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看“海外”,这所学校除了壕还有什么?

 

“海外”凭什么让孩子一见钟情?...

作者丨小石头

来源丨小石头侃升学

(ID:xiaoshitoushengxue)


对海外的非议和质疑
在北京的升学圈中,海外一直是一个奇特的存在,能轻易地引起家长的吐槽——“土豪校”。

这是家长们对海外最观感的感受,除此之外更细致的感官就是“硬件好”、“学费贵”、“攀比严重”,难道这所位于海淀四环外的优质民办校,真的就如大众所想的那样吗?
不仅如此,在某些家长的眼中海外贴出的“中考平均分542.44,高考81%的同学进入TOP 50的大学”的喜报,其真实性经不起推敲和深挖。

“说是海淀区中考平均分排第4,这里面水分太大,首先非京籍的人数就减掉了,再加上中间有孩子出国的,再减去国际班的孩子,能有资格参加中考的能有300人吗?”一位家长说。

但即使面对如此之多的质疑,家长们对海外的热情,依旧不减,毕竟学校通报出来的成绩确实不错,加上能获得海淀学籍,又可以接纳非京籍的孩子,对很多人来说,海外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边质疑一边向往,家长这心理也是很矛盾呢。
那么真实的海外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为了还原海外最真实的面貌,我们采访了几位在校生和家长,通过他们叙述,力求还原这所学校最真实的样子。


真实的海外是什么样子的
 管理

【叶妈妈,孩子初二】
管理严格,作息按分钟划分


海外管理的确挺严格,对于孩子作息时间上,几乎按分钟计,分割的很细致,每段时间应该干什么都有明确要求。宿舍里一直叠军被、所有物品要求统一摆放。走路方向、说话音量、各种姿势,不同场合的着装,离校返校时间,手机零食的控制,晚自习的纪律、交作业时限。都有管理。

虽然跟军事化管理还是有区别的,重要的是,很多孩子通过这样的管理,手脚麻利很多,改掉了磨蹭的习惯。
【李妈妈,孩子初二】
学校追求纪律和共性
孩子进海外之后才发现,海外的管理特别严,但这是孩子自己选的,他也没有怨言。这种严格是从上到下的吧,比如学校的硬项要求不能玩手机,到点熄灯,不允许家长给孩子带零食,学校内不允许打架斗殴,开会的时候,老师就举过例子,只要是打架,参与人员不管对错,都会被劝退,没得商量。而且之前校长也说过,希望各位家长认同并且贯彻海外的理念,否则海外就不适合各位。

感觉学校在这方面,很强调一种共性和纪律。
【宇爸爸,孩子初一】
强度大,堪比师达


管理严,孩子刚入学的时候抱怨强度大。班里的孩子都是凭本事考进来的,条子生很少,朝外过来的孩子英语很厉害,各种证书的都有,有些孩子才初中托福都过了,然后体育强度也大。虽然不是像师达那样,每天强制要求跑3000米,但对体育的要求也大。
18年中考平均分海淀第三,军训汇报表演时给往届第一名,发了48万元奖学金、校规校纪的严厉、堪比师达了。学校里也没有攀比的情况,如果非要算的话,孩子们对成绩倒是很看重的,如果孩子的成绩不好,会很有压力。

这阵子初一综素开了第一次家长会,从年级主任到班主任都强调4比4不比,感觉非常正能量不比基础比提高,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爹妈比自己。尤其是前两点,个人感觉非常契合孩子从小学过渡到中学,自主学习的要求。
教学

 【李妈妈,孩子初二】
老师负责,实验班的老师也带普通班
学校的老师特别的负责,比如周末如果有作业问题可以问老师,老师都会很详细地回复,包括像大型的节假日,孩子作业里的问题啊,有遇见什么不会的啊,老师都会在微信里解答。
我们这届有实验班和普通班,一半一半。每个老师都带一个实验班和一个普通班,所以师资是一样的。普通班的孩子考试成绩也有很多优秀的。有微调,一般是每年一调。
【宇爸爸,孩子初一】
作业多,不报班跟不上进度


作业有时写不完,有时等宿管老师睡觉了,孩子们定闹钟起来,打手电写作业。每周回家除了正常的作业,还有德育作业,要求给家人做一道菜,要求给爸妈写一封信,等等。然后周末一般都是用来做作业。完不成作业的,老师会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来学校陪孩子一起,做完了,家长再回家。以前让家长领回家,后来觉得这样有点折腾,还耽误孩子上课,就让家长来学校了。
班里的孩子都在上课外班,没上的大多会选择周日下午,学校自已办的语数英体提高班。课上数学讲的很快,如果课外不报班肯定跟不上。
【王爸爸,孩子初二】
应试、素质两手抓


感觉海外想鱼和熊掌兼得。既想要中考成绩,又想要素质教育。

经常考试,每周、每月都有考试,以赛代练。比如他们有个“课堂前5分钟”的活动,意思就是在一堂课开始之前,会让学生就本科的内容进行5分钟的演讲,所有孩子轮着来,然后老师还会打分和课下指导,比如说你这里还可以改进啊之类的。
英语全英文教学,没有一句中文,另外的外教课,更是没有一句中文。

而且重视体育,海外有个2+1工程,要求学生三年内必须掌握2项体育特长和1项艺术特长。
生活

【叶妈妈,孩子初二】
家校联系畅通


关于家校联系,挺频繁的,学习上当然是固定的,孩子们的课堂表现,老师都会发视频,孩子们的成绩哪怕是课堂测验,老师也会列个表发给家长。对于孩子心理情绪身体上的状况,老师也是及时跟家长沟通,比如,有一次,老师就给我打电话,说这两天我家孩子不太活跃让我跟她说几句,看看怎么回事,她问的结果是孩子周测某一科名次降了,心理不爽,我问的结果也是,老师就说她来开导,周末孩子回家就兴高采烈的了。
【何妈妈,孩子初一】
不限制家长看孩子
学校不限制家长看孩子,但是进校之前要先跟班主任联系。如果时间允许孩子,每天下午大课间都可以打电话,我要是想孩子了,会跟她提前约好在校门口见面,在老师的允许下,和孩子隔着门聊,很多家长都这样,感觉很人性化。

大课间是四点半到六点二十是孩子们的洗澡时间。所以下晚自习后,就是刷个牙洗下脸啥的。
【叶妈妈,孩子初二】
硬件好、餐饮安全
三餐加夜宵,三餐是自助餐,食材选上好的,安全的,我是搞食品安全检验的,所以孩子脑子里也会有这根弦,她把在学校食堂看到的食材包装告诉我,我查了查,是绝对没有药物残留的品牌,花样更换频繁,每周海外网上都有食谱公布。

宿舍里是木床,每屋有单独的卫生间,可以洗澡。走廊里还另有厕所,也可以洗澡。绿化好,但是蚊子多,不过宿舍里配蚊香器,也有风油精。学校给孩子们定的校服是探路者生产的。床上用品也是没有挂浆的大品牌产品,安全舒适,甲醛检测几乎为0。


备受孩子青睐的学校
常言说“一个萝卜一个坑”,而孩子这些小萝卜们似乎都很偏爱海外这个坑。

“孩子参加了不少考试,包括人大附、101、师达的,理工附分、建华等等,也参加了海外的社团的考试和活动日的活动。拿到了几张录取票。孩子自己心中就有比较,说海外的老师很亲民、接地气,交流起来像同类,就是很了解孩子的思想,而且校工也很友善。”
更有家长在采访中说“如果你没打算让孩子上海外,千万别带他去海外的开放日,因为孩子真的会对海外“一见钟情”。

中国的父母,大都会在为孩子择校的时候,经历一番思想斗争而焦虑,虽然北京的教育资源太多,但优质教育却一直是稀缺的,而家长又一直希望能做出最好的选择,既希望孩子能上优质校、又不希望孩子太苦太累,想要应试和素质两全。就是为了达到教育中的最优解,才会现在取舍之间的纠结。

但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其实没有最好的学校,因为学校都各有特色,在不同的维度上各有所长,但肯定会存在一所与家庭的教育理念,最接近最适合的学校。这时候选择那个最适合自己家庭的就好,不必与别人横向比较。
就像一位最终放弃师达、北达、理工附分的这位爸爸所说“我对学校的需求就是能提高英语,体育成绩、提高孩子的意志品质,改善懒散拖沓、管住手机,这些要求海外都能达到,孩子也喜欢。”

即便社会上对海外有一些看法和偏颇,但真实的海外也只是一个单纯的学习环境,有点“贪心”的想应试,素质全抓。如果孩子不擅长自我管理,家长又没时间,又希望孩子考个不错的高中,不妨考虑一下这个学校。

在昨天晚上的“小石头民办校揭秘系列分享”直播中,我们从小石头、海外在读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角度,全方位解读了海外。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扫码听听回放。
• end • 
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别忘了点赞支持!


    关注 小石头侃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