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整治加码华晨汽车遭“点名” 新能源造车资质“冰火两重天”

 

华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起步并不晚。早在2010年,华晨汽车就推出了中华骏捷FSV(微混)新能源汽车。...





华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起步并不晚。早在2010年,华晨汽车就推出了中华骏捷FSV(微混)新能源汽车。但8年的时间,不仅未取得行业领先优势,还走到了被“点名”的境地。

2018年9月3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了《关于对拟上报<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企业清单进行公示的通知》。通知显示,拟将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企业名单(按合格证上传数量统计)上报工信部。其中,华晨汽车、长安标致雪铁龙、广汽本田、长安铃木等“榜上有名”。

对于暂停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原因,《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致函华晨汽车集团品牌公关媒介主管,其表示“按照企业整体规划,华晨汽车新能源产品正在有序开发进行中,将按原计划正常量产”,但回避了被“点名”一事。

值得关注的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是一种“紧俏”资源,截至目前,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仅有15家。一面是以“蔚来”为代表的新势力造车企业苦于没有生产资质;另一面是坐拥生产资质的企业消极怠工。近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一纸通知引起了行业对这类“僵尸”企业的关注。
停产或卡在续航里程上?
尽管华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起步并不晚,早在2010年华晨汽车就推出了中华骏捷FSV(微混)新能源汽车,但将近8年时间,华晨汽车在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域并未有太大的“动作”。

目前,仅有中华V3纯电动版、中华H230EV两款新能源车。据悉,两款车均于2016年北京国际车展发布,均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做了动力改进。其中,中华H230EV基于中华H230普通版车型打造而来,配备有24kW·h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组,续航里程为150km。

在外观方面,中华H230EV纯电动版的外观与常规动力版车型基本相同,只在新车前进气格栅以及牌照架上部使用了蓝色饰条以及在车尾右下角贴有EV标识来区别其电动车的身份。

值得关注的是,上市两年来,华晨汽车不仅未公布上述两款新能源车销量情况,反而因在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企业名单“榜上有名”。

对于暂停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原因以及是否存在研发、设计或生产方面的困难,上述媒介主管只是表示:“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采购成本较高,正常有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可以综合成本。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国家补贴的退坡是趋势,新能源汽车出厂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国家降低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则相应的用户个人购车成本提高,从而导致市场需求量下降、推广困难,使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挑战。”

今年,国家进一步提高了新能源车电池密度和续航里程的要求。2018年新能源补贴政策正式实施后,低续航里程车型补贴减少,续航里程在150km以下的车型补贴取消,续航里程在300km以下的车型补贴比2017年减少。而华晨汽车中华H230EV续航里程(150km)刚好卡到了补贴的门槛上。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国家对新能源产品的标准升级,有部分目录作废,有些车企暂时无法生产新车型,可能会规划在下一年生产,目前存在空档期。

对于是否会对现有新能源车型进行技术升级以及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的推出时间表等问题,上述媒介主管表示:“按照企业整体规划,华晨汽车新能源产品正在有序开发进行中,华晨新能源产品将按原计划正常量产。”但并未透露产品量产时间以及参数。
新能源车偏重华晨宝马
被业内诟病“宝马依赖症”的华晨汽车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也存在自主品牌新能源发展滞后于华晨宝马新能源车的情况。

今年6月27日,北汽集团与华晨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公务用车、出租车、网约车、速递物流车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在沈阳乃至东北市场的示范推广,未来进一步拓展至全国市场。

同期,华晨中华全新中型SUV-中华V7正式上市之际,华晨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祁玉民也曾表示,中华V7是华晨中华品牌史上的里程碑产品,接下来华晨中华还将陆续打造V8、V9等新车,并将推出新能源车型。

但记者注意到,至今华晨汽车并没有具体的合作协议落地,也没有公布任何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推出规划,反观华晨宝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规划布局明确。

截至目前,宝马在中国已有新能源车型包括纯电动的i3、超级跑车i8、国产的X1、X5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530le、740Le插电式混合动力。据悉,到2020年,华晨宝马的首款纯电动汽车iX3将在沈阳投产,这款产品将不仅在中国销售,还将出口到全球市场。

在不断研发投入新车型之外,华晨宝马还积极开展在动力电池方面的布局。7月份,华晨宝马与宁德时代签订协议,华晨宝马将以8.15亿元价格向宁德时代购买电池产能建设项目,并向公司另外支付28.53亿元的初始预付款,用以未来长期采购的指定型号动力电池产品。

协议显示,宁德时代同意在后续实施境内或境外股权融资时(如公司实施A股非公开或者H股IPO),华晨宝马有权对公司进行股权投资,该项投资上限金额为28.53亿元。

在研发方面,今年7月全新成立的华晨宝马研发中心二期清晰聚焦于新能源车,旨为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车型提供量身定制的新能源解决方案。而配套方面,以公共充电为例,到2018年底,宝马将在中国提供超过8万个即时充电桩,覆盖超过100个城市。

一方面是合资品牌华晨宝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各项布局逐渐“落地开花”;一方面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规划模糊,甚至有被取消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风险。对比华晨汽车在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以及合资品牌新能源车的布局,想要借助新能源车实现自主品牌崛起着实不易。
造车资质“冰火两重天”
若企业不“奋起”,坐拥资质却无作为,便面临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被撤销的风险。而对于如何将新能源生产资质发挥到最大价值,华晨汽车方面回避了记者的采访。

事实上,此次被工信部“点名”的企业共30家,其中不乏合资公司、知名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也有濒临退出的市场边缘企业。据悉,公示名单中的企业,如果未能在9月9日公示期结束前及时补充数据,未能通过工信部的核查,或被撤销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值得关注的是,一方面是一些坐拥资质的企业无所作为;一方面是以“蔚来”为代表的新势力造车企业苦于没有生产资质。

2018年,被行业视为新势力造车企业的“量产交付年”。一面是蔚来、小鹏、威马量产车型在今年下半年开始集中交付,另一面是奇点、前途、爱驰等车企也已经实现首款车型的量产下线,即将面临产品的交付大关。

尽管新势力车企纷纷拿出量产车型,但缺乏生产资质仍是摆在新造车企业面前的一道坎。截至目前,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车企只有15家,而拿到“双资质”的企业更少,只有8家,大多数企业被拦在资质门外。60多家新势力造车企业中,仅有前途汽车、江苏敏安、速达几家企业拿到了生产资质。

事实上,没有国家颁发的新能源汽车“双资质”意味着前期的巨额投资有打水漂的风险,即使车辆可以量产,也无法上市销售。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清单的下发将倒逼有些企业加快产品研发和生产,同时肃清一部分不作为的企业,将资源向有实力的企业倾斜。

财政部副司长宋秋玲也在2018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下一步中央财政将建立动态机制扶持汽车产业发展,坚持扶优扶强,出清残弱。”
往期精彩回顾


【热点】“自主品牌一哥”奇瑞汽车开启股改大幕 “债台高筑”亟须引入外部资金

【聚焦】江淮汽车“商转乘”战略受质疑 资金承压遭机构下调评级

【关注】车市增速放缓 企业“扎堆”智能化寻突破口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关注 中国经营报车视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