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版胃癌报告权威解读:为什么我国胃癌五年生存率较低?

 

在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的2014年恶性肿瘤登记资料的基础上,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北京市肿...



在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的2014年恶性肿瘤登记资料的基础上,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北京市肿瘤登记处)对2014年中国胃癌的发病与死亡数据进行了分析和估计,原文“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stomach cancer in China, 2014”已发表于《中国癌症研究》英文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2018年第3期。



报告显示:

  • 2014年,全国新确诊胃癌病例数410,400例,约占全部癌症发病的11%,发病率为30.00/10万。
  • 男性胃癌发病率远高于女性,中标发病率是女性的2.4倍。
  • 2014年,全国因胃癌死亡病例为293,800人,死亡率为21.48/10万。
  • 无论胃癌的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农村地区均高于城市。


统计数据来自经过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筛选的达到质量控制标准的339个登记处,占全国2014年年末人口数的21.07%。文章将入选的登记处按地区(城乡)、性别以及年龄别、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层,结合2014年全国人口数据,预估了全国胃癌的主要发病和死亡情况,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中标率)和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分别按2000年中国人口结构和Segi’s 世界标准人口结构进行计算。

1


2014全国胃癌发病整体情况



2014年,全国新确诊胃癌病例数410,400例,占全部癌症发病的11%,发病率为30.00/10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 19.62/10万19.51/10万,男性胃癌发病率远高于女性,中标发病率是女性的2.4倍。2014年,全国因胃癌死亡病例数293,800人,死亡率为21.48/10万,中标和世标死亡率分别为 13.44/10万和13.30/10万。无论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农村地区均高于城市。

2014年全国胃癌发病情况



2014年全国胃癌死亡情况



2


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



胃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25岁之前各个年龄组胃癌发生率均低于1/10万,从55岁开始发病率超过50/10万,至80~84岁达到高峰,为185.85/10万;从40~44岁组开始,男性胃癌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尤其在55~64岁组,男性发病率约是女性的2倍。

不同年龄组胃癌死亡率特征与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特征类似。45岁之后,男性胃癌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在80~84岁组的死亡率最高,为280.45/10万,而女性在85岁之后达到死亡率最高峰,为131.99/10万。

2014年全国胃癌分性别分地区年龄别发病率



2014年全国胃癌分性别分地区年龄别死亡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胃癌发病率在全球多数国家呈下降趋势,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同时老龄化人口比例持续增高,胃癌在我国的疾病负担依旧较重。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约41万,约占全球所有胃癌新发病例的40%,同时发病率与死亡率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农村地区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是城市地区的1.3倍和1.4倍。因此我国胃癌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另外,在胃癌五年生存率上,我国只有20 %,而我们的邻国日本,胃癌五年生存率高达80 %,差距不小。而这个差距中的关键因素在于对胃癌的早期诊断

那日本是如何进行胃癌的筛查呢?对比指南,中国和日本的筛查又有什么区别呢?

3


中日筛查人群有何区别?



在最新版《日本胃癌筛查指南》中,推荐筛查的起始年龄为 50 岁,并未规定终止年龄。依据过去日本和韩国的相关研究,将筛查间隔设为 2-3 年。据报告,日本人口有 1.27 亿,而每年总共约完成 1500 万例胃镜检查。也就是说每年大约有 11% 的人去做了胃镜检查(包括但不局限于 50 岁以上人群)。平均每五年就相当于有 50% 的人至少做了一次胃镜检查。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将胃镜检查纳入到 40 岁以上国民的体检项目中。

我国由于人口基数过大,现有的医疗条件并不能支持胃镜普查;如果全部普查完毕,大概要过六十年。所以现在国家提倡高危人群提前筛查。

根据《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年龄 ≥ 40 岁且符合以下 5 条中任一条者建议作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4、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5、存在胃癌其它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但实际上,真正能做到五年内做一次胃镜的少之又少!即使是一些高危人群,有多少人是按照指南的推荐去进行筛查呢?

4


筛查方法有何区别?



其实具体的筛查方法大同小异,中日胃癌筛查指南种主要包括了下列筛查方法:上消化道造影、内镜筛查、血清学检查(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幽门螺杆菌(Hp)抗体检测以及PG检测联合Hp抗体检测)。但是推荐等级和程序上却大有不同。

《日本胃癌筛查指南》中提出了五种方案,并带有不同的推荐意见,详见下表:

(图片来源肿瘤时间)
注:推荐等级B:由于降低死亡率效果高于缺点,建议用于普查和个体化检查。证据等级1+/2+

推荐等级I:尚无充足证据来判断降低死亡率的效果,无法进行效益与缺点之间的比较,因此不推荐用于群体。根据具体情况和充分解释的情况下可在个人层面考虑。证据等级1-/2- /3/4

实际上,根据2018年在JJCO上发表的日本胃癌筛查综述来看,目前日本基本舍弃了上消化道造影,而直接使用内镜作为主要筛查手段

而在我国,初步筛查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查,项目包括PG检测、Hp检测、血清胃泌素17检测以及结合年龄、性别因素进行危险评分。根据评分再进一步检查。而内镜因为依赖设备和内镜医师资源且费用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痛苦性,尚未采用内镜进行大规模胃癌筛查。一般在危险评分为胃癌高/中危人群时才进一步进行内镜检查。

与2014版共识相比,新版删除了上消化道造影的检查方法,否定了上消化道钡餐的价值,不再推荐于胃癌筛查。





注:图片来自《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

不难看出,内镜检查已成为主流。在胃癌的检查上,我国已用内镜检查代替了钡餐作为高危人群的进一步检查。而日本更是将内镜检查直接作为首选的筛选检查。胃镜检查是胃癌诊断的「 金标准 」,但因其属侵入性检查、费用较高、需投入大量人力资源、人群接受度较低,目前仍难以用于我国胃癌的大规模普查。

5


为什么我国胃癌患者临床确诊时分期较晚



我国胃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临床确诊时分期较晚以及医疗卫生资源和诊疗水平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差异,而导致我国胃癌患者临床确诊时分期较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由于传统观念以及人们对胃镜筛查带来益处的认知不足、早诊早治的意识不强,同时对胃镜检查带来的身体不适存在顾虑,因此居民参与胃镜筛查的意愿并不高;

第二,目前政府仅在我国胃癌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中实施了政府主导的胃镜免费筛查项目,并没有将胃癌机会性筛查纳入政府医保支付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主动寻求筛查的积极性。

上述原因导致我国胃镜筛查的人群覆盖率较低,同时胃镜筛查对于内镜医师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由于缺少必要的医疗卫生资源以及内镜医师人力资源,也给胃镜筛查的效果带来一定影响。

6


总结



总之,尽管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目前依然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时我国胃癌的疾病负担存在着较大的城乡间差异,未来不仅要提高公众的防癌及早诊早治意识,同时要加大胃癌防控资金及软硬件设施投入,尤其要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加强投入,不断提高胃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水平,降低死亡率。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也能逐步强化对胃癌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END -
参考来源:

1. http://www.cjcrcn.org/article/html_9804.html

2. 部分内容来源于肿瘤时间




欢迎勾搭

小编

厚朴方舟,希望之舟!
如果您有出国体检/看病需求,
请回复“姓名+电话”至微信后台,
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您也可以拨打电话400-082-8585
进行详细咨询!
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骚扰小编!
热门文章推荐



日本患的是假胃癌吗?治愈率远超中美,高达80%!



干货 | 中国是世界上的胃癌大国,关于胃癌,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纽约时报》专访:中国富人的海外求医之路



全球40%的患者在中国,你离胃癌还有多远?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内容仅作交流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或专业医疗机构。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出国看病案例


    关注 厚朴方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