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专项能力培训第4期】导管消融与并发症专题,贴合临床,亮点纷呈!

 

为期两天的房颤综合管理专项能力培训项目第4期暨第五届公济心血管论坛学术活动圆满结束,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房颤综合...





为期两天的房颤综合管理专项能力培训项目第4期暨第五届公济心血管论坛学术活动圆满结束,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房颤综合管理、抗凝治疗、导管消融以及并发症等多个专题,共进行16个讲座,8个病例报告,2场手术直播,参与讲课、报告、手术、主持的专家达60人次以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承办的本期培训为上海及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观看线上直播的心内科医生奉上了丰富实用的学术"大餐"。以下是8月6日的学术内容简报。

房颤导管消融专题

陈松文:如何选择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
 
陈松文教授作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陈松文教授报告称,房颤是多因素、进展性疾病,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证实,大多数患者适合导管消融治疗。然而,术后复发的病例并不少见,但多数可再次消融。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消融方式是关键。

周根青: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管理
周根青教授作报告。


围术期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周根青教授就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管理话题,从患者筛选、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管理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患者筛选的基本原则是无手术禁忌,通过手术治疗有潜在获益,手术风险可控/可接受,且患者有经济承受能力。术前应了解患者病史,进行全面检查,抗凝、抗心律失常药物管理,并做好术前准备。卒中高危患者术后应进行长期抗凝治疗,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4周,术后注意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此外,周教授还强调,临床合并用药时,需要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刘少稳:大环消融与CASE术式
刘少稳教授作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刘少稳教授领衔的电生理团队在十余年的房颤手术经验和近万例房颤导管消融病例的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于2015年提出了房颤导管消融经典"CASE"术式。采用该术式流程行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术,1年成功率达85%,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为如何提高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远期成功率提供了参考。"CASE"术式,同时还强调了"case by case"概念,即在"CASE"术式流程的基础上,结合每位患者的特点,进行个体化消融。刘少稳教授就大环消融与CASE术式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即应用图像融合技术做好消融准备,应用量化消融工具完成前庭消融,使用多种方法科学验证和评价,最后进行个体化消融策略。

魏勇:四次消融术失败的阵发性房颤--第五次抉择
魏勇教授作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魏勇教授报告了一例反复发作心悸4年、4次射频消融术后入院的病例。2018年7月18日,患者进行第5次导管消融,因肺静脉前庭未充分隔离,采用大环隔离肺静脉前庭和改良后壁线性消融。之后讲者对基质改良、肺静脉外触发灶消融以及肺静脉前庭隔离等进行了讨论,对再认识阵发性房颤的导管消融策略提供了有益借鉴。

黄明伟:高龄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一例

黄明伟教授作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黄明伟教授分享了一例高龄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案例。高龄房颤患者合并疾病多,肾功能不全比率高,卒中及出血风险相对高,合并用药多,抗心律失常药物耐受性低,导管消融有效性、安全性总体相似。黄明伟教授结合诊疗经验强调,80岁以上无症状房颤患者以抗凝、控制心室率为主;阵发性房颤患者可考虑导管消融,肺静脉外触发灶多;持续性房颤患者,可尝试电复律,明确窦性心律的获益,必要时行导管消融治疗。
并发症专题

王群山:房颤导管消融并发肺静脉狭窄的识别与防范

王群山教授作报告。
随着房颤射频消融术式改进,肺静脉狭窄(PVS)发生率明显下降。严重PVS治疗困难,预后不良,尽早明确诊断对于患者有重要意义。介入支架置入和球囊扩张仍为 PVS治疗的首选,短期疗效肯定,并在临床实践中得以证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王群山教授强调,PVS重在预防,防范PVS是前提。

聂振宁: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血栓栓塞
聂振宁教授作报告。


上海市中心医院聂振宁教授就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抗凝和预防进行了系统阐述。随着导管消融器械的改进和消融技术的进步,围术期血栓栓塞并发症较前显著下降。但并发症少不代表不重要,聂振宁教授强调,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血栓栓塞是临床医生必须正确认识和正确处理的并发症之一。

庞玲品: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中脑梗塞一例
庞玲品教授作报告。


在一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中,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疼痛刺激无反应,但血压、血氧和心电图正常,考虑患者术中发生脑梗塞。经会诊及并发症处理,约5分钟后患者意识恢复,四肢肌力正常。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庞玲品教授就该病例从术前抗凝策略、肝素的个体差异以及术中监测ACT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庞教授强调,房颤患者射频消融围术期管理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王睿: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急性左心衰一例
王睿医生作报告。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王睿医生结合一例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急性左心衰患者的诊疗经历,与参会医生就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急性左心衰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讨论,对防止同类事件的发生有一定借鉴意义。

崔海明:射频消融血管并发症两例

崔海明教授作报告。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崔海明教授报告了两例射频消融血管并发症的案例,并就假性动脉瘤(PSA)的发生、临床特征、成因和诊疗策略等进行了分享。崔海明教授总结称,应掌握血管穿刺技术,正确使用股动脉闭合器,并进行有效的压迫止血。对于射频消融血管并发症,应早发现,早治疗。

王永:房颤导管消融并发心脏压塞一例
王永教授作报告。


临床上房颤导管消融并发心脏压塞的案例并不鲜见,但是如何尽量避免房颤消融术中心脏压塞的发生?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王永教授结合经验指出,房颤尤其是肥胖患者使用镇静剂时,密切观察呼吸,患者呼吸幅度大时导管操作尤其小心。心脏压塞发生后应及时心包穿刺引流,穿刺时小心谨慎,避免穿刺并发症,必要时寻求外科协助。

张凝:心房食管瘘的识别和处理

张凝教授作报告。
心房食管瘘死亡率高,无法有效预测,仅能通过降低术中相关部位消融损伤、加强早期识别和干预降低死亡率,因此减少不必要的额外消融损伤,特别是非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消融非常重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凝教授认为,进入VISTAG/A时代,对导管消融有效性的追求可能会增加心房食管瘘发生的几率,早期常常无法在初始影像学检查时发现,因此需提高患者教育,出现相应症状后尽早与手术医生沟通。即便早期影像学检查提示阴性,如高度怀疑心房食管瘘,也可进行影像学复查,必要时早期外科探查和干预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解玉水:心脏压塞的诊断和处理

解玉水教授作报告。
心脏压塞在房颤导管消融术中的发生率<2%,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是导管消融围术期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约占25%,血压下降是心脏压塞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解玉水教授建议,导管消融围术期应进行心脏压塞监测,注意操作轻柔,密切监测血压。使用新技术,如在AI指导下,应避免过度消融。术中要高度警惕心脏压塞,术后常规行床边心脏超声检查,尽早发现心包积液。
手术直播

手术直播画面。
培训第2天进行两台手术直播,一例患者既往在外院做过房颤冷冻消融术,术后复发,本次术中自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左侧旁路介导,先予以旁路消融,然后重新隔离右肺静脉,诱发房扑,最终消融终止房扑,本例由陈松文教授担任术者。

另一例女性患者,61岁,阵发房颤3个月,使用普罗帕酮不能控制房颤,按照CASE术式手术,在AI指导下行双侧大环消融肺静脉前庭电隔离,并评价肺静脉双向传导阻滞,最后终止房颤,本例由周根青教授担任术者。

孙育民教授和周根青教授,聂振宁教授和陈松文教授分别对两场手术进行点评,为线上线下参与培训的医生提供了直观、便捷和高效的手术学习机会。
孙育民教授和周根青教授。


聂振宁教授和陈松文教授。
相关链接:

1.【网络直播】心房颤动综合管理专项能力培训项目第4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站暨第五届公济心血管论坛:明天开播!

2.【房颤专项能力培训第4期】刘少稳:房颤合并心衰的治疗

3.【房颤专项能力培训第4期】廖德宁:房颤筛查

4.【房颤专项能力培训第4站】陈松文:如何选择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

5.【房颤专项能力培训第4期】再回上海,房颤综合管理和抗凝治疗仍是重点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张莉娟┆美编 柴明霞┆制版 刘明玉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信息】


    关注 心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消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