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爆款背后,有位董小姐

 

她正在为中国女性影视音乐作曲,扛起大旗。...



 从爆款电视剧到获奖文艺片 
 “我还只是个新人” 
 
2018年,有两部古装题材的作品非常引人瞩目,一部是慢热的电视剧《天盛长歌》,另一部是国师张艺谋回归艺术之作《影》。前者口碑逆向上升,拿下了截至目前为止2018年度豆瓣同题材电视剧最高分,后者引发各大影视人文媒体竞相报道。两者之间本该没什么联系,却因为我们往常都容易忽视的影视元素产生了共振——它们的配乐,都过于独特,独特到让人无法忽视音乐的存在。而赋予这独特以气质与灵魂的人,叫董颖达。

“《北平无战事》是我第二次参与影视剧音乐创作。我很感谢孔笙导演愿意选择我。”回忆起2013年“初试水”的经历,董颖达称,孔笙导演是她的带路人。也是从那次开始,董颖达便有了跟组创作音乐的习惯。在剧组中,她会和编剧、导演探讨人物的性格关系,会和不同部门交流视听各环节,让配乐与作品相融合成为叙事中的一部分。



这一点在电视剧《天盛长歌》的创作中更为明显,这部古装电视剧的配乐与市面上大部分古装电视剧的配乐都截然不同,这也部分得益于沈严导演的设想,“沈严导演非常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这一定是市面上没有的大古装作品。他找到我,就说明他充分信任我,我们俩一拍即合”。

《天盛长歌》从2016年开始筹备,董颖达在看完剧本后,有了初步的想法。2017年,剧组拍摄2个月后,董颖达进到剧组看素材,一边写音乐,一边贴在粗剪好的画面上看效果。“这样的创作相对于全部拍摄完再创作,是痛苦的。因为我没有宏观大局的概念,只能一点点去摸索。之后,再根据逐步获得的信息,去调整去修改,工作量是传统配乐创作的好几倍”。

在所有的配乐创作完成后,董颖达动笔写了4首歌。“歌是非常商业的。原本我和导演都不打算加歌,片尾也和片头一样,用纯音乐。但在我全部创作完配乐后,我有要写歌的冲动。歌在这部剧里,不是商业元素的添加,而是男女主人公情绪的补充。”



董颖达在完全代入人物角色情感的情况下,为陈坤与倪妮饰演的角色量身定做了插曲《奈何》与片尾曲《何奈何》。细心的观众将这两首歌放在一起比较,发现句句对仗,好似两个人物的对话。这段难以用几句话概括出来的虐恋情感,全部在这两首对唱中尽显。这样一部情绪内敛而含蓄的作品,这4首歌,成为点睛之笔。
同样是在2017年,董颖达接触到了张艺谋。“我从来没想到,我竟然能一轮一轮PK存活下来,并在最后可以和张艺谋一起探讨配乐。甚至有的时候我提出的想法与意见,导演接受了。”

董颖达接到消息的时候,是2017年2月。“当时刚过完年,我们是几个人一起乘坐一辆中巴车到了京郊的工作室。几乎在场的每一位都是有热播剧在身的音乐作曲。”为了创作一个完全不重复以往的作品,张艺谋导演在《影》这个项目里启用了很多“新面孔”,音乐作曲便是其中之一。董颖达并没有因为比稿而感到不适,反倒是这份紧张感,让她扬起了斗志。



《影》的音乐创作要求是纯民乐的,可在此之前,董颖达并未做过民乐创作,她想尝试一下。比稿胜出后,董颖达与导演确定了“一琴到底”的音乐概念,3月1日、3月5日、12日分别拿出了第一、二、三版音乐,3月18日正式开机时,需由邓超、孙俪亲自演奏的那一段主观音乐,已经确定下来并拿给演员教授学习了。

图为董颖达现场教授邓超弹琴
“每一次见导演,我都是抱着最后一次去见的心情。从3月创作开始,一直到8月进入后期前,导演没有和我签过合同。我算是明白为什么章子怡在拍《卧虎藏龙》时,天天坐板凳等表扬的心情了。导演的要求非常高,我随时都有被“叫停”的可能。”

图为董颖达和张艺谋导演交流
开机后,董颖达组建起一个演奏团队,来实现她的创作,完成由谱面到演奏至表演的一个完整的创作闭环。其中不乏国内民乐界最专业的大咖赵家珍(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琴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伯瑜(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古代音乐史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徐阳(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阮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央音最优秀的青年教师与学生。

“每一个场景配乐,我都会给导演至少5个不同的可能性,是三拍还是四拍,是跳脱的还是冷峻的,确定节奏后,还有不同乐器组合成的效果。那段时间,每天只睡4个小时。每次和导演单独聊完2小时后,就开车回家编曲,编完第二天就会有一个乐器组跟着我排练演奏,第三天录音组录音,第四天混音,第五天配合画面调试。每五天这么反复来回,直到最终确定。”董颖达说,这是前所未有的一次音乐创作方式,不仅仅是音乐创作前置,更是为配乐创作提供了极为豪华甚至奢华的空间。“没有我的团队,就不会有《影》的音乐。我只是提供了设想,是他们把设想实现的。”

图为赵家珍老师排练演奏古琴
董颖达和导演商量好起点与落点后,与团队一起做了5版不同的影片配乐。只用一把琴,演绎出了人物之间5种不同的关系情绪,这样的创作,需要的何止是才华,更是不受才华束缚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这5版音乐做完,我彻底做爽了。导演之后提出,要不再加一些电子乐进去,我考虑了一周,觉得可能那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状态”。董颖达的神情告诉我,那5版用古琴完成的配乐,是她心目中最理想、最适合小艾和境州的,尽管电子乐的加入,或许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风格,但她已经把全部心力与情绪倾注在了这5版配乐中。

图为董颖达与创作团队一起排练演奏
董颖达在2017年10月后暂别了《影》,交由捞仔接棒,她与她的团队为《影》作出的所有努力与铺垫,让《影》在最终的音乐呈现上,炉火纯青。

《影》的工作告一段落后,董颖达又参与了戴思杰的新戏《午夜慢车》(佟大为、郑秀文主演)、刘浩的《诗人》(已入围东京国际电影节,朱亚文、宋佳主演)、王小帅的《地久天长》(王景春、咏梅主演)等文艺片的音乐创作,与此同时,还有重磅电视剧《大江大河》(孔笙导演,王凯主演)、《大明皇妃》(张挺导演,汤唯主演)。用董颖达自己的话说,2018年,她就像开了挂一样,不停地在创作。

从2013年到2018年,短短5年时间,在我们看来,已经有诸多作品的董颖达,仍强调自己还是位新人。“我接的戏不算多,每一次我都精益求精。每一次的创作,我都从不同的导演那里学到太多东西,我还只是个新人,我还有太多的路要走。”
 从学院派到艺术家 
 “我拒绝套路,我只量身定做” 


董颖达说,她曾一度怀疑自己得了甲亢,在创作完配乐后会激动兴奋到睡不着觉,她享受自己的创造力与导演作品相碰撞的瞬间。在戴思杰的戏中,她尝试用川剧《思凡》配上郑秀文的探戈,或用碟鼓敲打出《梅花三弄》,这些大胆而创新的尝试,让配乐变得另类而富有张力。

《午夜慢车》剧照
“《影》的音乐创作,不仅是完全前置、贯穿全程,甚至,需要我去帮助导演,寻找乐器、确定乐器、创造乐器。我没有任何前作可以借鉴,导演要求和之前影像中出现的任何声音和音乐都不一样。我好像重读了一次大学。”

《诗人》的导演刘浩,是董颖达认识多年的好朋友。刘浩很少在电影中运用配乐,越是强调作者性的影片,可能越会担心配乐干扰了自己的风格。然而,董颖达和刘浩的合作非常默契,董颖达跟着剧组一起去了新疆拍摄地,在途中,董颖达和刘浩导演的团队交流了许多,她也为影片的创作提供了许多自己的想法,“我们就像家人一样,这种创作氛围非常舒适。”

图为董颖达和《诗人》剧组新疆堪景
《诗人》的配乐并不太多,但曲风特异,就和《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感觉一样,十分跳脱。原以为会是带有新疆异域风情的色带,但董颖达表示,恰恰音乐是抹去了地域特征的,好让大家专注在故事本身与人物身上。

这也是董颖达一直以来创作影视作曲的出发点。无论影片的背景如何变化,抓住人物,从人物心理与情绪角度出发去创作音乐,让音乐成为人物除了台词以外的第二种表达方式,这才是更有感染力的配乐。

15岁开始学习作曲,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去到美国南加大继续攻读硕士,直到她回国来到中央音乐学院做老师,一直是专业学院派的她,在一次又一次地影视作曲创作中,挑战不同的题材与风格。

“我不愿意接没有挑战性的创作。虽然有时候也抱怨,为什么不能躺着把钱赚了,但假如有这样需要套路设计的戏找到我,我也不会愿意做的”,董颖达说,“我的音乐设计一定是做符合这部戏气质的,我拒绝套路,我只量身定做”。

多部作品积累下来,董颖达感到自己进入了新的创作状态。以前的她,可能是位优秀的音乐作曲,如今的她,已然可以打破规则。“音乐创作,非常容易迷失。可能此前,我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创作者,创作的东西非常标准,有因有果,有理有据,但是,不足以让人兴奋。如今,我每一部作品的创作都非常之痛快,会被自己创作出的音乐‘麻’到。”

《诗人》剧照
就好似武林练招一样,当所有的招数熟记于心,化无招为有招,铸就了功夫的最高境界。董颖达已从专业的学院派进阶成为更大胆、更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她不仅仅是在做影视作曲,更是在通过影视作曲的方式,找到将音乐艺术创作融入实践与大众的方法。

“感谢所有选择我、让我有机会和他们一起合作的导演,是他们成就了今天的我。”
 从音乐作曲到电影音乐 
 “这个行业里,不应该只有二流音乐人” 


“影视音乐作曲与单纯的音乐作曲比起来,最大的差别是要把‘我’拿掉。”身为中央音乐学院教师,董颖达一直有个愿望是能有更多专业学习音乐作曲的人可以加入影视作曲行业。

“在国外谈到中国影视的时候,外国人经常评价我们中国电影的画面怎样,演员怎样,甚至特效怎样,但一谈到音乐,就没话说了。我想证明,中国电影作曲,也是可以很厉害的。”

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些差距的。董颖达坦言,“中国有许多一流的音乐作曲,但他们都不愿意做影视音乐。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需要在创作中妥协、放弃自我,另一方面,影视行业对影视音乐作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尊重。”

电影创作是团队集体艺术,但往往我们总将功劳归于导演一人。实际上,任何一个创作环节,都少不了各自的创意,但这些创意的版权归属,很难界定,最终融进了“某某导演作品”几个字中。

国外有约翰·威廉姆斯、约翰·巴瑞、埃尼奥·莫里康内等等,国内应该也有这样的电影配乐大师可以与之平起平坐。

身为女性,尤其是并不中性化的女性,董颖达很多时候会被“偏见”。许多导演在听过她的作品,未见到她本人之前,都会以为她是男性。“在这个男性主导的行业里,我只有通过作品,才能证明,我依靠的是实力,而不是其他。”

不疯魔,不成活。几乎每天都只睡4个小时的董颖达,正在为中国女性影视音乐作曲,扛起大旗。

董颖达和部分创作团队人员
“有想过去参加一些综艺节目快速积累名气吗?”“绝不。我还是喜欢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创作。”(笑)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正如董颖达自己所言,音乐创作到最后,依靠的不是技巧,而是审美与感悟。能有董颖达和她的团队这样的专业音乐人在坚守、在突破,是我们电影行业的幸运。希望这样的幸运,可以延续很久。

今日福利 | 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将挑选5位朋友每人送出2枚《影》兑换券哟。



一条电影课 |《影》会成为金马最后赢家吗?








推荐 | “幕味儿”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


    关注 幕味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