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解读|从巴黎主场开始 PSA的浪漫能否华丽转身?

 

也许PSA今后知道该如何处理DS,但也无能为力,这一切都是DS自己选择的路,哭着也要走完。...

作者|栾树

PSA是个什么样的企业,有时真的无法形容,如果你对它的法式浪漫感到称赞,中国市场的销量则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你觉得它即将退出中国市场,但菲亚特、铃木走了很久之后,PSA也没有放弃,同时依然表示中国市场是至关重要的。

捍卫主场,PSA问题不大

曾经有人问,在本届巴黎车展上,PSA集团能否捍卫自己的主场?可以!单从本届车展亮相的车型来看,PSA集团旗下标致品牌、雪铁龙品牌以及DS品牌共计发布8款车型,标致3008(国内为4008)插电混动、标致508插电混动、标致508

SW插电混动、标致508 SW、雪铁龙天逸插电混动、DS 7插电混动、DS 3 Crossback以及其纯电版车型DS 3 Crossback

E-Tense。



另外从今年的销量上来看,PSA集团今年1-6月全球累计销量为218.18万辆,同比去年增长38.1%,创历史最佳成绩,其中欧洲市场可谓PSA集团的销量主力,累计销量为167.37万辆,占比约76.7%,同比增长61.5%。

可见PSA集团在欧洲市场,有足够的实力与大众、通用以及丰田等老牌车企相抗衡,我们从来不用担心PSA集团在欧洲主场的表现,而PSA集团最为担心的,还是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

中国市场的今非昔比

今年上半年,PSA集团在中国及东南亚区累计销量为16.3万辆,同比增长6.9%。也许这样的成绩对PSA来说,已经可以交差,但16.3万辆的总量着实太渺小,有些车企单一车型的半年销量就能超过16万,例如像朗逸、轩逸以及卡罗拉这些国民家轿。

曾经,PSA也有一款值得骄傲的国民家轿,那就是“老三样”之一的爱丽舍,而今在轿车销量排行榜中,爱丽舍的销量成绩排名,得从后往前翻才能看到,回忆一下PSA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光辉岁月,发现如今的PSA确实日子有些难过。

为何如此?相信很多业内人士都不会感到陌生,中国市场的变化之快,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想象,消费升级的迅速,让PSA猝不及防,法式浪漫的设计风格,曾经让PSA收获不少用户,但在年轻化的大趋势下,丰田的TNGA巅峰了凯美瑞的过往,十代雅阁代表着本田年轻化的更进一步,甚至连以往主打大气稳重的大众,现在也不那么老气横秋。



当PSA在设计上不占任何优势时,在产品技术上正面角逐的劣势也被放大,虽说大众的双离合和丰田的CVT都出现过波折,但最终通过调整与改进,得到市场认可的结果也证明,新技术总是要勇敢尝试的。而PSA集团新技术的推进一直比较慢,最后的结果也不言而喻:在国内增速日益放缓的今天,强者愈强,弱者愈弱,PSA与大众、丰田、通用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从当前PSA的新车规划来看,似乎也开始意识到了技术落后的问题,另外在产品设计上,开始使用新技术,并更多的考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在年轻化、电动化上,也力图紧随时代脚步前进。

如今的PSA也算是终于看开,然而在PSA面前,还有很多坑需要填,首先在国内神龙汽车的高层领导上,人事变动频繁,车艳华入职东风雪铁龙五个月后转战沃尔沃,吴少革接任李海港一年零5个月后,也宣布离职,管理层的不稳定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销量波动,而销量波动则再次影响集团军心。



因此在集团内部,PSA首先要做的,就是稳定管理层,避免大规模的人事变动,让神龙汽车旗下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的销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目前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的产品升级换代都在有序的进行之中。

不过比较纠结的是,DS品牌今后该怎么办?DS品牌旗下全系车型在中国市场的全年销量,甚至赶不上一些市场表现不温不火的车型的单月销量,比铃木还惨,但从长安和PSA近期的一系列举动来看,DS不会放弃中国市场,希望逆袭翻身。

可如今国内汽车市场已接近饱和,能够率先抢占的市场越来越少,从别人那里抢市场,DS又显得力不从心,为何?因为当DS品牌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便以豪华品牌自居,而其产品力和品牌溢价完全撑不起豪华品牌的名号,和当前主流豪华品牌相比完全不能划等号,还不如像WEY和领克那样以高端品牌的身份和更低的价格入市,以法式轻奢感为优势进军中国市场。



除此之外,DS品牌在合资公司的选择上,没有继续待在神龙旗下,反而与长安新建长安PSA合资公司,这也导致DS品牌没有融入标致和雪铁龙的大基盘用户中,选择了一条从零开始的新道路,而雷克萨斯的成功与英菲尼迪的停滞早已证明,融入基盘用户是最合适的方法。

也许PSA今后知道该如何处理DS,但也无能为力,已经确立了豪华品牌的定位,降低身份非常困难,合资公司已经成立多年,拆散重组也是一笔大钱。这一切都是DS自己选择的路,哭着也要走完。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关注 一品汽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