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美国:27岁才接触冰球,从此发展为一生挚爱

 

对于冰球,他自己也说不清有多么热爱...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Ho酱接触到了在美国俄勒冈州打业余冰球联赛的华人Brian。他曾在美国留学,毕业后便定居在了那里,而本着对大洋彼岸冰球氛围的好奇心,Ho酱在认识他之后就迫不及待地邀请他接受了我们的电话采访。

电话中,声音磁性、逻辑清楚的Brian向我们缓缓道来了他与冰球之间千丝万缕的缘分。
缘从何起?
Brian毕业后留在了美国工作。

某天他看到同事带着五岁的孩子去滑冰,由于自己未曾尝试过,他跃跃欲试地跟着同事一起去了冰场。

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同行让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尽管小时候只玩过旱冰,Brian第一次上冰却已经出奇得顺利:“我在冰上滑了两个小时,一次跤都没有摔,顺便还琢磨出来了怎么去做交叉步,当时感觉滑冰真的太有意思了!”

之后一发不可收拾,Brian迷恋上了冰上的滋味,每天一下班就赶赴冰场,周末更是不会错过。在连续滑了大概三个月之后,Brian便发现滑冰好像没什么意思了——没有挑战性了!而这时,冰面上一群打冰球的青少年引起了Brian的兴趣。

说干就干,Brian几乎迅速确定了自己“要打冰球”这一想法,到商店买了一套冰球服之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练球之旅。

那是2016年的5月,Brian27岁。
虽然“出道”晚,但Brian练冰球的热情和对冰球的热爱与纯真的孩子无异。

努力加上天赋,在独自练习一个月之后,Brian开始参加比赛——虽然是水平较低的业余联赛,但对于一个刚刚接触冰球的中国大男孩来说已经实属不易。

“那时候的那种热爱,真的是.....”,谈到初识冰球时的心情,Brian一时语塞,竟想不出什么词语来表达,最后他用一句“不说了不说了”掩饰住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喜悦。
波特兰的冰球业余联赛之旅
Brian生活在美国大西北的波特兰,整个大波特兰地区只有3个冰场。为了更好的收益,冰场常常组织大规模的业余冰球联赛。

这种联赛共分7个级别,球员们在参赛前需要做一个评估,来确定自己属于哪个水平段,再去参加相应级别的赛事。而最高级别的业余联赛往往接近职业的水平,多是一些退役的职业球员参与。

深知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也为了在业余联赛中发挥更加出色,Brian在赛前还专门聘请健身教练指导进行系统锻炼,一周6次,每次长达2小时。同时他还在自家车库建了一个“小型训练场”,用合成板模拟冰上环境,随时练习带球和射门。



上天总是眷顾用心的人,第一场比赛,Brian就依靠门前乱战时的补射进了球——这并非运气,而是他长久练习带来的美妙成果。

身高181,体重75公斤的Brian司职左边锋或者右边锋,以绝对速度和犀利的突破造就了个人风格。

倚靠强硬实力,在参加的第一个赛季里,Brian就在得分榜上一度排名第一。之后的第二个赛季,Brian来到了水平更高的组别,虽然级别升高,但Brian依旧表现惊艳,赛季结束时他在得分榜上位居前15,同时也是队内得分榜的第一。

据Brian介绍,他所在的球队几乎都拿过冠军,而在以美国人为主的球队里,Brian凭借有目共睹的贡献站稳了脚跟。
对于国内冰球的看法


与Ho酱谈及国内冰球发展状况,Brian先表示了担忧:“我不知道冬奥会结束之后,冰球的这股风潮还能坚持多久。一个产业的发展还是要看有没有基础,包括人的基础,设施的基础等,普通人能参与到冰球的几率太低了。而在美国这边,小孩子愿意去冰场滑冰,家长也会愿意去为这个投资,因为在这里冰球是几大球之一,在美国,冰球文化造就了市场,国内还有很长路要走。”

但他对国内冰球的发展同样也有期待:“首先要有高质量的冰场,目前标准冰场还是太少了,而且冰的质量一般。其次,我没有见过几个冰场边上有冰球装备的专卖店,想要在国内买到好的冰球装备还是太难了。这些都是任重而道远的使命,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END
“为了赶上冰场一大早的冰球公共时间去练球,我四点多起床然后开车赶去”,这是Brian当年对冰球最纯粹的那份热爱。

“生儿子就让他练冰球,生女儿就让他练花样滑冰”,这是Brian对未来的美妙计划。

让我们祝愿这个在异乡的大男孩的冰球之路始终顺畅而愉悦!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关注 Hockey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