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另一种团圆

 

锦帆天子狂魂魄,应过扬州看月明!...

点击蓝字关注“会读书的人”,置顶公众号
后台回复“”,特别送你“每周一画”,让你越来越聪明
本周推荐
维米尔《称钱的年轻女子》


图| 南宋李嵩—骷髅幻戏图
诗词岁时记 · 中 元
道光五年(1825年)的六月,山东人乌竹芳被朝廷派往台湾,担任噶玛兰厅的抚民理番海防捕盗通判。噶玛兰厅得名于兰阳平原上的原住民噶玛兰族,治所在五围,俗称兰城,就是今天的台湾宜兰市。乌竹芳在那里一干就是五年,直到被派往澎湖厅,担任粮捕海防通判的新职位。

乌竹芳是举人出身,到台湾之前,历任内地不少县的县令,是一名称职的地方官。根据中央帝国的传统,官员都是读书人出身,所以撰写诗文是他们的基本功。这基本功乌竹芳不止有,还比较热衷。在台湾做官的那些年头里,他写了不少反映当地风俗的诗篇,被记于当地的志书。后来台湾文人编选本土诗选,如赖子清编《台湾诗醇》,连战祖父连横编《台湾诗乘》,都收录了他的诗作。

乌竹芳在宜兰的五年里,留下了一首中元节主题的诗《兰城中元》,反映台湾宜兰近百年前的中元风俗,既是诗,亦算得上是史料,颇值得一提:
殽果层层列此筵,纸钱焚处起云烟。
满城香烛人依户,一路歌声月在天。
明灭灯光随水转,辉煌火炬绕街旋。
鬼余争食齐环向,跳跃高台欲夺先。


此诗写的是中元夜的情景,涉及到的诸多习俗,如“抢孤”之类,渊源颇为古老,多来自中原和闽粤旧俗——沧海桑田,有些旧俗内地如今已难得一见,反而在宝岛上保留了下来,如民俗的活化石。诗下原有作者自注,为读者理解它提供了基本的背景:“兰每年七月十五夜,火炬烛天,笙歌喧市,沿溪放啖;家家门首各搭高台,排列供果,无赖之徒争相夺食,名为抢孤。”

自注说,七月十五那一天晚上非常热闹,烛火喧天,笙歌闹市,又将纸做的荷花灯放在河里以度化亡魂(水为阴,陆为阳。相应的,上元节张灯于市则在陆上,是为生人而设),称作“斋河孤”。另外,此夜亦沿街家家设坛,延请僧人道士斋蘸,祭坛上除锣鼓丝竹之外,还放水果包子,用以祭祀和施舍孤魂野鬼,但仪式结束后供果往往被抛下,使众人争抢,以为风俗,称之为“抢孤”。

中元节抢孤习俗至今犹存,又以“中元普度”庙会的形式出现,正以宜兰最为著名。如何理解这种习俗呢?一种说法是为了与孤魂野鬼抢夺祭品,另一种说法是为了吓退流连忘返的鬼魂,总之都有祈福、寄托良好愿望的意思。

有人说,作为鬼节的中元节是中国版的“百鬼夜行”。但看乌竹芳笔下的宜兰中元之夜,并不是日本式的幽暗未明、人妖杂处,反而充满了世俗的欢乐。满城香烛里“一路歌声月在天”,又是抢孤,又是放河灯,热闹非常。更呈现为“明灭灯光随水转,辉煌火炬绕街旋”的一幕,哪有什么鬼节的阴森之气?

严格来说,“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鬼节”或“七月半”则是俗称。农历的七月十五这一天,作为节日的渊源非常古老。这一天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还是儒释道文化的交融之日——佛教以之为盂兰盆节,深受儒家影响的传统中国以为祭祖之日,而道教则称之为中元节。

盂兰盆节源自佛教“目连救母”的传说,见于《佛说盂兰盆经》以及《大目犍连变文卷》等。佛陀弟子目犍连以神通察看,发现自己的母亲在地狱饿鬼道受苦,于是求助于佛陀。佛陀指示他于七月十五日(这是佛教里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之日)敬设盂兰盆供,以饮食供养众僧,得众僧道力,方能救拔其母。

宋代诗人林同作过《仙佛之孝》组诗,以儒家孝道的方式,来理解仙佛的故事,其中一首便是为“目连救母”和盂兰盆节而作:
能将身入地,拔取母生天。
岁岁盂兰会,今犹说目连。


后来,佛教便将目犍连设盂兰盆供之日定为盂兰盆节。盂兰盆这个词,来自于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为“解倒悬”,救拔众生于苦厄。

民间则相信,七月十五这一天,亡故的祖先会返回家中探望子孙。这是血脉的重逢,幽明的相聚,另一种形式的团圆。这符合儒家慎终追远的精神,所以在七月,人们将祖先牌位请出上香祭拜,请他们保佑后人繁衍生息、家道昌隆。

然而习俗流衍,莫不生变。七月半祭祖成俗,子孙后代只是因袭故事,很多时候并未真心相信“慎终追远”和“另一种形式的团圆”,甚至只是以此换取祖先对他们的保佑,一种世俗的回报。《梅花喜神谱》的作者,宋代文人宋伯仁就有一首诗《观寺中盂兰盆会有叹》,就生人对亡魂的虚情假意加以嘲弄:
欣欣来认祖先名,梵杵丁东月二更。

满地纸钱香篆冷,更无真哭两三声。
对类似民俗加以“吐槽”,并不崇敬的诗人,不止宋伯仁。清代台湾淡水人郑用锡就是另一位。我们已知道宜兰一带中元习俗之盛,想必台湾其他地方亦不遑多让。郑用锡的《盂兰会三首·其一》则别开生面地说:
中元肆赦事荒唐,点鬼如何岁岁忙。
变幻岂真有地狱,人心险恶即桁杨。


郑用锡说,中元节那档子事挺荒唐的,哪真有什么地狱呢?人世间险恶的人心,就是加在我们身上的刑具(桁杨),何须额外设置一个地狱来震慑人呢?

道教以七月半为中元,是因为,以他们的世界观来看,此日逢夏秋之交,是阴阳交替的节点。这一天还是道教古老的天、地、水“三官”里地官的生日,主管阴曹的地官会给全部亡魂放假,让他们自由行走于人间,或走亲访友,或了未了之事。所以道观亦于此日举行法会,祭祀和安慰那些游离于人世的鬼魂。

唐人的诗里,有非常多涉及到道教中元节的篇章。他们笔下道观里的中元节非常华丽,夹杂了祭祀和社交的多重因素。唐代道教盛行的女道士和上清派的女仙文化,更是为中元之夜平添了一丝朦胧、华美而绮丽的色彩。

聊举两例,即李郢的《中元夜》: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轻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以及李商隐的《中元作》:
绛节飘飖空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同时是望日,有一个月圆之夜。所以李郢在江南水寺能看到月娥——月中仙子。这个月中仙子,是虚写还是实写呢?“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轻衣杂绮罗。”这样的笔触,哪怕是虚的,也要被写活了。还是那句话,这样的场景美轮美奂,哪能让人意识到有鬼气?

李商隐的《中元作》是名篇,当初乍读到“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一句,直是惊心动魄,继而恍然若失。诗里用金条脱、玉镜台典故,用有娀瀛洲典故,用青鸟为媒典故,均关乎男女之情、婚配之事。堂堂中元节本应很严肃,却在旧习不改的情诗天王笔下,变得如此恍惚迷离,惆怅而静美。

不过,对于世俗色彩很浓的中国来说,宗教的严肃和民间的热闹本来就难分彼此。所以到后来,盂兰盆节也好,鬼节也罢,或者中元节,民间统统都混合在一起,并没有什么儒释道之分。所有这些,都融入了人们的日常性。

明代善写艳诗的王彦鸿,有《悲遣十三章》,为忆旧悼亡之作,其中第十一首涉及盂兰盆节,夹杂着生人对亡魂的复杂感受:
盂兰香食散河津,曾看莲灯出水新。
谁道沧桑一年事,施灯人作受灯人。


诗人说,一年前我们在中元夜一起河边放灯,参与热闹的习俗。谁知道一年之后沧海桑田,当初放灯的你,如今已经做了亡魂,等着新放的莲灯来超度。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亡魂都如此哀戚。传奇的晚唐狂士罗隐,昔年泊舟淮口(淮河流域的水量经京杭运河,从此地汇入长江),地近扬州,写下了一首《中元夜泊淮口》。初秋夜风姿独特,雾露侵灯,鱼龙逼岸,他想起了老亡魂隋炀帝:
木叶回飘水面平,偶因孤棹已三更。
秋凉雾露侵灯下,夜静鱼龙逼岸行。
欹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绕梁声。
锦帆天子狂魂魄,应过扬州看月明。


昔日以锦帆龙舟下江南的大隋天子,哪怕成了几百年的亡魂,魂魄大概依然狂傲无双。在这样的中元夜,他应该再下江南,来扬州看那二分明月。




✜ 朱隐山的“诗词岁时记”:

处暑 | 吃鸭子

七夕 | 要心灵手巧,还要多生孩子

大暑后,秋凉也就不远了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此处和故乡一样美丽,我不必再回去了

小暑 | 无事小神仙

苍蝇你为什么跑到我身上来避暑……

端午 | 角黍包金,风物依然荆楚

在获得不朽前,历经了人生的迟暮与颓唐

芒种 | 此春不过是萍水相逢

吃瓜之外,纪晓岚还有哪些消暑好方法?

小满 | 枇杷杨梅熟了,鲥鱼也好吃

美男子熊黑肱的趣味人生

八句八事,绝大神力

终于立夏了立夏了立夏了!

他删得尽?他真舍得删?

上巳节 | 唱出春日恋歌的最好时辰

曹操的沧海文心

才是清明三月近,须要诗人妙句

眷眷往昔

春分|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

惊蛰是嫁人的好时节

古典中国的情人节

都别管我,我要任性过除夕!

同样是在雪天,杜甫就可怜许多

今天立春,不吃饺子!
良心国货白衬衫,平民的价格,大牌的做工


    关注 会读书的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