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陆病例】前颅底脑膜瘤手术患者1例

 

李先生,62岁,因“高血压40年,加重伴头昏3天”入院,入院后行头颅CT检查提示“前颅底占位性变”,三陆脑科王晓峰主任、陈勃勃医生为患者实施手术,术后患者恢复好,无不适。...







近日,三陆脑科王晓峰主任、陈勃勃医生接诊了一位前颅底脑膜瘤患者,由于前颅底肿瘤位于脑底深部,手术时肿瘤暴露困难,因此手术风险很高,肿瘤全切率不高,术后并发症高,为神经外科手术难度及风险最高的手术之一。



王晓峰主任、陈勃勃医生为该患者实施了“颅内肿瘤切除术”,手术入路采用了创伤较小的额外侧入路,术后患者恢复好,现已出院。

病例回顾

患者李先生,男性,62岁,家住宝鸡市。患者因“高血压40年,加重伴头晕3天”入院,行头颅CT检查提示:前颅窝底占位性病变,大小约3.8cm*4.1cm*2.5cm,考虑脑膜瘤。完善术前相关检查,予全麻下行“前颅窝底脑膜瘤切除术”,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本例手术由三陆脑科王晓峰主任主刀,陈勃勃医生助手。

CT检查可见:前额部大脑中线部见一类圆形稍高密度影,大小约3.8cm*4.1cm*2.5cm,邻近脑实质受压,左侧额叶伴有不规则肿影。







      三陆脑科肿瘤组专家讨论一致认为:患者病变已经造成头晕等症状,且肿瘤体积较大,必须手术治疗。根据患者肿瘤生长形状和方向,选择经额外侧入路。

“经额外侧入路”主要是于在对额极静脉,前矢状窦的保护,保护正常回流通路,能明显减少术后额叶脑水肿和静脉梗塞出血的可能性;以及在术前脑水肿很重的情况下,经纵裂入路对纵裂旁双侧额叶的损伤均可避免。还有就是不需太复杂修补打开的额窦,感染可能性也降低。



手术切口:

术后伤口采用美容缝合。



术后病检提示:



术后复查CT:肿瘤切除干净



术后伤口恢复情况:



术后患者肢体活动好,无不适



      ∨
陈勃勃医生介绍


手术是治疗前颅底脑膜瘤特别是巨大前颅底脑膜瘤的唯一有效方法。

半冠状切口经额底入路和额外侧入路两种手术入路的方法对比如下:
(如图所示)


红色箭头的图代表常用的半冠状切口经额底入路时术者观察肿瘤基底的视野,黄色箭头代表额外侧入路时术者观察肿瘤基底的视野。黄色的优势是术者抵达肿瘤基底的前界和后界的时间和距离基本一致,较红色的A箭头,抵达肿瘤基底的后界会短一些,而红色的A箭头所示的路径是半冠切口时术者抵达肿瘤基底后界的视野,相对会深一些,通常会到手术的后期才能抵达。从术者的角度看,用黄色的A路径处理基底后界,会比红色的路径处理基底会早一些。对脑膜瘤而言,越早地处理基底,剩余肿瘤的处理越容易,如果肿瘤后界有神经或血管的包绕,提前处理基底的优势会体现的更加明显。

本例患者手术入路采用经额外侧入路,术后恢复良好,未有并发症。


    关注 脑外好大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