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炒小处方的也许是不良媒体

 

如果有人夸你说:你们家就你一个好人,你是该高兴还是哭?如果有人夸你的结果是:你们家就你一个好人,你是该哭还是...



如果有人夸你说:你们家就你一个好人,你是该高兴还是哭?

如果有人夸你的结果是:你们家就你一个好人,你是该哭还是该笑?

我估计,思维稍微正常一些的都会觉得被坑了。

这是挖坑。

这几天,网络都在热炒一毛九处方的小处方医生,据说人民网、人民日报都点赞了,有医生读者在朋友圈评论这才是有良媒体。

我看了半天,也愣了半天:有良媒体的标准也太简单了吧?只要不是质疑行业或者具体的某个从业者,只要是夸的,就是有良的,只要是质疑的,哪怕质疑的是害群之马,也是不良的媒体。哪怕这个夸奖的背后是挖坑,会误导大众,违背医学常识,也是有良。

事实上,媒体和网络恶炒一毛九的小处方,就是挖坑,给医务人员挖坑,给医学常识挖坑。



一、小处方医生才是好医生。这违背科学,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患了那个病,不吃那个昂贵的药,医生也没办法,药很贵,一个月好几万。如果医生开这个药,是大处方医生吗?

二、所有的医生都应该这样。估计很多医院都入不敷出。医院开不开大处方,不是医生能做主的,医疗逐利模式,逼着医生开大处方。为什么一些发达国家的医生不这么干?因为绩效和处方不挂钩。

有些药,可能就是心理作用。临床上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夫说回去观察观察。患者和家属追着医生说:那给我们开点药吧。于是,医生就开始开药,可有可无的药。为什么?心理作用,一般是坐诊多年的医生才这么干。如果一个熟人上门,一分钱药没有开,他基本会怀疑这个医生和他关系不熟悉。

某电视台报道时,一个评论员举了自己的例子,说在利益驱使下,一毛九的处方确实罕见,我曾经遇到过,在一家又是检查又是开药,结果越来越严重,在另一家医院,吃了几块钱的药好了。前面那个医院不是庸医就是黑医。大家为什么对这个新闻这么感兴趣,主要是太少了,一些医院和医生太黑。

评论员的话有道理吗?至少他说“前面那个医院不是庸医就是黑医“这话很不符合常理,这就好比吃烧饼的故事,吃七个烧饼,吃饱了,你说前面那六个烧饼都是黑医还是庸医,合适吗?

对医生的不信任,进一步拔高对医生的期望!大众眼里的好医生,一般是不用做检查,不用化验,开一付草药,吃下去很快就好了。甚至质疑所有大医院的医生的诊病行为:我们村的医生,过去从不让做检查,很快就开药,现在大医院的医生离开机器就不会看病了,做一堆检查,还没查出什么病。

一中医正骨医院,现在基本不怎么采用正骨的方法,甚至好些年轻的大夫已经不会这么正骨了,原因是,他们经常采用手术的方法,正骨效果没有手术明显,而且如果出现反复,还容易闹医患纠纷,干脆遇到了就直接手术,挣得钱也多。

单纯的恶炒一毛九的小处方,是把大家一块往沟里带,既违背医学常识,也加剧医患不信任。医学的事,终归要交给医生做主,让医生没有开大处方的动力,才是根本。

一个理性的评论是:的确,现在有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但这涉及医疗制度、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也盘踞着错综复杂的利益群体,不壮士断腕,医改会打折扣。此时,一味鼓励“良心药方”,容易将制度问题转变成医生这一群体的问题,反而逼着他们成为改革的阻碍力量。此乃缘木求鱼。

媒体质疑现在的医疗问题,是没问题的,但是因为质疑的方向不对,只把板子打在医生身上,于是就成了目前医患对立医媒对立的现状。





(防失联,长摁二维码可以加值班微信)

本号由近百位医院管理专家及十几位医疗观察者发起,陆续推出思考医疗市场的原创稿子,兼做新闻。不少文章被转,凡是署名谭梅的稿子都是由本号顾问团所写,请按格式署名来源,格式为:医院院长微信公众号(yiyuanyuanzhang),谭梅,谭梅不是一个人。

沟通邮箱:yyyzwxgzh@163.com。对于来稿,默认为原创。


    关注 医院院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