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家旺族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也是需要技术

 

教育孩子也是需要我们多学习,也是需要技术的。...







开车需要技术,修车需要技术,修电脑也需要硬性的技术,养比较精贵的花同样需要技术,兴家旺族这个事情跟这些比起来,哪个难、哪个容易?

兴家旺族看起来很庞大,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一步步完成。各位妈妈想一想,做这个事情时你有技术吗?这样一个伟大的高技术含量的事情,更加精密复杂,你会怎么来完成?

做妈妈这么多年,你都会哪些技术,又用了哪些技术养孩子,引领家庭,改造爱人?请大家认真想一想。



修车的技术核心是我们要知道原理,知道车的构造,兴家旺族也一样,我们要知道家的原理,孩子的构造。首先学习构造、运行的原理,每个地方怎么配合,每个部件、每个环节的特点、运动方式以及出现故障怎么解决。

比如,开车打不着火,有可能电瓶坏了,也可能是别的原因,但你就是不知道具体哪里坏了,但修车的师傅通过种种的判断,就能知道哪里出现了问题。这些技术如果不学是完全不知道的,你多么抓狂、多么抱怨都得不到解决。

有人说开车我不需要会那么多技术,那你开车总得会开、会倒吧?遇到障碍总得会描述吧?简单一个小事情就需要这么复杂的技术,我们的孩子比这复杂、精密千倍万倍,所以你面对孩子时,你难道不需要学习吗?



很多妈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孩子早上不起床,自己着急上班,着急干很多事情,孩子就是不起,你怎么办?大多数妈妈的招数都是先用温和的语气,然后没说几句就开始发脾气,最后就要打孩子。

有人想:“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还需要技术吗?”我们通过这个小问题展开一下。很多妈妈不知道教育孩子需要很多的技术,只是随便按照经验来带孩子,从来没有想过带孩子需要那么复杂、那么精密、一环扣一环的技术,技术是操作方面的。

没有学技术之前,妈妈用的都是招数,很多招都用了,比如“打”,只要打一顿孩子立刻就乖了,至少坚持三天,貌似听起来这招挺好使的。实际上妈妈的技术屈指可数,“连哄带骗、打、发飙,你再不怎么样我就怎么样……”



我们都希望获得一些绝招,一按按钮——“吃饭”,一按按钮——“起床”,一按按钮——“写作业”……还有妈妈对三岁前的孩子用“交换”(这一招),她觉得这是最有效的,引诱孩子像训小动物一样,你表演个动作我奖励个吃的,你如果做XX我就给你个XX,这是经典的条件反射,用这种方式来养育孩子。

这种技术有没有用呢?也有用,但一般有效期只有几天。很多妈妈发现自己教育孩子的技术太单一了,你想控制孩子,想操纵孩子,好让自己省心,这些都是管控性的。我们需要引导的技术,而不是控制类的。目前很多妈妈都是通过“反复说,强调地说”,用打让孩子配合,这种技术用得偏多,一直从0岁用到18岁。

这是很可怕的,因为她的技术一用十几年,也不进行升级,她忘掉了孩子在不断地成长,“一个成长的孩子——一个不变的技术——一个不成长的妈妈”这样会匹配吗?就拿孩子早起来说,哄、打用了十几年,就这样一个技术能一直管用吗?



其实三岁之前的孩子不用着急,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你只需要做好自己就行,因为孩子模仿的是家庭的生活方式,妈妈该干嘛干嘛,三岁孩子是有资格睡懒觉的,三岁前孩子追寻最自然的天性,不要让孩子混乱了。

三岁之后有上幼儿园的问题,不起床怎么上幼儿园呢?妈妈怎么上班呢?可是我们来看,起床是谁困扰?都是妈妈,孩子是不困扰的。

如果孩子觉得上学是妈妈的事,他的内驱力就不够。上学是系统的事,你的孩子有内在的驱动力吗?他喜欢这个幼儿园吗?他喜欢老师吗?他喜欢小朋友吗?我们需要的是“引导孩子”的技术,不是操控他。

我们都是第一次当妈妈,我们也是需要专业学习怎么教育孩子。我们要学些专业的带孩子技术,争取做最好的妈妈。让我们一起给与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和孩子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 END -


想听更多音频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关注 母亲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