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风|章漱凡:北影路漫漫

 

章漱凡,新闻学院2010级广播电视专业本科毕业生,15岁开始拍片,在复旦4年拍摄6部影片,大四自编自导《马梗子的奇妙青春》斩获当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原创影片大赛最佳剧情长片奖。在北影读研两年,章导会有怎样的心声?...



灯灯特邀对话嘉宾
章漱凡
复旦大学2010级广播电视专业本科毕业生
大四作品《马梗子的奇妙青春》
全国第一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本期导读


章漱凡,15岁开始拍片,在复旦4年拍摄6部影片,大四自编自导《马梗子的奇妙青春》斩获当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原创影片大赛最佳剧情长片奖在北影读研两年,章导会有怎样的心声?

|考研历程与人生经验
灯灯: 什么时候决定考电影学院的研究生?为什么是北影导演系?

章:我对电影感兴趣是初中的事情,但应该是大三下才最终决定了要考电影学院。之所以要考北影导演系呢,是因为国内电影学院北影是最好的。而且当时也是做了一些了解:如果回国从事电影方面的行业的话,对我个人而言国外读研不是特别适合。另外一方面,我觉得我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够广也不够深吧,因为我中学是在外国语学校读的,还是希望对中国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至于导演系就是个人的发展方向啦。

灯灯: 与国外或港台电影学院相比北影的特点?

章:首先国外和国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类型,国内来讲,北京电影学院是公认亚洲最好的电影学院。虽然世界现在比较公认的排名是美国那两所占第一和第二,北影一般来讲是占第三到第五,但这个排名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因为欧美包括中日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的制片体系差别都很大,电影的教育体系差别也非常大。港台也有他们自己的特点,与大陆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目前还是处在一个学徒的状态,像北京电影学院的所有老师全部都是行业内的,实践出身的,就是说每一个都是手上有作品的,老师们都是出去拍片子回来再教东西。这在实践方面来说,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师傅领进门式的状态,但在理论方面,就科学的教育体系而言,就没有像西方那样的专业化。另外呢,就是在北影读这个研究生的话,费用上会比国外或者香港要低的多,家庭的经济压力相对来讲小多了。

但是,我觉得未来中国整个电影市场的巨大变化,对于北影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所以每个学校和地区情况不同,有时很难分出个高下,要看你怎么去考虑这个问题。

灯灯: 北影是怎么招收研究生的?可以简单介绍下招收和报考流程吗?

章:基本上和所有的国内高校的研究生招收是一样的。我们本科有艺术类非艺术类这样的划分,但是研究生并没有。学校有这个硕士点,就可以招收研究生。北影也是通过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就是先笔试,英语政治专业课,然后复试,复试就是面试,面试两轮之后,最后得出这个考中的名单,这个流程和其他的没什么区别。

灯灯:当时是怎么准备研究生考试的呢?对电影专业课的准备和资料查找有什么建议?

章:和普通考研没什么不同。专业课方面,很简单,想想电影能考什么呢?电影的知识是什么呢?作为导演的话,那么就是导演方面的专业书,导演艺术方面、导演技巧方面的专业书,这是一类。再有,电影史,是肯定要看,还有一些基础的电影技术方面的概念,等等吧。渠道有很多,比如说北京电影学院有电影书店,网上也会有一些资料,也可以看,也可以去参考。但是不能说指望有谁给你提供个资料什么的你再去考,毕竟都是成年人了,都是二十几岁的本科毕业生,这种学习的能力应该是都要有的啊。如果说考研非要谁给你提供一点什么资料,你才能去考,那你就算了,那是不行的。

还有,北影研究生考试有一句话:如果你要来考电影学院研究生,你至少要达到北影本科生的平均水平。所以说,如果就导演系而言的话,你至少得拍过片子。所以我觉得研究生考试本身的这个准备没什么特别,但是对于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这个很重要。灯灯:这种片子和新闻学院平时拍的短片区别有多大?

章:完全不一样。我指的片子,至少要和影视方面专业的本科生拍的电影是类似的东西:要有一个成型的剧本,然后有一个完善的制片方案,最后出来的是一个作为故事片类型的短片或长片(如果有能力)。我们新院毕竟不是电影专业学校,我们新院人拍的片子从整个的一个策划状态来看,基本上还是以一个学生活动为目的的,这和电影学院所要求的这种拍片经验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电影学院要求的是你必须要有拍片子的能力,如果你就是一特别牛逼的天才,什么都没拍过,一上手就能够拍3分钟的故事短片拍给他看,这样也行,但是我们一般人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必须要有拍片子的经验,才有可能展示出你这种能力来,并不是说他一定要你给他看片子本身。

灯灯:本科阶段都去过哪里实习?对自己考研有怎样的帮助?

章:只有大小两个实习。小实习,我是在SMG的那个艺术人文频道总编室实习,这个没什么影响。大实习事在北京的一个纪录片公司“新影世纪”做助理导演,这个公司还不错,《故宫100》和《故宫》都是它做的。这个是之前的广电系主任吕新雨老师介绍我去的。我也是当时大实习的过程当中决定考北影的。毕竟在北京也是接触了一些圈子,虽然不是故事片圈子,但纪录片圈子的一些工作也接触了一些。虽然没有什么直接的影响,但是确实对我决定考电影学院起了辅助作用。

灯灯:在复旦的拍片经历和感受?

章:在复旦我4年一共拍了6个自己的片子。我是从15岁初三的时候开始拍故事短片,其实高三最后决定来复旦,就是想在大学继续自己的个人拍片的爱好。所以大一开学没多久就开始室友一起,筹备这件事情。那时创作是一个很原生的东西,很有很有动力,没有什么目的,就是想拍一些东西剪出来,然后大家一起来看。

大二认识了广电系的刘咏老师,他从美国学电影回来的,当时教我们视听语言和剧本创作。他是我电影路上碰到的第一个电影专业的老师,看了我之前拍的片子,给了我很多帮助,大二下的时候,上他的课也拍了一个习作,那是我第三个片子,从这个时候开始有意识地在创作上改进自己,以片子本身作为自己进步的标志吧。

大三拍的是第一次拿到奖项的《不完全真相》,是拿的那年大学生电影节的入围奖。这个对我鼓励很大,然后到大四的时候,拍《马梗子的奇妙青春》,也是觉得大四了,做一个总结的片子吧,比较长,64分钟的,最后是拿了那个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剧情长片。我觉得是我这4年拍这些片子的一个总结吧。

现在看起来这些片子都还是非常业余,技术上非常不过关,但是以它们作为一种总结也是对自己20岁时期的一个纪念吧。拍这些片子可能对我将来的创作上不会有特别直面的影响,但是呢,积累了很多拍片经验,这个是我觉得不能替代的,让我这大学4年非常充实而有意义。

灯灯:给学弟学妹建议的话,在迷茫的时候怎么确定自己是否应该走电影专业道路?

章:现在青年人对于电影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好事,尤其是像我们复旦学生整体水平在国内还是比较高的情况下,能够对电影这个行业产生兴趣,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但对于自己的未来选择呢,我觉得需要慎重。首先:电影创作者和电影爱好者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如果喜爱电影的话,不妨先考虑一下,到底是想把它作为事业还是作为一种日常的兴趣,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喜爱电影,评说电影,看电影,甚至自己拍小片,这个都没有关系。但是要成为一个电影工作者,这就需要非常非常巨大的一个动力,就是说你得非常着重于做这件事情,因为我们知道做电影和其他很多行业都是不一样的(并不一定说比其他行业都累,因为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它的难处),很多时候就是凭借着一腔热情,创作这件事情啊,做任何艺术都是一样,如果没有对于事业本身巨大的热爱,就算你从事这个行业,也做不好。

第二个呢,我觉得迷茫也非常正常啊,不用太着急。大多数人在一生当中都是对自己的目标比较模糊的。电影能够吸引人的很多热情,但是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觉得不用特别着急,因为说实在话,我进入这个行业之后,发现其实并不一定你刚开始没有从事这件事,你将来就不会从事这件事。现在是一个新媒体,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很多时候做事,如果把它当成一些专业的事情来做,投入一个对这件事情的专业性的尊重,并且愿意努力,我觉得没必要在20岁的时候就完全决定这一生究竟该怎么去做。可能有些人目标确立非常早,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一样,要慎重对待自己人生的选择。

第三点呢,我觉得还是必须要考虑一下自身的条件,如果说非常感兴趣,但个人对这方面的这个天赋还是有限,这个就不行。而且家庭的情况非常重要,因为开始学电影时经济上的压力对于你个人和家庭来说是很大的,家庭上没有办法承受这个压力的话,还是要慎重选择。

最后,虽然可能有很多限制,我也说了很多大家慎入这个行业的话,但是对这个行业有热情,我觉得还是很好的,欢迎大家尝试进入这个行业。|北影读研现状



灯灯:如今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如何?是怎样的节奏?

章:目前我们研究生是很自由的,因为我们没有宿舍,这个有好有坏。对于导演系而言,首先大家的交流就会相对减少,但是远离学校,对于一个已经25岁左右的研究生而言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作为搞电影的人,必须远离这个学校,必须进入社会,才有更多的素材去做。所以结果就是现在的生活节奏很自由,我现在筹备毕业作业,写毕业剧本,这我完全可以自己规划时间,觉得差不多的时候给导师看就行了,然后在deadline之前能把它交掉就行。但是这样也提出一个很高的自律要求,因为天天在家里写剧本,我可能就荒废掉时间了。目前而言,课时安排是比较少,现在是研二了,研一是课时比较多的,每天基本上都有课,但是从研二开始,一节课都没有了,这个是它的整个教学安排。因为我明年6月份才毕业,现在就开始准备毕业作业,时间也是比较充裕,所以有有很多的时间在完成毕业作业的同时考虑自己将来的一个发展,这是目前我的一个整体状况。灯灯:作为跨专业的研究生和电影专业出身的学生比有哪些不同?

章:18到22岁这个阶段,接收知识的能力要比我现在要好得多,所以本科的时候可以更好地学习,所以在电影专业知识上,目前我经历过两年的专业电影教育,肯定和经过四年专业教育,或者是六年专业教育的人的电影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研究生拍出来的片子,可能在整体的这个经验,或者说很多细节方面做的是没有本科生好的,这个可能会通过经验,或者说随着个人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因为你看世界上那么电影,他们的风格各不相同,有些可能是有高下,有些可能是没有高下的,就是种类的不同。

而且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的话,其实本科生毕业之后从事电影方面的这个比例要高一些,研究生毕业直接进入电影行业的这个比例并不会高,可能有些人选择可能还是会回归本行,或者说从事一些高校的教育工作,这个肯定还是有区别的,因为毕竟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对于个人之前的学习知识水平的这个要求还是和本科生完全不一样的。

其实现在电影学院面临着一个矛盾,就是如何处理研究生教学和本科生教学之间的区别。那么我们这届他们采取的方式是上一样的课,就是说课是一样的,他们表演课,我们也上表演课;他们视听课,我们也视听课;他们剧作课,我们也剧作课。那么下一届,或者说以后会有不同的改革。这是校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我们而言的话,在整体的教学设计上面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对研究生可能来说,就是说要求会高一些,课上的呢,可能深一些,但是课时相对来说会少一些,因为本科生管得严一些,研究生更需要自主学习一些。灯灯:复旦生涯对你电影创作的影响?

章:这个影响很难量化,因为它是我人生经历了一部分,塑造了现在的我。有时会有一些清高,自认为了不起,这是许多复旦学生的通病。就知识水平知识层面,复旦给我们的培养是的一个所谓的多角度考虑问题,并且尽量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一个思维习惯,就是尽量把视野国际化,或者说尽量把视野放到人类社会历史当中。但这对于电影创作其实未必是件好事,因为电影这个东西有的时候不能涵盖那么多的元素,或者说不能有那么多的意义太高的东西凑在一起,我觉得这个可能也需要自己平衡。

灯灯:电影道路上遭遇过什么挫折?如何面对?

章:回首往事,我觉得没有特别的吧,每拍一部片子都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创作是很痛苦的,是不断把自己掏空的一个过程。但我至今还没有资格去说自己碰到过什么太大的困难或者迷茫,因为做的事还都很简单。那我现在可能在经历的一个过程,就是说因为我现在研究生两年,拍两部片子,和以前的风格完全不一样,一个《法内之徒》,还有之前那个《老猴》,还都是习作,网上看不到。现在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候,不能说是困难或者迷茫,而是比较关键,就是现在的拍片子的状态,很可能会影响到今后5到10年的状态。不过,其实无论你什么时候问我,我都会说,现在很关键。哈哈,把握当下吧。

|未来电影之路



灯灯:如何规划自己毕业后的生活?侧重于艺术片还是商业片?

章:圈外的朋友可能会经常问这个问题,搞艺术还是搞商业?其实这件事情是这样,在这个社会上我必须要养活自己,谁给我拍片的机会,我就考虑这个类型的片子我能不能拍好,这个跟艺术和商业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任何的片子都需要技巧,都需要有艺术水准,有艺术追求。

至于个人的志趣,那种没有深度,技巧很弱,纯粹属于那种瞎胡闹的东西,我是不喜欢的,但是至于将来我的工作当中,需要把我的技巧用在何种方面,这个可能也是由不得我。我的希望能够尽量把我拍的片子做到满足我自己的要求,这也是我一家之言,因为我毕竟是所谓的学院派,和那些拍网剧出身的人肯定还不一样,所以可能不同的人也会不同的看法。我自己评判电影的标准一是浅薄与否,这是它价值的问题,二是技巧如何,这是它艺术技巧层面的问题,在这个之外都没什么可以谈的。比如说美队吧,今天我刚去看美队3,这个片子技巧很出众很出色,他的整个剧情呢也没有问题,设计的非常好,人物也很到位,那我觉得这种片子当然大家会说他是一个商业电影,但是能拍出这种电影,也是具有很高的技巧。再比如娄烨之前的某些片子,其实已经非常商业化,但是我们很多中国观众不去看他的片子,其实它的技巧性很重,他的故事性很强,当然他的个人表达也很重,那种片子他其实是拍给观众看的,只是不是拍给大多数观众看,它并不属于那种极端的实验品,所以这个是不能简单划分的一件事情。我觉得只要不是某些那种非常低俗的纯商业主义的特别浅薄技巧又差的这种东西,我们应该都去接受,至少宽容允许它们的存在。

现在非常非常极端的自我表达,完全不考虑观众,也是有的。我有朋友搞实验艺术的,比如在央美搞实验影像的。那种它确实不是给人看的,它是一个行为艺术,摆放在那里,具有自己的社会层次,具有形而上的一种解读,那么它的技巧和评判标准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现在这种东西其实是非常少的。

所以影片可能是一个动态的状况,很难简单分为艺术和商业两类,或者这几年真的是非常难的。

灯灯:怎么看当下中国的电影产业?适合自己在里面发展吗?

章:三个方面吧,一个是观众,一个是市场,一个是监管,三个方面都在进步。首先,从城市到农村,中国电影市场的观众这个层面是在很急速地发展,它需要有大量的电影产品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其次,市场在向良性的方向发展,这个主要是考虑一个制片公司与发行公司的问题。90年代末,中国已经走出了制片厂时代,现在大大小小的制片商越来越多,市场目前是一个在蓬勃的状态,现在大公司也多,唉呀,中影啊,这些这个越做越那个啥?嗯,小公司也越来越多,很多其他领域的公司也加入了这个市场的这个运行当中,那么现在所谓的项目也特别特别的多。

第三个呢,监管这一点上呢我基本上还是保持乐观,虽然说现在中国的监管没有松动的迹象,但是呢,保持一个乐观吧,这个不能多说,反正就是片子在题材上类型上是越来越多了。

那么其实还有第四点,就是技术问题,现在中国的这个所谓网络的方面的这个新产品,也是越来越多。但这个其实是从14、15年才刚刚开始越来越多了。它对于市场来说是怎么样的一个作用,现在还难以下定论,但是肯定不是一件特别大的坏事。

还有最后一点,就是中国的这个市场的大门马上就要开了,2017年就要来了,WTO规定的中国对内的这个电影产品的商业保护要结束了,国外的电影公司会进来,越来越多的进来,之前已经有了。像传奇,梦工厂,包括迪士尼,都要进来了,所以这个对于中国的传统的这个电影产业市场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一个机遇。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人。市场就在那儿,关键是人,片子也是一个死的东西,关键是人能够在什么地方组建自己的人脉,自己的圈子,自己的工作方式,自己的一整套的一个工作流程,一整套的产业。这样的一个的标准,这个是中国市场现在缺的东西。嗯,那等于说就是他们可以把电影产品的整个一套标准化生产流程带来,这个是我们现在希望的。其实现在包括张艺谋的长城在做这项工作,包括梦工厂的功夫熊猫3和中国合作的这一块都是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中国的影视行业目前来讲是一个确实在整个工作机制上面,还是一个处于一个比较混乱和原始的状态,需要有更好的一个工作机制,这个对于观众来讲只能是好事,因为会有更好更优秀的片子,那对于我们而言呢,既是挑战也是一个机会,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电影从业者而言,机会可能会更多啊。

采访/编辑:李冠达
后台回复关键词「实习」,灯灯会为你奉上最新的实习信息哟!
单击下面的图片

戳右上角的「…」打开菜单

选择「识别二维码」

灯灯等你来关注
智领未来馆
你的未来  我来引领


    关注 复旦智领未来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