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剧背后是什么

 

剧研社,国剧鉴证实录!...





对标国内婚恋剧,想要在年轻观众的市场中召唤他们的注意,引起他们对于婚恋题材的价值关注。显然,先抛弃假大空主题,精减家庭伦理剧婆婆妈妈的大杂烩内容,深入挖掘婚恋背后的新一代观众的价值观念和人性需求是第一步。
作者|爽子
日前,导演陈铭章在微博发布了一条关于《第二次也很美》的剪片感悟引发讨论。这部讲述“一毕业就结婚,刚结婚就失婚”的婚恋题材影视剧,从前期筹备到后期制作,一直备受关注。当然,该剧除了“曲妖精”王子文+中年“萌大叔”张鲁一,以及实力派演员于小伟的组合亮点之外,光是关注“毕婚族”的话题角度,就已经给这部以婚恋题材为切口的都市情感剧,增加不少期待值。

婚恋剧,一直是一个最为常见的剧集题材类型,同时也是最容易打造爆款的一个剧集门类。去年,《我的前半生》的火爆景象依然记忆犹新,而再往前追溯,《中国式离婚》、《双面胶》、《裸婚时代》、《媳妇的美好时代》、《咱们结婚吧》等等,也皆是全民爆款,婚恋题材的国民优势十分明显。不仅如此,随着时代和社会背景的转变,婚恋题材也正逐渐发生着新的变化。


从“离婚”“裸婚”到“恐婚”“不婚”“毕婚”


近年来,伴随着现实主义题材的回暖,婚恋题材剧集的数量也开始急剧增长起来。而伴随着这些剧集数量的增长,除了一些家庭伦理剧家长里短的人物和剧情设定,一些聚焦当今社会诸多社会现象的“恐婚”、“不婚”、“毕婚”以及90后婚姻生活的新颖婚恋题材内容,也开始出现。
比如,目前仍处于制作阶段的,由代表作为《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青年》等作品的导演王迎,此次所执导的,由韩庚、王晓晨主演的《爱我你敢吗》,就讲述了一个“恐婚”青年再遇“被逃婚”前任的故事。在这部剧中,闪婚、逃婚、分手、重逢等情感过程,以及“前任”最终变回“现任”的情节设定均将一一呈现。d聚焦的便是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恐婚话题,以当代年轻男女对于“爱情和婚姻到底要以怎样的关系共存?”的疑惑。
而另一部同样处于制作阶段,由同名小说作者自由极光担任编剧,滕华涛和林妍这对曾成功打造《蜗居》《裸婚时代》《我的!体育老师》等爆款现实主义题材剧的金牌搭档再度联手合作的《不婚女王》,剧中佟丽娅饰演的婚礼策划师何大叶阐述的则是“不为年龄渐长而婚,不为敷衍家人随大流而婚,在没找到对的人之前宁愿一个人过,最重要的是从心出发去进行抉择,享惬意的人生,做自己的女王。”的生活态度,重点表达当下“剩女”们独立自主的情感观念和人格魅力。
当然,由腾讯影业、上善娱乐传媒出品的,首部聚焦90后毕婚萌妈少女的都市话题剧《第二次也很美》,也是待播婚恋剧中备受关注的一部。这部讲述了90后毕婚少女“还未长成,便开始重启人生”故事的剧集,瞄准的正是当前市场上的稀缺题材“90后”以及“毕婚族”话题。而由馨江影业联手灿星影视筹备启动的爱情治愈、喜剧泡面番《每天回家老婆都在装死》,将带来一个全新的90后群体步入婚姻后的生活故事。以 90后小夫妻间爆笑温暖生活日常,以及妻子如何用脑洞清奇的方式引起丈夫的注意等等婚姻关系的互动,反映年轻夫妻的生活日常、遇到的困惑,表达作为新一代人群,如何找寻婚姻生活中双方的“沟通和温暖”主题。


婚恋剧:现实主义题材的主力军
谈及婚恋剧,自然绕不开它的发展征程,可以说,它一直以来都是现实主义题材中最独树一帜的种类。2004年,一部《中国式离婚》曾树立了婚恋剧历史征程的里程碑。有人说它是一次对中国人婚姻状态的深度探访,讲述的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婚姻问题。有人说它将复杂多变的婚姻生活血淋淋地撕开在公众面前,冰冷而残酷,甚至放大了婚姻中的负面、灰色部分,令人心生惧意。总之,《中国式离婚》算是豁开了婚恋题材现实意义的一个口子。
由此及彼,2006年《新结婚时代》的到来,探讨的则是城乡恋、姐弟恋、忘年恋,以展现新时代人们对于爱情婚姻新的看法,极具时代气息和社会感染力。紧接着,2007年的《双面胶》,开始聚焦婆媳关系,以“结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是两个家庭、两种文化的结合,处理好家庭关系是一门学问。”的姿态反映着当代人的婚恋生活。
直至,2011年《裸婚时代》将“裸婚“一时代名词搬上荧屏,将房子压力、金钱压力、婚姻中两个家庭的矛盾分歧融合在一起,聚焦了已经成长到中生代的80后的婚姻问题,以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青年人所承受的物质压力与精神挑战。婚恋题材与社会背景的融合特征更加显现,具有十足的现实烙印。



作为深受观众喜爱的剧集类型,婚恋剧所具备的“现实意义+内容门槛低”,一直是其长久以来的一块长板。又因其本身所携带的生活化和情感化气息浓郁,易于产生代入感,且家长里短的剧情构架,具有十足的戏剧化创作空间,利于引发观众收看兴趣,而完全符合了观众对于电视剧陪伴性功用的所有期待。因此,对于观众而言,婚恋题材可谓一直是他们的心头好,基于此,其创作显然也具备着天然的优势。


思考:聚焦时代症候,不能只做表面功夫
虽然婚恋剧无论从内容门槛,还是受众基础上来说,均是影视作品中一个重要的门类。不过,近年来,随着婚恋题材数量的增长,婚恋内容作品除了现实意义的抓取和现实内容的反馈,也开始出现一些情节同质化严重、桥段老套、片面追求女性在婚恋中的心理诉求的情况。
无论从情感出发还是从观看习惯上分析,平心而论,“婚恋”始终都是一个时代性的话题,诸多的良品佳作都证明着“只有不用心创作,没有创作不好”的结论,那么如何将婚恋剧成功突破传播模式,打开新的创作思路?对此,《下一站,别离》的总制片人袁春雨曾表表示,现实意义始终是婚恋剧的一个不变的出发点。“比如‘大龄恐婚’‘早更’‘爱无能’等现实话题搬上荧屏,对那些忽视自身健康与情感问题拖延症的都市男女敲个警钟,婚恋剧需要引发大家对‘情感疾病’的重视和思考。”
而该剧制片人李琼则认为,婚恋中的情感需求刻画同样重要。“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婚姻或生活层面上的需求也日渐变多,以至于生活中的很多小细节都会积累成矛盾成为吵架导火索。比如,人们在进入恋爱或婚姻之初,欲望越多,获得幸福的指数就越低,欲望越少反而获得幸福的指数就会越高”。的确,婚恋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出于现实意义的表达,因此,在婚恋剧的创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规避脱离生活的人设和情节,并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当然,除了聚焦现实意义和情感需求的刻画之外,随着观众年龄层逐渐年轻化的偏移,婚恋剧眼下的一个当务之急还有,与有着异曲同工之效的都市情感剧,以及青春偶像剧“分一杯羹”的突围竞争。对于看惯了美剧、英剧、日韩剧的新一代观众来说,剧集的思想价值与娱乐观赏性,一向缺一不可。时代在转换,创作主题和背景需要根据当下年轻一代的审美导向转移是必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开始步入婚姻殿堂,婚恋题材同样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入时代精神,也就是他们的价值观念,以满足当下年轻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甚至是可以帮助他们从婚恋剧中汲取一些生活中遇到的情感困惑的解决方案,这便是新时期下,婚恋题材的具体性现实意义。

因此,对标国内婚恋剧,想要在年轻观众的市场中召唤他们的注意,引起他们对于婚恋题材的价值关注。显然,先抛弃假大空主题,精减家庭伦理剧婆婆妈妈的大杂烩内容,深入挖掘婚恋背后的新一代观众的价值观念和人性需求是第一步。

推荐阅读
从“京味儿”剧看老北京人的市井幽默和规矩边界


网剧的精品化路线为何到“剧二代”就失效了?


    关注 剧研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