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故事它们的边缘都镶着山寒水瘦,人间真意

 

中药的故事是说不尽、道不完,中药房的人事亦是日日相似、日日不同,在时光里各各守着云卷云舒。...





家里人说,我去了中药房半日,衣上,已沾染了药香气。虽不自知,可身染药香,原就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呐。

中药房的空间不大,缩在医院不大起眼的一角,不似外头人来人往。略锈的抽屉把、落灰的角角落落,陪着那几个年轻的、上了年纪的药师,数十年如一日,见证了那些忙碌、那些吵嚷,而后又兀自安静着。

记忆里偶有一些关于中药房的朦胧印象,因奶奶是医院退休的缘故,我本就是医院边上长大的孩子。奶奶家的老房子就在中医院的边上,来来往往的,一道铁门里,就是中药房、煎药室,而悠悠袅袅的药香气,是隔也隔不住的。而第一次在里面泡上好几天,确是觉得,与她更亲近了。



电子开方早已不是多新鲜的事物,在前头也有了6g、10g按着常用剂量包装着的中药,可在中药房里头,仍是几把磨得发亮的药戥子,一叠搪瓷盘子,忙活起来,一杆秤,一把药,穿行在药柜围成的方寸天地里,熟谂、老道,像极了修行多年的高人,一招一式都从容。没能多些参与他们秤药的机会,于我到底是有些遗憾的。

药柜子都是很有些年头的,高高矮矮的错落着,披着一身早有了磨损、磕碰的漆皮。抽屉多是两格的,外头贴着恭楷写了的药名,除却偶尔几味药占了整个抽屉,别的都是里外两味,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候着。

药柜里每一格药的排放次序是颇有些讲究的,业内称“斗谱”,各处有异,但多是为了取用方便。

我认了几日药,多是一排排依着次序看的,所学有限,却也大致看出了些门道——最常用的中药饮片是安排在最易取得的地方的,例是甘草、当归、党参、白术、茯苓之类。

而一张处方中功效相近的药物常是配伍使用,故功效相近的饮片宜编排在一起,可减少调剂时来回走动,如常用的止咳平喘药、清热解毒药、活血祛瘀药等分别按功效相对集中编排在一起。再就是药性相反而长相相似的药断不可放的太近,较轻的药放在上层,而过重的药,例如朱砂、紫石英等放在下层,种种种种。

中药房的规矩到底还是一板一眼的,容不得乱摆乱放、乱抓药,是替病人把着最后一道关的。而这样、那样的讲究,细细想来着实是很有些趣味的,各安其位,有交有待,但也不死板僵硬,仍是充分考虑了药师的需求,真实、生动,一点没有故弄玄虚,很有些平平凡凡的烟火气。





草木皆有灵,在这一隅之地,与药材相遇、相伴,其实是很幸运的。

草叶类的药材,常让我回想起它们曾经在晨曦里、夕照里轻灵招展的模样,而根茎类的药材,总予我一种讷言、粗朴的感觉,它们在地底里积蓄了太久,已然敛去了锋芒,但他们又在各自的方子里暗自飘逸,处处锋芒,不辞不让。

它们从远古莽荒里走来,再名贵的药材,都有它最初朴实无华的过往,先人们于自然里挣扎求生,尝百草、辨药性,它们的边缘都镶着山寒水瘦,涂抹着人间的沉重和亮色。





古人写“一折青山一扇屏”,你若同一味药材对视,便会觉得,每一味药都如画、如诗,你会想象他们过去长在天地之间的样子,你会暗服它们的疗病之功、补益之效,你会觉得每一味药都拥有它们的小世界,那里寂然欢喜、温暖美好。

我曾在制作毕业季中药签的时候参与文案策划,去挖掘那些药材名字里、本心里的人生寄语,几句偶得的话用的颇为满意,故摘来放在此处温故。

“决明子:明志行志,杂念无念。

甘草:部分上下俱无犯,性适温寒两不妨。

莲子心: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药有寒凉温热、方有君臣佐使,中药的故事是说不尽、道不完的,中药房的人事亦是日日相似、日日不同,在时光里各各守着云卷云舒。而我,大概走到哪里都不会忘了,儿时记忆里,那道铁门里溢出的药香阵阵,那些静然观药时,得到的回应,跌入的故事……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八分书客”,作者/抬脚扫陈皮,编辑/山柰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青年中医 好文选读
-商务联系-
   首席勾搭官 微信|meleyan
-转载原创联系-
首席小秘书 微信|zytc_zs


    关注 中医同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