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展期的创业公司7字真言之 “快”

 

创业公司怎么做才能事半功倍?...



本文转自:外滩商学院



前言
这几年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各行行业中冒出,周边各行各业的很多朋友,总有那么几位是正在创业公司工作的,或者正准备加入创业公司的。

从他们的话语之间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对创业公司怀抱着无尽的希望和无尽的失望



“痛并快乐着!”也许是对服务(过)创业公司的小伙伴们,最好的感受总结。

有人会说何以见得?我只想说这些年,我真实的见过和感受过。

后来个人总结了一下创业公司的现状,归根结底也就这7个字,“变”“快”“忙”“乱”“争”“动”“烦”。

这几个字,它们几乎贯穿着整个创业公司的发展期。若是有幸,你正好刚加入创业公司。不妨你可以用以上那7个字来验证一下,看一看是否符合实际。

这几个字,它们几乎贯穿着整个创业公司的发展期。若是有幸,你正好刚加入创业公司。不妨你可以用以上那7个字来验证一下,看一看是否符合实际。

那是不是还会有人问,这何时是个头?要我说,这个可能没有尽头。

无论这家公司整个是否都处于发展期,还是在成熟的公司某个部门属于发展期。

其实这7个字永远围绕在四周。所以不用太介意,也许这就是常态。

我们只需要知道他们如何而来?可以做哪些措施能够减少负面影响?可以做哪些行动扩大正面影响?扬长避短即可。
创业公司的 “快”


但凡加入过创业公司的,或者自家公司和创业公司有所合作的。有句话,估计都会耳熟能详:“唯 快 不 破”。那个环境下,几乎每个人都奉行着这句话,尤其各位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大多都认为它可以为自己带来意向不到的效果。或者可以使自家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的空间。

所以我经常可以听或看到这样的情景。前几天朋友家公司,为了更快的打开异地市场的知名度,抓住热点,仅仅用了几天的时间,就组织完成了一场几百人的产品发布会。

短短几天内,公司里的工作人员完成了嘉宾邀请、客户邀约、宣传文案发布、媒体联系、差旅安排等等事宜。

若是那段时间你在现场,势必可以感受到大家的“热火朝天”,或者也可能是“人仰马翻”、“杂乱无章”。项目中每一个参与人,每天都会累的感觉就剩一口气。但是看着大Boss们还在加班加点的干,半夜凌晨还消息不断。大家也就咬牙继续努力,熬一熬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顺便安慰一下自己,苦也就苦这几天。

其实这样的情景,很难在成熟企业里看到。因为单从项目方案提交到方案审批通过,能明确开始启动落地执行的时间,要是可以在几天内完成已经算是非常迅速了。

创业公司往往为了快,常常要付出的就是更多的时间。



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是每个创业公司的追求

时间这个东西,其实对谁都很公平。1天24小时,没有谁比谁多一分钟。所以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你能压缩的就是自己的休息时间。

尤其是初创公司,要是那家公司工作群在凌晨24:00前就悄无声息的,你都会觉得这不正常。没到个凌晨1、2点,绝对不会安生。

可是回望一下,有些时候真的需要如此的“快”吗?“快”就真的代表有效率吗?我看也未必。

就拿我朋友那家公司,几天之内完成一场新产品发布会的事宜。在整个会议前,中,后期充斥着各种“浪费”。

听她所讲,在发布会召开的前1天,当地的工作人员要统一着装的工作服还没有到位。为了赶时间,不得不派人去指定地点拿货,拿完货更是安排了“人肉”带货打飞的送到会场。说的夸张点,单是这些交通费用都可以重新再定制一批工作服了。

但是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批“金贵”的工作服,到了当地工作人员手里,可以穿上的不足一半。你会问为什么,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尺码不对。有些身形高大的人穿不上呗。其实当时定制工作服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负责这件事的人就直接指定了尺码区间,连最基本的人员信息都未收集。

更浪费的还在后头,那次发布会听说邀请了那个行业圈内30-40位全国的嘉宾和大咖。由于时间仓促,可想而知,机票就别指望可以拿到优惠了。有些嘉宾是见缝插针的来出席,平时行程满满。出席已经是给足了朋友公司的大Boss们面子。所以在当天会议结束后,有些嘉宾一看时间还可以调剂,机票改签的是一批一批。可想而知这些额外费用往哪算?只能主办方来承担。

朋友之前是参与过几次产品会议发布的。按她的说法,若是一场发布会做的好,其实可能不用花费太多的。原因是,但凡时间充足,是有机会可以谈一些“赞助”的。但是为了速度,这些“细节”就都可以忽略了,真是应了一句“花钱买速度。”

这就是我能看的,最明显的求“”带来的弊端



为了快,创业公司员工总是非常焦虑

同时为了“快”,往往会使得参与其中的人,情绪上非常焦虑。我认识的几位创业公司的CEO朋友,通常凌晨2-3点不睡是常态。他们不是在回邮件就是发信息。商务应酬更不可少。有时半夜偶尔还要晒个朋友圈,至少要做一下公司的表率。这样的情况,有时会让加入创业公司,但想正常作息的员工变得非常异类。

他们不得不趋同在这样的环境下,半夜不晒个加班贴就不好意思。但是谁知道熬到这么晚到底是真有这么多事,还只是磨洋工。为了让自己更符合公司的“潜”标准,有的人刷剧到半夜,临睡前给自家老板点个赞,打call,或在工作群里冒个泡,表示一下自己还是在线的。

“潜标准”令很多创业公司员工身体透支
个人前段时间在华南地区为朋友公司帮些忙。那家公司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工作时间的确实现了我们一直追求的“灵活”。由于人不多,常常可以见到的状态是,早上9:30 办公室里空无一人,直到午饭后才陆续有人进办公室,从下午开始到第二天的凌晨,才是他们的工作时间。要不是深刻的知道他家公司是经营国内业务,我都开始怀疑对方的客户都在海外。

我问他们就真的一定要熬半夜,才能将业务给谈了,将事给办了。知道经常熬夜日夜颠倒终有一天你们身体会给你们最大的打击。看到那批小伙伴,用一脸异样的眼光看着我,然后无奈的说,没办法我们这个行业圈子就是这样,不到凌晨不收工,不到中午不办公。你想正常,要么就只能退出这个行业。

所以你追求的“快”,其实都会用不同方式的讨要回来。



在我看来,创业公司不应该单纯的追求“快”,而是能将完成工作任务的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在固有的时间段内,利用有限的资源,如何迅速,而有条不紊的产出符合要求的结果。

    首先,创业公司应该人人都掌握时间管理的技能

为何一定要强调时间管理。是因为接触了好些创业公司的小伙伴,感觉公司内部往往自上而下好像对时间要进行管理这件事都觉得没必要。他们更乐意于遇事解决事情,或者 “永远是想一出是一出,没有计划性。”曾经认识一位创业公司的女创始人,每天觉得时间不够用,她给自己配了2个助理还是觉得工作上没有被分担。后来才知道原来她的时间都被碎片化了。她的一天里被参插着各种外出、来访、各会议、人员沟通、接听电话,回复邮件等等,需要她不停切换角色的工作任务。后来建议了她助理在做行程安排的时候做工作任务分类化,最终实现时间模块化。她每个时间段内都能集中干一个类型的事情,比如每周一就是她在公司里参加或者召开各类会议,没有特殊情况不做外出拜访,或者接受拜访。只做了一个微调,让她觉得和之前比起来工作上更有序。

但是还有很多小伙伴,因为工作年限少,或者一开始就没有收到职业化的训练,导致在面对多项工作任务的时候,都无法对任务进行轻重缓急的区分。他们往往会觉得每件事情都很重要,都要立刻去做。关键在于“眉毛胡子一把抓”,常常临了什么都做不好。

所以时间管理的四象限,还是非常有必要学习的。



时间管理四象限

    再次,多掌握几个管理工具

创业公司除了一些专业性强的岗位,比如财务,技术开发人员。若是你是一个通才或者有成为通才的潜质,在我个人看来那是再好不过了,也许你更能游刃有余。因为公司在发展期,很多工作岗位职责都无法划分清楚,这就需要“你”在各个方面都能略懂一些。除了熟练基本的办公工具以外,再多掌握几个管理工具,比如思维导图、甘特图、SMART等等,势必会让你觉得如虎添翼。当然若是想更上一层,在这么多管理学科中,非常推荐项目管理。

因为当你面对每一件新的,陌生工作任务的时候,你都可以将它看成是一个需要被完成的小项目。因为他们是可以被模式化进行拆分的。



思维导图是常见的管理工具

     在你拥有了时间自由的时候更要学会生活的自律

当考勤制度,将不再存在自己的公司里。你的上下班的时间变的灵活化,你不必再踩点考勤打卡,也许有的时候你还可以在家办公。没有了上下班的路途时间,你有了可以选择晚睡、夜游、日夜颠倒的机会,前提是你将自己的工作任务充分完成。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愿意去往新创公司,从某种程度上你拥有了一定的时间支配权。可是越是这样越是需要自律,你只有保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在职场里走的更远。
未来的天晴
外滩商学院特邀作者,10 多年服务世界 500 强公司;涉及销售管理,运营管理,项目管理;人员培养及培训;后为创业型公司提供企业咨询服务;着力于企业的新团队搭建、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中基层管理人员,搭建培训体系完成从 0-1 的蜕变;实行企业文化落地。
如果你  要干货|爱分享|想交流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即可
往期精选

你还想着加薪吗?税后还能剩多少?

数十家热门企业招聘啦,快来围观~

【原创首发】逼走你的,是神的“对手”还是“猪”的队友?

用数字密码解析《我不是药神》各人物。

顶级HR面试只要10分钟?


    关注 HR家共享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