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提问“我该如何过好这一生”的人,死于_________

 

我们之所以要去问问题,是因为我们不懂、不知、不能。但这些原因不可以成为我们懒于思考和逃避自我学习的借口。...





我是2016年7月上的领英:从一开始的只发职场文章,到后来参加线上线下活动,可谓与职场小盆友们玩儿得不亦乐乎。

职场朋友们大概是头回见一个所谓的500强“高管”能将文章写得如此接地气,也是出于猎奇吧,因此我的文章一经上线就吸引了大量的关注,有捧有骂一时间好不热闹。

我的粉丝数量也跟着蹭蹭突破了260W+。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居然有人将我的文章比喻为“领英的一股清流”,而我本人,也被网友们冠名为“领英一哥、领英网红”。

这人一红啊,麻烦就来了。

这不,最近我就连续收到了一大堆职场小伙伴的领英站内信、微信、Email,甚至是面对面的“骚扰”:有让我给出主意的;有来吐槽自己的老板、公司的;有让我帮忙做决定的……林林总总千奇百怪。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遇到不懂的事情要“勤学好问、不耻下问、打破砂锅问到底地问”,但遗憾的是,好像没告诉我们:要问什么问题、怎么问、以及何时问。

今天我就通过自己亲身经历过的3个“尬场景”,和大家讨论讨论关于“如何聪明地问问题这件小事”。

“To be or not to be”
这是个世纪难题


场景1 :“Peter哥,你觉得我应该如何过好这一生?”

某次我在广州上职业发展的公开课,当地的培训机构给我配了个临时助理,是一名刚大学毕业三个月的95后女生。

培训期间我们俩一共说了三句话:

Peter老师,需要我帮你擦黑板吗?

Peter老师,要我帮你倒杯水吗?

Peter老师,中午你想吃点啥?



为期两天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当我收拾东西打算去机场时,临时小助理总算抓住机会,在送我出门的路上问了一个哲学味十足的问题:

“Peter哥,我好喜欢听你的课啊,我想将来也能像你这样“成功”!可我现在却对工作、人生感到迷茫。你说,我应该如何过好这一生啊?”

看着小助理那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我努力思考良久,才告诉她:

妹子,Peter哥真的不知道你应该怎么过好自己的一生。

但是有一点我很肯定:今后你再向别人问这个问题时,如果有人能在你话音刚落就立刻堂堂堂堂地将一连串的答案告诉你,

那你千万要记住我的这句话: 这丫的一定是个骗子!切记切记!!

场景2:“Peter哥,你帮我拿个主意吧,我都听你的! ”

当老师最大的一个坏处,就是你必须随时做好当“算命先生”的准备。

这不,前两天我开了微课,聊如何搞定老板的话题。课程刚结束,就有个听课的小朋友非要加我的微信,通过好友验证之后连招呼都没来得及打,就直奔主题:

“我工作都已经三年了,是不是应该换个公司了?现在我手上就有个Offer,你说我要接吗?Peter哥,你帮我拿个主意吧,我都听你的! ”

对着空气静默了数秒钟之后,我才终于冷静了下来,在微信上默默地打出了下面这句,同样饱含哲学范的回答:

“要不要换公司还得看你自己!”

场景3:“老板,我知道错了,那你说我下回该怎么做呢?”

助理,是我这一生中除了老妈、老婆之外,最重要的人。

因为TA经常是一天当中和我接触时间最多的人,她的工作能力、沟通技巧、和我是否合拍、情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的工作效率。

摊上一个不给力的助理,那真的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事儿。

比如说我就曾经和这样的一位妹子合作过,每天像电话答录机一样重复性地问同一个问题(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老板,你想坐几点的飞机?你想住哪个酒店?你希望和谁先聊天?会议记录要发给谁?”

有一回问得我火起,忍不住批评了她两句:“做事时要注意观察,做个有心人。你当我的秘书都快半年了,期间我出差已经不下40次,怎么就不能观察总结出我的规律呢?!凡事都来问老板,那我还要你干嘛呢!”。

一看我真的发火了,妹子非常紧张地站在我面前,一边尴尬地低下头,一边小声地答道:“老板,我知道错了。那你说明天的飞机我该给你订几点钟的呢?酒店住哪里呢?会议要邀请谁呢?”

一直以来,我们以“听话”的方式被教育,却又以“不会提问”的方式被diss,这就很尴尬了。
别为“不能解决的问题”
寻找答案
这些年出现了个很时髦的新名词——知识付费、碎片化学习。

据说这是继马桶之后,人类历史上的又一大“认知革命”,而且好多人都从中赚到了大钱。

这么好的事你说我怎能放过!

因此前一段时间,我颇为认真地和国内几大知识付费平台好好地合作了一把,一通折腾下来,我总算搞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原来陈安之的成功学又从河里爬上岸了,只不过这回穿上了“互联网思维”的新马甲。

比如说“职场焦虑症”:

  • 先说痛点:你现在是不是非常焦虑?你在工作、人生里是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别人都在学习而你却在原地踏步,你这样是会落伍的!


  • 再开药方:不要怕!我这里有治病的良药(解决方案)!包你药到病除!


  • 讲个段子:这是成功大湿的真实经历,不是我瞎编的!


  • 最后收钱:只花1.9元就能过好你的一生!你还犹豫什么!


纵观人的一生,好像无时无刻不被一些疑惑所困扰着:

年轻时想出人头地可不知道该如何“成功”?

结婚生孩子后又想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可不懂该怎样让自己和家人开心快乐?

人到中年有得有失,却始终无法“不惑”。

成功的人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失败的人想奋起直追绝地逢生,可到底该怎么做呢?!

靠“每天听课5分钟,成功幸福伴一生”?

其实照我说啊,大伙之所以会上当,是因为你们没有搞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

这个世界上分别存在着两类问题,一类叫“Fixable(可以解决的)问题”;另一类叫“Manageable(无法解决,但可以被管理的)问题”。

举例来说:
你娶了这个妹子就不能娶那个妹子,二者只能选其一,否则你老婆会让你痛不欲生——这就叫“可以解决的问题”。

可针对“工作vs生活的平衡”,这种抽象的,会随着你的年龄、家庭状态、对生活的诉求的变化而变化,无法一次性解决的问题,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管理和利用。

“职场焦虑症”就是属于此类问题。

人类进步的最大原动力,来自于欲望,职场也是一样。

功名利禄是欲望,梦想情怀也是欲望,无所谓谁高雅谁庸俗,因为无论何时,它们都会像连体婴儿般与你双宿双栖生死与共。

因此只要你是个正常的人,就有欲望,焦虑就会伴随而来:得之则喜,失之可惜。



“焦虑”绝不是一种病,更不需要治!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管理它,控制它,引导它,利用它。

最后请千万记住Peter哥的这句话:如果有一天你不再feel焦虑,那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你要么是脑子进水了,要么是开始走下坡路了,除此之外绝无第三种可能。
你没办法满足所有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作为职场导师,我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是:“Peter哥,请你帮我做个决定吧!”。

我连你是谁、做过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都不知道,请问该怎么帮你做决定?!

因此聪明的做法是:首先,别光想着要答案,而要去问,获得答案的方法和路径;第二,认赌服输,心甘情愿!

咱们就拿换工作来举例吧。

其实很多小伙伴们来找我帮他们“做决定”之前,心里早就已经想得七七八八了,但还是觉得需要找个人来走走过场。

而且这样一来,就算将来这个决定惹出了岔子,那也和自己无关了:

你看你看,当初我其实并不想去这家公司的,都是我爸、我妈、Peter哥、我七大姑八大姨们蹿腾的,才让我现在这么地被动。



哎,当初要是不听他们的就好了!!

 

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与其问有经验的前辈该不该接受A公司的Offer,不如静下心来,向他们好好讨教换工作的方法和流程。
世界上最大的谬误就是羡慕别人的“成功”,因为他的结果和你无关,你也copy不了。

有那个闲工夫,不如多花点力气多学习多观察方法论,看看他们换工作阶段都有哪些得失、教训、收益。

在此我还想特别提醒一下大家:这个时候你们不是不能问问题,而是要懂得问“有意义的”和“聪明的”问题,比如说,你可以这么问:

  • (愚蠢的问法):“姜老师,钓上来的鱼分我两条好吗?”


  • (聪明的问法):“姜老师,请问在渭水之滨钓鱼要注意些什么?怎样选择合适的鱼竿?鱼饵的配方要怎么设计?”
别浪费彼此的时间
带着proposal去问问题
作为曾经的职场“高管”,我从未幻想过自己的下属会永不犯错,只要不在同一个坑里,以同样的姿势摔死两次就行。

其实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从错误中学习。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会有大量的工作岗位被AI取代。

因此职场中人必须要未雨绸缪,学会和加强一些新的技能,这其中就包括“自我学习能力”。
我们之所以要去问问题,是因为我们不懂、不知、不能。但这些原因不可以成为我们懒于思考和逃避自我学习的借口。

刚参加工作时逢人就问会被先辈们夸为“可爱”,可都年过30还次次随意发问,每次问的都还是没水平的问题,那就只能被别人讥笑了。

是不是一个“有心的人”是我在选择和提拔下属时首先会考虑的一个因素。

何为“有心”:善于观察,及时总结,触类旁通,自我驱动——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在此,让我们再把小助理拉出来“吊打”一下吧:

第一次给老板安排出差时,你肯定对TA的习惯、偏好、忌讳一无所知,所以这时候问的问题通常都是开放型,比如说“老板,你希望订几点的航班?住哪个酒店?会议邀请谁参加?”

可等到几次磨合后,你的问题就应该慢慢地转变成选择和建议题:

老板,根据你的出差行程和相应的航班信息,我建议这样来安排你的此次出行计划:**日坐**航班,然后住在***酒店,最后在**日回北京。你看这样的安排ok吗?



都是在问问题,可问的姿势不一样,给人的观感立马天差地别!

这里面的奥妙,你get到了吗?
写在最后
套路讲完了,最后让我们重新再回顾一下文章开篇的那三个问题,什么才是“聪明的问题”,以及如何才能“聪明地问问题”呢?

  • “Peter哥,你觉得我应该如何过好这一生呢?”


正确答案:这是一道无比愚蠢的问题—PASS (就是说,今后连问都别问,谁问谁弱智!!)

  • “Peter哥,你帮我拿个主意吧,我都听你的! ”


正确答案:此类问题可以问,但要改成这样的姿势:“ Peter哥,请问对于一个刚工作三年的职场小白,如果此时想换工作,哪些因素是我需要考量的呢?以及做决定的思考方法和流程是什么?”

  • “老板,我知道错了……那你说我下回该怎么做?”


正确答案: Byebye


今天来个聪明提问大赛吧,
请开始你的提问!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张思宏。前亚马逊中国区副总裁,人称“Peter哥”,一个读书人,两个孩子的爹,三所大学MBA客座教授。个人微信公众号“没空读书”(id:mkdspeter)。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Pixabay、影视截图,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获取更多信息。

©2018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关注 LinkedIn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