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费力不讨好的人生,雍正也曾经历过 史里有毒

 

成年人的生活,前有追兵后有堵截...

我国的古装戏里,清宫戏(或者说辫子戏)占了很大部头,拍的多了,难免良莠不齐,不过十几二十年前,有两部半戏说、半正史的清宫剧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其中一部是唐国强主演的《雍正王朝》,另外一部是陈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这两部剧都是在央视首播,之后《康熙王朝》又在各大卫视轮番播出,以至于里面的几个片段都成了B站鬼畜的经典素材。
小的时候,更喜欢看《康熙王朝》,没别的原因,就是爽。作为绝对男主,康熙帝各种主角光环加持,不管鳌拜多横,吴三桂多凶,朱三太子多阴,关键时刻,总有贵人相助,朱三太子的妹妹都能爱上他,康熙只要咬紧牙关,就总可以撑过去,“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到最后千叟宴那集,连喝三大碗,又刷了一波情怀。

而《雍正王朝》,它不是不好看,而是从头到尾都让人憋得慌,打一开始,大内皇宫就一片混乱,康熙的几个儿子谁也不服谁,都为了能成为皇储无所不用其极,而康熙面对几个儿子的争斗,也尽显疲态,脱了黄袍,和现在看到子女争夺房产打得头破血流而力不从心的老头没啥区别。

等主角雍正继位之后,局面没好到哪去,想改革,读书人骂你、有钱人骂你,亲兄弟依旧想弄死你,等到最后,累得吐血而亡,还落得个“身后骂名滚滚来”。
等我长大后,再回顾这两部剧,感觉却完全不同,《康熙王朝》虽然酣畅淋漓,但这就像是一个少年人对人生的幻想,年少轻狂地觉得自己“伸手就能碰到天”;而《雍正王朝》虽然憋屈,却更像是大多数成年人的人生:你知道人生有问题,你知道问题在哪,你也知道该怎么解决。

但到头来,你就是解决不了。

康熙在位61年,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灭葛尔丹,牛逼事做了很多,但到了晚年,问题也逐渐暴露。

一来是连年打仗,国库里的银子早就已经捉襟见肘,而税收始终收不上来。这要说起古代税收的一个缺陷:按人头收税。

一个家庭有多少人,就按多少人收税。但问题是贫富有差距,比如王思聪也是三口之家,丹尼尔也是三口之家,一年的税负对王思聪来说,可能就是一顿饭钱,但对丹尼尔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月收入。

有一天丹尼尔实在没钱交这个税了,只能卖房,而王思聪掏钱把房买了,再租给丹尼尔。于是乎,王思聪家房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富,丹尼尔越来越穷。
二来则是皇帝家事,有道是天家无骨肉。康熙在位61年,超长待机,老皇帝死得早对太子不好,因为如果太子年幼的话,容易大权旁落;但老皇帝太能活,太子也很尴尬:什么时候轮到我啊。

而且古代医疗不发达,平均寿命短,万一哪天太子突然病了,走在前面,这么多年就白费了。

所以太子胤礽,也就是老二,人到中年就看到了玻璃天花板,难免有些牢骚,(其实他要是知道后世英国有个查尔斯王子,当王储当了66年而且还没结束,心态可能会好很多)再加上当太子多年,身边总有点势力,太子势大,老皇帝也烦,毕竟李世民的教训在前头呢。而且老二也没少惹康熙不高兴,于是太子被废了一次,后来复立,但又被废了。

其他几个儿子一看太子被废了,一下来了精神头,都跃跃欲试,希望自己能成为家业继承人。其中的夺冠大热门是老八胤禩,为什么说他是夺冠最大热门呢?因为他人缘好,和朝中大臣上上下下都能谈笑风生,府里经常高朋满座,大臣们都说他“素有贤名”。
但老八就像是今年世界杯的德国队,看着所向披靡,实际上战术出了大问题,而他之所以失败,也失败在了人缘上。

当儿子的人缘太好,众位大臣一提他都赞不绝口,在康熙眼里,这是另立中央的信号。

当然了,凭康熙的雄才大略,即便老八想另立山头,康熙也能在死前完全限制住他。可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帝国的继承人可以有缺陷,但唯独不能和大臣关系好。

就像刚才我说的税收的问题,让王思聪越来越富,丹尼尔越来越穷,解决的办法就是让有钱人多缴税,穷人少缴税。可古代能让一个劳动力常年不干活光读书的,一般家庭都不会穷,所谓的寒门出贵子,那也是有个门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光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怎么可能还有闲钱供孩子读书?
所以,能够靠读书在朝廷当上官的,基本不是世袭勋贵,就是地方上的富二代,想要税收改革,就是拿他们动刀,这帮大臣们自然不会同意。

而老八和满朝文武都是朋友,如果让他当皇帝,他怎么可能朝自己的基本盘下刀子?

所以,康熙最终把老八淘汰出局,目光放向了老四胤禛。老四这人不近人情,做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犟劲儿上来谁也不好使,所以朝廷上下没几个和他能玩到一块去的,但这就有一点好:改革起来不怕得罪人,反正早就得罪光了。

果然,老四变成雍正之后,立刻对足够当他叔叔大爷的朝中老臣翻了脸。他先是“摊丁入亩”,就是以后收税不光按人头,而是按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来收,也就是“劫富济贫”。
另外一个被士大夫阶层跳着脚痛骂的政策叫“官绅一体纳粮”,在过去,普通人是要服徭役的,比如说今儿要在你家门口修个高速公路,你是普通百姓就要去义务劳动修路,但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说白了基本上还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比如说举人、秀才或者当官的人家,就不用参与。

这本来属于知识分子的福利待遇,但因为知识分子大多来自有钱人家,所以这慢慢就成了地主门阀的特权。

历代王朝,地主阶级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哪怕是朱元璋这种农民起义出身的皇帝,最后也变成了新的地主阶级。所以雍正上台后的新政基本都是朝着自家柱石下手,自然招来了强烈反对。

其中河南打得尤为激烈,改革派大员田文镜与清流代表人物李绂公开撕逼,两个人在群里互骂,李绂写一篇《世道变坏,是从让孔圣人门徒缴税开始的》,田文镜就回一篇《选择田文镜还是李绂,决定了一百年后的大清国运》。

和一般电视剧里反派不一样,李绂根本不是什么恶人,甚至还非常不错。历史上有不少关于他“勤政爱民”的记载,甚至因为和田撕逼,被押到过菜市口,刀架脖子上问他:现在你说田文镜是好人还是坏人?

李绂面对屠刀,面不改色:呸,丫就是个渣男!

这么一清流和硬汉如此强烈反对改革,只能说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能够背叛自己的阶级。



俗话说,不看广告看疗效。雍正在位13年,死的时候他的新政取得了什么效果呢?

底层农民负担大幅减轻不说,康熙朝末年,国库存银仅仅八百万两,而到了雍正末年,仅仅十三年过后,国库的存银就达到了六千万两。

可以说,如果没有雍正承上启下,照着乾隆皇帝花钱如尿裤的败家法,乾隆能不能顺利退位都在两可之间。



然而,雍正一直到近代以前,大多数对他的评价都是“暴君”,很多人不提他改革的贡献,专门挑他迫害兄弟说事。到了清末,说书先生甚至说他是得位不正,把康熙遗诏的“传位十四皇子胤祯”篡改成了“传位于四皇子胤禛”。

为啥会这样?

历朝历代,笔杆子都握在文人手里,话语权也在文人手里,雍正的存在动了他们的奶酪,他们自然不会说雍正好话。

至于因为改革而受益的底层百姓的想法,他们没有话语权,所以who cares?



而雍正呢,“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

我之所以说看雍正有时候能看到我们普通人的身影,就是因为我们普通人在生活中也经历了无数两难的选择。

有时候我们面对不公想仗义执言,但你对得起良心了,可能就得罪了朋友;

我们想去大城市打拼,却要承担高额的房租和孤独的生活;可回老家虽然安逸,但又要面对复杂的人情往来。

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领导的想法是胡扯,但想想日益衰老的父母和需要你撑住的另一半和孩子,只能把做好的东西删掉,顶着月光开始加班。

你也想站着把钱赚了,但回头一想,张麻子有一对患难与共的兄弟,你有什么?而且其他想把钱赚了的王麻子李麻子可能早就被社会揍得鼻青脸肿了,想到这,你腿一软,还是噗通跪下了,毕竟赚钱要紧。



这就是成年人的生活,前有追兵后有堵截,左边是地雷阵,右边是万丈深渊。都说事业家庭两不误,但你又不会分身法,所以谈何容易呢?

有道是人间万苦人最苦,可能就是如此吧。

end
如果你是:
 0-6 岁孩子的家长
孩子对性好奇,
不知怎么沟通的家长
想提前做好宝宝成长功课的准爸妈
“小豆丁讲故事”
飞碟说旗下一档亲子节目,
为0-6岁宝贝讲故事,
从小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习惯,
帮助宝爸宝妈解决育儿难题。
长按扫码关注小豆丁讲故事
后台回复“目录”
即可获取
蒙台梭利经典资料
性教育绘本故事
BBC科普动画
往期

精彩


用科学可持续发展观点看待人设崩塌
病态嫉妒:只要你过的比我好,就得死的比我早 
抖音1分钟,人间3小时:娱乐至死这事是真的吗?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节目


    关注 飞碟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