙泉业余团校一期培训班、沙泉故事汇和“我的巴扎”青年团员创业平台等,帮助村党支部、团支部、妇代会开展工作,不断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这些活动,伊斯拉木都自始至终参与其中,有的活动从提出思路到制定方案都出自他的手。

发展庭院经济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伊斯拉木是我们组发展庭院经济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当地村民对发展庭院经济脱贫致富还没有作好思想准备。伊斯拉木与组里的同事们一起走家串户,向村民做耐心细致的宣传动员,面对面讲解政策,以解剖麻雀的方式,不厌其烦地向村民灌输如何规划利用闲置土地,美化家园、增加收入的道理。发挥了“双语”干部的语言优势,积极动员村民从思想上先“脱贫”。

“双语”培训是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伊斯拉木承担了村干部的“双语”培训任务。培训前,他从摸清底数、制定教案着手。培训中,他运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方法,不但注重语言技能的教学,还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把培训班办得有声有色。伊斯拉木的讲课深深地吸引着所有村干部,大家纷纷对他翘起大姆指说:亚克西,老师。

总的印象

住村两个多月了,我们组每名成员都以政治担当、饱满热情、忘我情怀和奉献精神,把使命记在心中、把工作抓在手上、把责任扛在肩头,践行着自治区党委对“访惠聚”活动的标准和要求。伊斯拉木·居麦洪是我们中的一员,是我们的优秀代表。你如果想认识我们的这位“访惠聚”之星,就请到库木库都克村来吧!


    关注 自治区经信委访惠聚工作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